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网征稿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建设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付酬征稿已经三年啦,投稿攻略与每季稿费详见投稿专页(点击查看)。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结合近期来稿,我们策划了主题征稿: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欢迎围绕主题或其中某一方面撰写评论(可随附摄影美术等创作作品),要求有理有据、言简意赅,字数在两三千字为宜。本专题截稿时间为6月10日。我们将择优于儿童节前后刊发并支付稿酬。
本期为“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主题征稿的第七篇精选文章
童年的消逝与“为儿童”的危机:
关于后人类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思考
明子奇
伴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儿童相关的话题成为近年来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在主流话语、商业逻辑、人文精神的多重作用下,学术界、产业界诸多人士均将目光投射到了与儿童相关的领域。“儿童智能产业”“母婴童教与AI赋能”“未来在线教育”“AI+教育”等热点概念层出不穷。“智能儿童手表”“儿童智能水杯”“儿童App”“教育机器人”等科技新产品或改良产品不断涌现,掀起了一场儿童产业革命。延及文学创作领域,面对巨大的市场缺口与文学生长点,童书写作者乘势而上,童书作家进校园、作家小读者见面会等现象屡见不鲜,童书市场异常火爆。但热闹之中潜伏着危机,较之广大儿童读者的潜在需求,国内优质儿童文学读本实际上仍相对匮乏,且随着人机结合程度的加深,儿童文学所面临的“异化”问题进一步凸显。儿童文学创作能否在面向儿童的基础上,对时代进行有效回应,直接关系到文本自身的生命力与存在价值。
儿童智能手表设计
“儿童文学”是一个历史建构的概念。菲力浦·阿利埃斯在《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一书认为,“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我国直到“五四”时代才在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下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在周作人的论述中,“儿童”作为“完全”的“人”的地位得到了确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的发现”。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也正萌发于“五四”时代,至今不过百年而已。由于历时较短且所处历史阶段具有特殊性,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并不充分且成就有限。虽然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曹文轩、张炜、郑渊洁、董宏猷、顾抒、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等作家为中国儿童文学贡献了部分儿童文学精品或极具个人风格的优秀之作,但较之欧美、日本等发达社会的儿童文学成就,整体上仍存在差距。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先天发育迟滞,后天发育不良,在“为儿童”方面亦始终未能达到真正令人满意的水准。
随着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本来不够成熟的中国儿童文学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之所以近年来“后人类”的概念再度成为学界的前沿性议题,与科技的突飞猛进密切相关。虽然早在1960年代便有人宣布人类步入了“后人类”时代,但就中国社会而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高速发展不过是近二三十年间的事,而迅疾的发展速度使得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走在了“后人类”时代的前列。相较于作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时代“移民”的成人群体的大部,此时代的儿童以“原住民”的身份,自诞生之日便生活在一个虚拟与真实逐渐模糊,幻想与现实进一步融合的时代。这将给文学书写带来更大的挑战,“五四”以降生成的“为儿童”文学观也将面临危机。
儿童文学如何克服创作危机进而实现新生?儿童文学的落脚点既在儿童也在文学,如果我们从“文学是人学”的传统视角切入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克服危机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儿童化”限度与“文学性”尺度。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基本不具备文学生产、发表与发行的能力,在消费与阅读方面,也受制于成人群体。对于儿童文学文本,儿童自身的鉴别能力和选择空间均相对有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儿童在心理上更易成熟,如果过分追求文本“儿童化”,不仅会有造作之嫌,还有可能使儿童丧失阅读兴趣,将视线转向未经甄别遴选的成人作品。应当在对当前我国儿童身心状况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创作真正“为儿童”的文学。与此同时,应促进优秀儿童文学的影视化,阻止低智和反儿童的“伪儿童”作品占据图书市场与影像空间。在真正做到联系实际“为儿童”的基础上,“文学性”仍将是衡量作品优劣的根本标准。儿童文学要注重创作质量,真正从内里而非表面对接优秀文学传统,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根脉。一方面从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吸收精华,另一方面继承“五四”以来形成的优良儿童文学创作传统,借鉴《稻草人》《大林和小林》等既具中国传统风味,又有现实情怀,同时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将是实现创作突破的可行之路。
二是以“童心”为核心,重视人性,警惕异化。儿童文学先天带有引导儿童完成社会化的作用和潜在的教育功能。“后人类”时代的儿童文学创作需要警惕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蚀与异化,同时,还需警惕“科技决定一切”论对包括儿童在内的人的异化。有作家已敏锐地洞察到了信息时代儿童遭受异化的危险,《张炜:“听大象旁边的人讲大象故事”》一文认为,“现代数字纤维化的生活环境,会使孩子畸形,从形貌到思想都变得很怪。然而这怪一旦普遍化,我们又会视为正常甚至引为骄傲”。通过坚守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纯文学”路径是应对异化的有效手段,曹文轩、张炜等当代作家已沿这条路线创作了《草房子》《寻找鱼王》等优秀作品。同时为儿童提供关乎未来的多元化文本内容,特别是与科技化、智能化相关的科幻类作品。在奇幻维度上,郑渊洁等作家创作了《皮皮鲁总动员》《魔方大厦》等,已相当成功。而在日趋智能化与科技化的时代,“科幻”或许是儿童文学创作应当进一步重视的题材,中国的科幻类儿童文学作品理应摆脱“伪科幻”,进入更高的文学境界。
当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儿童文学创作,“童心”都是应当绝对坚守的维度,“童心”在本质上连接着未被异化的人性。在儿童与成人世界日渐融合的今天,“童心”不应被看作“幼稚”的代名词进而被忽视,而应普及至作为整体的“人”。守护“童心”的意义在于贴近原初的“人”,避免人性的异化与丧失。毕竟身处此世,每个个体都有被虚拟或实体的“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反制的危险。
(作者:明子奇,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艾超南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