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搜索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晚风吹过,我又想到你
——再看《菊次郎的夏天》
久石让——Summer(《菊次郎的夏天》主题曲)
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难得的温情电影,通过一场寻找亲情的旅程,实现了老男孩和小男孩的互相救赎,实现了人性善意的绽放和升华。
第一次遇见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是在2003年的初夏。那时候北京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消毒水的味道。作为一名滞留在校的大学生,偶然从一位日本朋友那里借到了这部电影的DVD,见到了正男与菊次郎大叔,为枯燥的生活带来欢乐。十多年后再看《菊次郎的夏天》,再次被北野武的童真与幽默深深感染。故事是寻常的,镜头语言是质朴的,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视觉奇观,但在深夜引发了我对一段时光的绵长思念。
一、如此简单,就这样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
这是一场老男孩与小男孩的人生邂逅,在寻找亲情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在荒诞不经中实现了两人的双重救赎。
暑假马上到了,所有的日本小学生都在热切地盼望着一次海滩旅行,但是正男的爸爸早逝,妈妈又在外地,诺大的、空荡荡的操场上,只有孤独的正男和他的足球。菊次郎一出场就被老婆骂做是不良少年的典范,他尴尬不服气的表情和举起的剪刀手充分展现了一个活脱脱被虐的老男孩形象。第二场戏就是直接出手帮助正男解决被勒索的危机,顺带还要敲诈那群混混们,初显其简单粗暴面具下憨直温柔的本性。老婆命令他带正男去找妈妈,他无奈呆萌的表情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带领观众进入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这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途中故事,也是一幅唯美而温情的日本夏日风情图。老男孩菊次郎在带领小男孩正男寻访妈妈的历程中,遭遇不同的人和事,荒诞而又真实,也唤醒了自己一直刻意回避的对妈妈的思念,完成了一场人生的救赎。正男虽然没有如愿走近自己的妈妈,却与菊次郎、诗人和痞子的共同陪伴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实现了小男孩的成长。菊次郎虽然没有兀然地走进母亲的世界,但是在心理上终于和自己的母亲和解。玻璃天使等物象的隐喻,帮助电影完成叙事奇观。正如荣格所言:“一个人成长为一个心理的‘个体’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扩张。”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是一个人成熟进化的标志。在这场旅途中,正男进入了四个梦境:妓女的话语挑逗和光头男的性骚扰是正男初涉社会的劫难,两只鬼怪的冲撞是正男对现实的恐惧和无以面对,而最后四个大男人魔幻的游戏表演则是把正男重新带回童年。梦境是现实在心灵深处的投射,是自我意识对繁复现实的的反刍。纷繁复杂的世相叠印在梦里,是正男在这场旅程中的人生初体验,完成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
二、突兀跳跃的镜头设计,像极了童年的游戏
正男是一个正值贪玩年龄的小男孩,电影开头是一个长焦镜头,正男在大街上孤独而又努力的奔跑,却总也逃不脱一种压抑的气氛。直到和好朋友代司一起奔跑,镜头剪辑节奏加快,画面也显得活泼生动起来。但是,这种生动很快就因为代司跟随父母外出度假而凝滞,正男的生活再次陷入孤独。哪怕在操场上准备一个人踢球泄愤,却一脚踢空,结结实实地把自己摔在地上。
北野武被很多人称为鬼才导演,正是因为他不按照套路出牌的电影表达方式。无论是导演还是表演方面,北野武在这部电影中都做出了精湛的示范。菊次郎的性格貌似简单粗暴,在这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老男孩的细腻与温柔。这样的反差直接形成了本片的黑色幽默风格。从他和老婆的关系中便能看出,貌似强悍的菊次郎其实非常听老婆的话。老婆安排他带一个邻居小孩找妈妈,他居然也在万般无奈中慨然应允了。没有语言上的顶撞,而是直接把镜头对准了他那张生无可恋的脸庞。
在后来的旅途中,他们遇到各色人等,电影运用极其简洁的镜头语言完成叙事,简化过程交代,直接把结果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第一场邂逅就发生在热闹非凡的自行车赛场上。导演把正男的猜测和场地的表演者剪辑在一起,形成一种直接对抗的戏剧性冲突;在和那对情侣公园玩耍的时候,最后一个镜头的“禁止入内”;在和货车司机打架的时候,在汽车遮挡下的对决与反局;偷玉米时的巧合偶遇;强抢玻璃天使的霸气等,无不在跳跃式镜头中简洁明快的展示出来。
电影中突兀跳跃的镜头设计,像极了童年的游戏。当然,如果说最像童年游戏的段落,莫过于菊次郎在荒郊车站扮演盲人搭乘顺风车和最后四个男人群魔乱舞的场景了。他在荒郊车站搭乘顺风车,从指派正男出场到自己亲自出场,苦熬两天两夜,这场劫难拉近了两个需要互相取暖的人:“原来你和我一样。”他们看到正男妈妈已经重组家庭后,这场寻找的旅程其实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但是真正的高潮却是四个老男人光屁股为正男表演童年游戏,弥补了正男心灵的情感亏空,也让他们找到了自己,这也是本片的主题。在这个星球上,我们都是孤独的孩子,都在寻找各自的心灵家园,在寻找的旅程中,感受着世间的温情与美妙。
三、终于盼来你,振兴中小学影视教育
在商业大片当道的时候,中国儿童影视剧市场沉寂多年。近年来,儿童电影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但少儿题材电影的创作品质却徘徊不前,没有发挥影视剧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作用。教育部、宣传部在2018年底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充分强调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少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电影已经成为少儿教育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菊次郎的夏天》是正男与菊次郎的夏天,满满的善意和纯粹的人性慰藉,也唤醒了中国更多的儿童少年。
(作者:郭玉秀,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剧创作与文化产业)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王璐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老男孩》 编剧没分清俗套和创意
《奇迹男孩》:超然现实的理想童话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他从未走远——刘文西先生艺术评析
现实之一种:格非小说《月落荒寺》的社会镜像
科幻:人类所能抵达的极远之地
《铁血阳泉》电影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