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疫情之下,那些爱看戏的老年人怎么样了

2022-03-1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陈默 收藏

犹还记得,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里,苏大强与老友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去茶馆听一段评弹。像他们一样,听曲,看戏,似乎是退休之后最怡然自得的娱乐方式之一。然而疫情的出现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对于易感染人群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原本计划退休之后每月至少看一场戏的期许,在疫情发生的这两年里举步维艰,进剧场看戏成了一种奢侈,随心所欲看戏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爱看戏的老人们,他们都去哪了呢?有的老人退而求其次,选择在家上网看戏。也有人按捺不住,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在演出当天走进剧场。还有一些人,转移了注意力,开发了新的爱好。

迟小秋《锁麟囊》剧照(图片来源:“津湾大剧院|中华剧院”微信公号)

逐渐消散的热情:从大红幕布到“小屏幕”

天津是河海要冲之地,自唐朝开始便以漕运兴盛,文人骚客常下榻至此,戏曲在这里发展繁荣,成了名副其实的“戏剧大码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伴随着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艺的发展,一代接着一代,汇聚成北方的戏曲重镇。眼下就有中国大戏院、中华剧院、滨湖剧院、津湾大剧院等多个场所,是天津的老戏迷们青睐的地方。

看戏,是戏迷们打小就一直坚持的事情。上个世纪的中国大戏院,是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戏曲阵地,是周信芳、马连良、梅兰芳、白玉霜等戏曲名流必到之地。迈入新世纪,以中国大戏院为首的戏曲剧场鲜有以往的盛况。而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即便没有限流的要求,也显得越发冷清。在去年建院八十五周年的重要节日里,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场经典戏和戏曲电影放映。一位经常在这里看河北梆子的老戏迷赵阿姨说,去年一年她只看了两场演出,而在疫情之前,她每年要看四十到五十场。

不仅是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的老戏迷也都“战斗力”锐减,去年一年的平均观演量只有四到五场。在不能进剧场的情况下,他们“转战”他地。

首选之一就是网络世界。去年12月23日,《快乐老人报》发布了《2021年老年人退休生活趋势报告》,报告中指出,使用互联网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后的主要休闲方式,有61%的老年人会用手机进行社交活动,有48 %的老年人日均手机使用时长超过3个小时。银发族们也跟年轻人一样,逐渐变成了“手机人”。看戏这件事,被老戏迷们暂时搁浅。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他们还会约上票友在公园里亮一嗓子。天津文化中心的广场上,时不时会有三五成群的戏迷聚在一起唱戏。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戏迷“解渴”。

此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看部分院团推出的线上直播。2020年疫情以来,不少演出院团开发了直播看戏的形式,但由于戏剧的现场演出的性质,以及直播技术等原因,这种演出形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效果也参差不齐。许多戏迷纷纷摇头,“别说我不会操作,就是会操作我也不愿意在手机上看戏。”与窄小冰冷的手机屏幕相比,剧场里的大红幕布更让戏迷们向往,戏迷们线上看戏的热情似乎并不高涨。

寥寥可数的观演量:始于疫情,终于疫情的“后遗症”

在天津,疫情之前戏迷们每年大概能看几十场戏,而现在一年就看四五部。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原因恐怕不只是因为疫情。

疫情带给演出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从演出场次上来看,几乎腰斩。很多院团和演出主办方顶着巨大的压力开了票,用他们的话说,“没赔本就是赚到了。”而眼下因为疫情的反复,联系观众退票、处理演出延期倒成了院团的主要工作。在这有限的场次里,戏迷们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好戏是不容易的事情。根据天津演艺网显示,2021年售票情况较为乐观的戏曲演出,即演出上座率为八成以上的剧目,均为名家名角,包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领衔主演的《锁麟囊》等,这样的名家经典是戏迷们的“必看戏”。也就是说,即便演出院团面临如此“高压”,如果戏不好,观众仍然不买账,纵使手里有富余的钱,也不会花在“不好”的演出上。

如果说疫情是导致老戏迷们观演量骤减的客观原因,那么演员们患上“疫情后遗症”而导致上座率不佳,是否可以归其为主观原因?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反馈,很多人都说这是疫情的“后遗症”。戏“好”还是“不好”,戏迷们一看便知。有评论文章指出,看戏,终归是要看角儿,观众是跟着角儿的。一部京剧史,主要是京剧的表演艺术发展史,也就是角儿们的奋斗史。如今成角儿的人少了,看戏的人也自然就少了。一位在天津看了四十多年戏的老戏迷说,很多演员都是她看着成长起来的,哪场演出是认真练了功的,哪场演出是临时排练半个月就上场的,她一眼就能看出。单从演员的配合程度上来说,眼神对接的不及时,走场的不流畅,都能直接反映出演员的功夫不到位。“一个孩子打十来岁就选了这行,如果他到三四十岁还没出来,我不知道以后他还能不能出来。我现在对他们有些失望了。”她说。

不练功,不努力,也许并非只是戏曲演员的个例特征,这样的情绪也蔓延到演出行业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病急乱投医”,做出了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无法满足戏迷的方式。戏迷的主力军仍以老年人为主,如果要满足他们的需求,首先要做到“适老性”。把演出缩进手机屏幕里,推出一些“敷衍式”“快餐式”剧目,他们都无法“消化”。

跳出剧场之外,互联网的无形之手也伸向了老年人,与院团一起争夺市场。“银发经济”兴起,手机短视频、互动小游戏等极大地吸引了老年人的注意力,时事新闻、健康知识都要比“不负责任”的演出更有价值。根据CNNIC最新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0.11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2.84亿,占比为28.1%,是增速最快的网民群体,中老年扛起了中国互联网网民增长的大旗。

如今,老年人已经在“数字鸿沟”里摸索新大陆,互联网正以最大的热情拥抱这些“新用户”。但以老年人为主力消费的院团和剧场,似乎并不尊重他们。演员们忙着评职称,院团忙着评奖,人心浮躁,占据着宝贵的剧院资源,有着相当数额的资金支持,却拿不出让戏迷满意的作品。制作方应该早就明白,如果继续这样“应付”戏迷,那结果只能是被戏迷抛弃。

满足求“戏”若渴的愿望:真诚永不过时

如果把剧场当成是院团(或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媒介,那么这个媒介的作用就是沟通彼此,相互融合,并形成积极的互动仪式链。

在剧场里,戏迷们观看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庄严的仪式。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指出,只有进入仪式通过互动才能强化仪式,以互动仪式为基础行动的微观行为构成了更大的宏观行动。在观看演出这场仪式中,剧场提供了情境,观众的“看”和演员的“演”是一种互动,每一场演出都是包含了这样的互动的微观活动,而每个院团的所有演出聚合起来,就是一个院团的宏观行为,形成该院团的“调性”或者“风格”,这样的“风格”一旦形成,观众自然会对其产生依附性,因为要想拥有什么样的“互动”,就要进行什么样的“仪式”。所以,演员怎么演、用什么样的方式演极其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带给观众什么样的“互动”,决定着是否能够形成对院团的依赖。而疫情之下,这样的依赖关系无疑变得异常脆弱。

由此可见,要想留住戏迷,破解密码关键在于院团。纵观全国的戏曲院团,能够在戏迷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要么是因为“角儿好”,要么是因为“味儿正”。演员好好练功,拿出实打实的本事呈现给戏迷,戏迷自然报以热情的掌声;院团拿出诚意,潜心制作一出好戏,戏迷也自然会买账。所以,真诚至上。从迟小秋主演的《锁麟囊》的现场来看,天津中华剧院高朋满座,其中竟然有三成是年轻人,掌声雷动,满堂喝彩,这不仅是戏的魅力,也是角儿的魅力。其中一位五十六岁的戏迷韩先生说,“这不亚于年轻人追星的劲儿”。

虽然眼下疫情仍在全国多地频发,但那些爱看戏的老年人们,都翘首以盼在疫情之后,院团发出一张正式而真诚的邀请函。


作者:陈默(笔名,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朱丽华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沉浸式戏剧:在场景中感受故事(陈默)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