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我们不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王新)

2024-08-22 阅读: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新 收藏

一幅机场墙上色彩浓丽、鲜妍欲滴的大牡丹壁画,和一部玄幻迷离、蛊人心醉的网络游戏,可能分享同一种逻辑。当我们周遭的公共领域常常充斥着这样一些作品时,让人不得不深思:今天,我们究竟不需要怎样的艺术?

如果不否认艺术精神的要义是自由,那么,自由精神最自然的结果,就是艺术的多样性,艺术家的个性、创新与风格,艺术世界的流派、审美风潮、时代风格等,呈现多姿多彩、披美缤纷的面貌。艺术自由精神的天敌是审美专制主义,这指的是审美的同一性,要求艺术只有一种类型、一种流派、一种风格,不讲多,只求一。现代主义艺术出现以来,艺术史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自觉的反省。

(图片选自影像中国网,摄影:尚良铸

今天很多的套路艺术、模式艺术,属于跟商业有关的审美专制主义。艺术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皆被市场和资本所主宰,看似丰富多彩,繁花似锦,实则内里贫乏,意蕴单一。任何时代都存在这个问题,但今天尤为严重。像好莱坞电影就是一种典型的被资本操控的模式,从故事情节到美学风格、明星制度、票房院线、周边产业衍生等,都有一整套系统而成熟的模式,背后是资本对艺术牢牢控制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中国当代艺术也有被国际资本操控的现象,如煊赫一时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某些所谓的“天王”,反反复复生产同一类型风格的绘画,缺乏了多样性、反思性与创新性,被识者讥评为完全迎合“国际资本口味”的艺术。

艺术既可能被商业资本操控,当然还可能会被技术主宰,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审美专制主义。很多当代的装置艺术、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乃至生物艺术、智能艺术,看上去运用了不少新的媒介材料和新的技术手段,但作品展现的世界图景,刻画的人生意境,剖析的人性面向都比较类型化,掩盖不了艺术家创造力的萎弱与心灵的浮薄。

有意味的是,这些当代最新技术艺术似乎创造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炫目的、新奇的东西,仔细推敲,却发现背后都潜藏着两种“逻辑”:一是“简化逻辑”,借助现代技术,诸多生理的边界、伦理的困境、人生的两难乃至时空的限制,可以轻松“穿越”、克服与消解,实质是对世界真实、真相与真理的“简而化之”,遮而掩之,逃而避之。一是“算法逻辑”,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既对我们感官享受予以餍足与生产,又对我们潜在欲望进行逗引、生产与操控,看似丰饶富足,实质是单一精巧地“定点”投放与“茧房”自缚。

哈贝马斯早就指出,科技主义业已成为笼罩当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这些都是当代艺术需要直面与省思的层面。阿诺德·柏林特也批判在今天大众消费文化中,人们的感知力被强行征用和故意扭曲,人们的感官似乎通过各种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得到了无尽享受和开发,沉迷于“过把瘾就死”的快感世界,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感性的灾难”。鲍德里亚也揭示现代技术带来的仿象世界过度膨胀,形象过剩,过度的“有”,窒息了艺术的“无”,消磨了艺术幻觉的诱惑力。

如果落实到视觉艺术上,审美专制主义的最直观的后果就是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归纳起来,当代艺术中视觉污染有四大类型:有不真的艺术,最典型的就是图像谣言,包括一些过度注重感官消费的图像,比如某些网络游戏,让人们对真相与真实失去判断,混淆是非黑白,沉迷虚幻世界;有不善的艺术,充斥着暴力、色情、恐惧,比如有些行为艺术,以及制造形形色色恐怖形态的绘画、雕塑和装置,挑战着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禁忌和底线;有不美的艺术,违背健康的审美趣味与一般审美规则,混乱、恶俗、刺激、丑陋等,比如网民多年一直评选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中国十大丑陋雕塑”中,不少作品就极其触目惊心;还有伪真伪美伪善的艺术,看上去很真、很美、很善,其实都是伪装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如伪美,现在风行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仿古街,花鸟市场地摊上看似云兴霞蔚、绿意葱茏的“行画”山水,以及部分影视作品中的某些镜头,无论景观宏大或精细,造就“奇观”,带给观众的,皆是强烈的感官刺激,“看”上去过瘾,看完却毫无意义,一堆炫目的碎片拼贴,闳美而空洞,实际上就是形式大于内容,也是一种被操控的形式。

之所以出现这些视觉污染,宏观而言,在于各种势力对公共领域象征资本的争夺,导致无序的图像竞争;微观而言,某些艺术家基于自身独我经验的创作,包括一些创伤性、变态性经验,当他们向内开掘、热衷表现这些经验、却拿捏不好艺术的“审美尺度”时,就会创造出一些污染性、反文明、反人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当代艺术是巨大的“名利场”(栗宪庭),这个场域的根本逻辑是,艺术品定价首要因素是名气大小,名气越大,象征资本越丰,象征(文化)资本可以轻易转变为经济资本,拥有声名,就拥有了利益,声名愈巨,利益愈丰。为了获得社会轰动效应,吸引眼球,博得名声,争夺象征资本,有些艺术家故意创作耸人听闻的作品,以攫取利益。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是,艺术史对“原创性”的强调,只有书写了“第一”的作品才可能走进艺术史,传之千古,所以艺术这个学科本身就鼓励对人性诸种面向与文明诸种界限,不懈突破与探索,这也致使部分当代艺术创作,滥用了“自由”和“美”的名义,跨越了人性与文明的诸种底线,从而沦为视觉污染,亟需镜鉴与反思。

美国著名的极少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塞拉,曾在曼哈顿联邦广场上做了一个作品《倾斜的弧》,形态怪异,体量巨大,又隔断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一面世,便遭公众抗议,经过多年博弈,最后法院判决:拆除。这表明,大众完全有权利说:我们不需要什么样的艺术!


(作者:王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艺术创作不妨多一些批判精神(王新)

诗画融通,活泼泼的感觉世界(王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