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毒舌”还真“毒”得率真、“毒”得大胆、“毒”得在理。但遗憾的是,“毒舌”终究在网络狂欢中甘于被市场和利益牵引,一步步走向了毁灭。
近日,包括毒舌电影在内的一批娱乐公众号被封,让人唏嘘。毒舌电影,一个曾经备受欢迎的民间影评传播媒介,在网络狂欢中鹊起,粉丝量超过1500万,为何却在两三年的疯狂融资后暴毙?
毒舌电影初创时,打出了“坚持原创,只说真话”的口号。虽然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但的确不同于枯燥、圆滑的学院派、职业派影评。由于特色鲜明,该号很快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不吐不快的“毒舌”。
“毒舌”们的影评,普遍具有学院派、职业派影评所缺乏的批判性。长期以来,在人情社会的影响下,不少评论家习惯于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尤其是对大咖执导、明星云集的大片,几乎众口一词地夸好。纵有不同意见,也往往咽回去,或者委婉地表达。如是,难见质朴、率真的批判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毒舌电影“不走寻常路”:嬉笑怒骂,不乏真知灼见,且能够触到痛处、挠到痒处。从痛批《富春山居图》,到炮轰《小时代》《爵迹》《长城》,再到质疑“小鲜肉”的演技等,毒舌电影满足了许多人的吐槽欲。这些槽点,大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吐槽的批判性策略,仿佛一面镜子,照见了精英影评的不足。
在内容产出和推送方面,毒舌电影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机制。首先,选题注重时效,紧盯热播影剧、热门话题,自带一批潜在受众。读者爱看什么,他们就写什么。其次,标题有噱头、有争议,能够迅速吸引眼球,吊足了读者胃口,例如《来了,等了五年的顶级大片》《一句台词都没有却把我看跪了》等。再次,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富于幽默感;句子短小精悍、耐人寻味;“故事重述+片段截图+资料补充”的排版方式,符合阅读习惯;图文并茂,使得电影视听语言分析更易被理解和接受;以“毒sir”自居,打造了生动活泼的个性形象,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除此,还适时用豆瓣、外媒评分来佐证,向读者普及幕后花絮故事、影片制作手法,并推送一些经典小众影片,为艺术电影的普及打开了新的窗口。
几年来,毒舌电影的受众,不乏高级知识分子和影视专业人才,但以热爱观影的青少年为主。作为在互联网浸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生代”占到中国当下观影人群总数的一半以上。然因没有话语权,未能熟练掌握批评文体的写作手法,不具备专业批评的素养和能力,他们在影评的学术园地,其实是失语的。而在影评自媒体上,他们获得了发声的机会:熟知网络用语,爱用各种表情包,热衷于碎片化、图像化的即兴表达,学会了网络视像与话语生产的秘诀。他们推送的影评,通常具有内容个性化、形式多样化、受众普泛化等特征。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对于电影的消费与批评日益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行为。《当代电影》《今日影评》、时光网等诸多知名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都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共同建构起一个自媒体网络影评的公共话语空间。自媒体,正在改变着电影批评的生态环境,引发着群众影评、全民影评的热潮。毒舌电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开始,“毒舌”还真“毒”得率真、“毒”得大胆、“毒”得在理。但遗憾的是,“毒舌”终究在网络狂欢中甘于被市场和利益牵引,一步步走向了毁灭。
从选题上看,毒舌电影为了吸睛,逐步扩大营销范围,陷入不伦不类的飞地。尤其是娱乐八卦的介入,葬送了自己的声誉和公信力。例如《我恳求判“刺死辱母者”无罪》《杨幂该不该拿影后》之类的推文,和电影又有多大关联?不仅肆意泛化了批评对象,更有炒作、媚俗甚至煽动民间狂欢的嫌疑。从质量上看,新闻化、快餐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评论者缺乏理性、全面的思考,从而弱化了批评的深度。另外,网络用语的入侵,使得相关评论在显得时髦、接地气的同时,内容也容易变得肤浅、低劣。从导向上看,没有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没有很好地维护电影批评的尊严,而是不断扩充写手、迎合低级趣味,使得文字书写沦为图像堆积、严肃态度变成戏谑口吻…丧失了一份坚守,必然是自毁前途。
由此可见,影评自媒体只有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改变矫揉造作、千篇一律的话语风格;以客观理性、严肃深刻的审美思考,代替主观感性、轻佻媚俗的商业营销,才能站稳脚跟。只有积极引导大众文化和艺术审美走向更好的未来,才能长远发展。
(文/胡雨晴)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