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舞剧《只此青绿》(图片来源:“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那么,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文艺创作如何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使得自身更加生动立体?我认为,可以探索的一条路径是增强地域美学风格。就像鲁迅曾说的,“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地域美学风格是创作者在创作中形成的地方特色,是地域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共同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品中的显现。文学艺术创作有地域性,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基本事实。我们读鲁迅的小说、散文,一看就是绍兴人写的,沈从文作品中有浓郁的湖湘文化痕迹,老舍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京味,张爱玲小说中流淌的沪上风情,迟子建小说中流露的东北黑土地情结……这些,都是成就他们风格和辨识度的关键因素。在中国文学艺术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地域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地域环境、地域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三个主要关键要素。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因素对各地迥异而又丰富的人性生成及习俗的生成、传承和流变有着重大关系。比如,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虽然是在讨论“君子之德”,但实际上已经暗含着山水影响人的个性气质。又如,中国文学艺术源头之一的《诗经》,其中“国风”就是按十五国的地域分布来编排的,记述的是散落于各地的风格迥异、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赋。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分析了关中、楚越、江南等地区的地理环境对民风民俗的影响。第一个从文艺批评角度,明确且系统地说明文学与地域风格关系的人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一篇《物色》,提出了“江山之助”的概念,成为后世讨论文学与地域关系的滥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其情韵深深烙印着楚国江山风物的痕迹,并且刘勰还将屈原“奇文郁起”的原因归结于“楚人之多才”,体现出了地域文化对文艺创作的深刻影响。
地域美学对文艺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作家艺术家提供灵感来源。这一点特别明显地体现在地域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界的春花秋月、鸟语蝉鸣、夏云暑雨、秋叶冬雪等物象,无不激荡着敏感的心灵,使其诉诸笔端,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四季的流转,激发和感召着创作者,也恰恰是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他们的心灵才能不断获得荡涤和激发。
第二,为文艺创作提供对象,构成富有地域色彩的意境要素。中国自古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是世界上拥有地形地貌最丰富的国家,山河壮丽又千差万别。文艺来源于社会生活,不同地域中独特的自然物象和人文意象,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永恒的题材。“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借助于“象”,作家艺术家得以“尽意”,情感得以更好抒发。明月松风、空谷幽林的意象往往能引起文人士子的归隐之意;而大漠孤烟、铁马秋风的边塞意象,总能让创作者内心的壮志豪情蓬勃涌动。恰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当然了,无论是自然物象还是人文意象,只有移入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才更加能彰显生机并获得绵延不断的美。
第三,形塑审美情韵,使作品释放独特而耀眼的光芒。这一点更多地体现在地域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与自然地理环境相比,地域的人文环境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更为巨大、深刻和直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之美被人的审美意识所照亮,同时也培育了人的人格品性,在审美过程中,心物交融,物我同一,使创作者们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质量的、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都是具备比较浓郁的地域美学风情的。比如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阳光灿烂的日子》《可可西里》《白日焰火》《路边野餐》等;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装台》,《山海情》《觉醒年代》《人世间》等。舞台艺术方面,如2021年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2022年央视春晚舞台之前就已是一票难求。这些作品传递出来的地域美学风情,不只依赖地域自然环境、方言、风物,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精神意境,体现出鲜明独特的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美学特质。地域美学风格不仅没有窄化文艺作品的审美空间,反而为它们增加了美感和个性,大大拓宽了审美意蕴。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从全球视野来认识“地域美学风格”,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越是中国风格的,越能彰显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总之,当我们欣赏那些洋溢着地域美学风情的作品时,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各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情感气质,更是地域化的精神意境和多元地方文化汇聚的丰富恢弘的中国气派。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应“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弘扬文艺创作的地域美学风格,展现各民族、各地域的精神气象、生动气韵,“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作者:艾超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