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接触、服务民间文艺工作中,我加深了对民间文艺的本真性、独特性、生活性的认知,更加感到从事民间文艺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民间文艺的“四力”,吸引我们深情投入。
一是在根系民生中保持民间文艺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普遍特性:为生计而生、而存、而活。比如二十四节气以及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等。为了生活并且提高效率或幸福指数,才被创造、运用、总结、传承,久而久之,又成为基层百姓赖以谋生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中国民间文艺的魅力在于其契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理念。延续生命生产生活的需要,又丰富了日常生活,表达向往和美好,如剪纸、香包、美食等,以其工艺精细讲究、原理简单易学、传承日积月累的特点,为基层百姓热爱。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层次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向往需求又催生了对技艺精进的需求,使得音乐、舞蹈、工艺等更加精彩惊艳、美轮美奂,而这也正是民间文艺的魅力所在。实践证明,民间文艺如果脱离生活,将成为空中楼阁;丧失实用性,将成为无源之水,黯然失色。因此,民间文艺只有根系民生,才能存在、存活、存续;只有围绕生活、服务生活,才能绽放光彩,富有价值;只有回归人民、回归生活,才能焕发无穷魅力。
红色主题的手工纸艺作品
二是在互动共享中鲜活民间文艺的能力。民间文艺之所以受欢迎、青睐,还因为其蕴含着记忆的念想,激发着成长的梦想。儿时的打灯笼、荡秋千,长大后的读唐诗、吟宋词,成年后的雕花瓶、塑壁画,这些技艺、记忆始于独坐静思,成于群工合力。无论是音乐工尺谱的口口相传,还是工艺技法的手手相教、秘籍口诀的心心相授,互动才得以流传百年千载,共享才能够发扬光大。爷爷讲的一个故事让孙子爱上背古诗,奶奶的一把剪刀让孙女喜欢上贴窗花,这是家庭的互动共享,体现言传身教、传承的力量。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祖师爷,还是史册记载的创始者,民间文艺在问世之初都有美好的寓意、祈盼,都是为了满足当时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实际生活中,往往是掌握技艺者与技艺需求者的相互需要,为各种民间文艺特别是民间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需求提供者的工匠艺人的负责精神,丰富了民间文艺的内涵,比如鲁班、牛郎织女的传说,砚台的制作技艺,以及陶瓷的流派、酿酒的技法等。总之,市场需求及民间智慧的互动,促进了民间文艺的升华,形成了高手在民间的共识,推动了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
三是在守正创新中挖掘民间文艺的潜力。随着时代变迁,在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的进程中,语境、环境、意境的变化,使得民间文艺在传承中嬗变,如同初心使命一样,时代需要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重在存其原汁原味。我们可以在“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中自成流派,但不应妄图不讲章法、不守规矩、不按套路的“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太极拳会有陈式、王式之别,陶瓷确有官窑、民窑之分,但天生就会打拳是不存在的,不用火烧制的瓷器也是没有的。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工业时代留住农耕时期的珍贵技艺,不仅要留其法,也要存其境、活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册中,我们真正保留存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民间文艺大有潜力可挖。
四是在正本清源中增添民间文艺的活力。在文化自信的指引下,民间文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得到重视,一些几近失传的技艺得以再现光彩。但要抓住抓好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不仅需要加大力度、扩大广度,更要把好准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被泛化、名利化、市场化,不能为了“进入保护”而“创造保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文艺有产生的先后之说、常识的雅俗之分、技艺的高下之别,但并没有谁先进谁落后、哪个好哪个坏的界线,其产生、兴盛、衰退都与其时代环境、生存环境、传承环境有很大关系。要真正探究其奥妙、明白其内涵、掌握其本质,就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当时境况,需要对民间文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以人为本”的保护。言语、声音传播早于文字传播,且各有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下多数民间文艺守护者、工作者苦无学术理论支撑,套用西方评价体系,这样容易造成民间文艺正品、佳品、精品被隔离在保护之外。加强民间文艺传承保护需要一定的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体系,要注重正本清源,重视技艺的准确度,不能让少数保护的失准失度造成不良影响。总之,别让保护成“寂寞”,要让保护被“激活”。
作者:楚彦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文联副主席;文中图片来源于“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微信公号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李维娟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潘鲁生)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