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4/16/content59441.html)
一部认真研究民营戏剧的学术佳作
——《民营话剧研究》序
刘平先生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对戏剧情有独钟。在传统的文学视野中,戏剧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中国社科院的戏剧研究如何西来、童道明、叶廷芳等先生已是“导夫先路”,刘平继续行进在这样的学术道路上。因此,为刘平先生关于民营戏剧研究的书稿写序,我当真是诚惶诚恐,可是又有先睹为快的意愿,因此不揣冒昧,遵命为敬。
刘平先生
作为认识很久的朋友,刘平先生也是我尊重和敬佩的人。大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与他经常在剧场、剧院、研讨会和戏剧活动中见面,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一副郑重、诚恳的神情,脖子上挂着相机,随时准备拍摄值得留存的图片;手里拿着纸笔,随时准备记录与戏剧相关的信息。我想他是真正热爱戏剧的人,因此他是勤奋的,跑剧场不辞辛苦,写剧评连篇累牍,是中国当代剧评界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是认真的,在田汉戏剧研究、中日戏剧交流、中国戏剧史、当代剧场现象研究等方面,他著述颇丰,广有建树。
关于民营戏剧,我的研究是十分有限的,而刘平先生旨在对于新时期民营戏剧做出历史轨迹的描述和存在形态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中国当代戏剧史学建构并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好选题。尽管1949年之前曾经出现过民营戏剧,但是随着新中国完整的国营戏剧发展体系的建立,民营戏剧归入了国家体制。随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试水期,才有了国营戏剧院团之外的补充和协调机制。
以前人们对民营戏剧的研究多是关注一枝一叶,局部现象、戏剧案例等,对其总体面貌和历史轨迹的描述不够明晰。这一次,刘平先生从文化生态、发展进程、剧团剧社、剧目分析、运营机制、既有成绩、问题对策入手,试图对民营戏剧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对于民营戏剧,我内心始终是抱有希冀和祈愿的。遥想远古时期的戏剧起源,该是草民狩猎耕耘之余,闲来无事,“吭育吭育”着创造的集体仪式。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出现了宫廷戏剧、私家班底、国营院团等经营模式。在精英们日益将戏剧雅化的同时,它原初的野性活力、自由精神、创造意志也受到限制;而一旦规范化到了“烂熟期”,则会传达出闭合的、僵化的气息。
肇始之初的中国话剧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模式。当年清政府为了限制在日本的留学生演话剧,甚至以取消官费的方式,逼他们选择“to be or not to be ”。但是话剧依然存在,100多年来,成为遍布全国的现代舞台艺术形式。因此我更愿意称其为“草根戏剧”。这样的叫法与常见的“民间戏剧”“民营戏剧”“青年戏剧”“非职业、非营利戏剧”等相比也许不够大众;而自2016年12月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后,非公有制文艺机构又有了一个新称谓:新文艺团体。
从命名的角度,我更看重国营戏剧之外的民众戏剧之生长潜力和生存状态,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新的艺术力量,像春天里从回墒的土壤中萌生的新绿,爆发了积蓄已久的热情,显现着破土而出的势头,呼呼啦啦、漫无涯际地给大地铺满春意。
目前,“民间”“民营”也好,“新文艺团体”也罢,热爱戏剧的人士自筹资金、自组班底制作的戏剧作品正大量涌现,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力:龙马社的“三驾马车”邹静之、刘恒、万方,编剧实力雄厚,出手自然不凡。继大剧场戏剧《操场》之后,又有小剧场戏剧《有一种毒药》多次上演于国家大剧院。导演过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剩女郎》《嫁给经济适用男》《隐婚男女》等的李伯男和他的戏剧导演工作室,从以情爱视角、时尚包装、戏谑手法关注现代人生的小剧场戏剧,逐渐向大剧场主流戏剧创造转型,以其自身的艺术实力强势崛起。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现代人剧社”在张余的带领下,演出话剧《莎姆雷特》《大马戏团》《等待戈多》《WWW.COM》《单身公寓》《白领心事》等,以新锐的思想、生动的形式,探索白领戏剧的流行风和经典戏剧的现实感。成立于1996年的“三拓旗剧团”,其创建人赵淼认为,“语言有水分,身体不骗人”,他们演出的《达人未爱狂想曲》《6:3》《东游记》《壹光年》《鬼马电梯》等,以“哀伤的幽默”“精彩的想象”的形体语言,表达对幻象人生的灵魂质询。此外,黄盈、何念、邵泽辉、王翀、姬佩等也是颇具实力的年轻导演,还有盟邦、大道文化、至乐汇的戏剧等,可谓各具特色,不胜枚举。
左:《操场》海报 右:《有一种毒药》海报
目前这些制造了戏剧热闹局面的人,大都是“70后”“80后”的一代,他们是一群有个性的骄傲青年,但不以艺术拯救者的悲壮自炫;他们并不拒绝与商业“合谋”,但坚守着艺术理想的底线;他们有新锐的人文思想,但不想加入众生喧哗的合唱;他们想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旗帜,但也有待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刘平先生的民营戏剧研究具有自身的学术理路:首先是探究了民营戏剧在新时期社会机制下萌芽滋长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文化市场的形成,没有当代社会对于文化产业的需求,就没有民营戏剧的萌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文化环境的变化,戏剧的发展空间在扩展,民营戏剧的演出逐渐增多,并且民营与国营的各个层面的艺术合作也逐渐频繁。因此民营戏剧的发展,正是新时期中国戏剧发展的成就之一,也是戏剧的时代特征和艺术转型的重要表征。
但是研究民营戏剧在今天来讲,仍然是一个难题。说其难,一是民营剧团组成人员多有变换;二是民营剧团活动区域比较分散;三是民营剧团时聚时散,存在的历史有长有短;四是民营剧团没有固定的宣传渠道,演出资料容易星散;五是民营剧团的自身特点、艺术定位、观众目标、运营方式各不相同,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和总体研究确实比较困难。因此在我看来,关于民营戏剧的研究颇似十只手指抓十只小鸡,有不断追撵、难以掌控的麻烦。刘平先生是有情怀、有抱负、有担当的戏剧研究专家,知难而上,完成了这项重要研究计划。
刘平的研究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也特别重视田野调查。他的研究涉及的民营剧团众多:“蛙实验剧团”、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白蝙蝠”剧社、“星·89”剧社、边缘剧社、火狐狸剧社、三拓旗剧团、哲腾演出运营院线、李伯男导演工作室、黄盈工作室、现代人剧社、盟邦戏剧、龙马剧社、何念戏剧工作室、韩非子剧社、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大道文化公司、上海安可艺术团、北纬零度戏剧工作室、胖鸟剧团、爪马戏剧、朴艺剧社等。对于民营戏剧的发展平台和演出场地,刘平也做了认真研究和考察,如:北兵马司剧场、真汉咖啡剧场、下河迷仓、东单先锋剧、9剧场、蓬蒿剧场、蜂巢剧场、繁星戏剧村、木马剧场、鼓楼西剧场、红椅剧场及一系列民营戏剧院线等。对于这些剧社、剧场演出的剧目,如牟森的《犀牛》《彼岸》《零档案》等,林兆华的《哈姆雷特》《浮士德》《故事新编》等,孟京辉的《送菜升降机》《秃头歌女》《思凡》《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以及不胜枚举的其他民营剧团演出的诸多戏剧进行了分析,对其主题立意、情节结构、叙事手段、艺术语汇等,也进行了重点阐释。对于民营戏剧所面临的挑战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也做出了中肯的评议;对于民营剧团的发展进路,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