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是中国戏曲史上规模空前的最完整的剧种大展示。它和之前的全国戏曲普查,以及之后的全国剧种各剧种史的编撰构成一个庞大的文化工程,也是文化和旅游部这几年持续组织地方戏、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会演后水到渠成的有规划的结果。这些是长期的有远见的顶层设计,有耐心又很扎实的总体性工程。这次活动从理论、学术准备到实践都将推动全国范围的戏曲剧种意识深化和剧种本体建设的高潮。从戏曲普查到百戏盛典,已经引起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戏曲团体对剧种高度的认识和重视,特别是这次百戏盛典活动,各剧种互相观摩、切磋,对自我会有更深的认识,应该借助这个契机,推动全国戏曲剧种意识的强化和加强剧种本体的建设。全国戏曲普查是国家在“摸家底”,各剧种、剧团也应该借此倒倒戏箱、晒晒笼底、照照镜子,把自己的家底盘点清楚,把自己的特点掏榨出来。剧种不论大小,对自己都要有自觉,有自觉才能有自信,心气、个性才能显现出来。即使是只有一个团、一个班社的剧种,都要有承载人类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识和骄傲。
剧种的特点是剧种的生命、存在的理由。有清醒的剧种意识,剧种的特点、剧种的走向才不会模糊。除了京剧、昆剧以及各省大剧种,众多的地方小剧种因为生存问题的困扰,大多剧种意识是淡薄的,生存是盲目的,甚至一些地方的大剧种,特点特色也在不断流失。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不只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因时代的求新求变、戏曲的急于突围而使自身面目模糊,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甚至亲历的。这种情况还可以往前推溯。举福建为例,闽剧是福建最大的剧种,民国期间受京剧的重大影响,直至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专家都说它像是小京剧。莆仙戏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抗战期间福州沦陷,一些在闽班教戏的徽班师傅逃到莆田,并留下来成为莆仙戏教戏师傅,影响了莆田莆仙戏的风格。所以莆田莆仙戏更时尚,仙游莆仙戏不受影响而更古老,传统保存得更多,可继承可挖掘的东西更多。同样是整理改编自己的传统戏,仙游的《春草闯堂》比莆田的《状元与乞丐》特点特色要鲜明得多。高甲戏老生、花脸甚至音乐锣鼓经都受京剧很大影响,是靠旦行尤其丑行,才顽强保持住自己的特色。歌仔戏如果不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闽台戏曲交流,受到台湾歌仔戏剧种意识的刺激和认同,那自身的特点(包括唱法)都已变得不清晰了。这些都是福建最大、最受关注和研究的剧种,小剧种大多是任其自然生灭。各省的情况,我想大致是大同小异。
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元性、多样性理念的推广,一方面是艺术司上述一系列组织和规划,我们才更明确坚定了剧种意识,对剧种多样性的文化意义才有较深刻的认识。多年来我们在剧目建设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开了很多花,结了很多果,但是在剧种、剧种本体的建设上关心较少。这一次是首次全面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的一次剧种、剧种本体建设活动。
闽剧《红裙记》剧照
戏曲的发展有多种路径,返本开新也不失为有时代针对性的一条路,并且能够更多反哺剧种,兼顾剧种本体建设。福建前几年较多走这条路,《董生与李氏》《邵江海》《保婴记》《红裙记》等,基本上可以说是实践的结果。这些剧目都是可以反哺剧种的,也是剧种的另一种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全国戏曲普查,我们也抓住机遇举办福建省各剧种一百多个折子戏展演,恢复、抢救、挖掘了不少传统折子戏,接着又推动各剧种可称为“母戏”的经典大戏的复排,如梨园戏的《陈三五娘》、莆仙戏的《目连》、泉州提线木偶的《目连》等,都是要连演几天的大戏。这些剧目对剧种起了培元固本的作用。目前也有不少省份陆续举办传统折子戏的展演,各方面收获都很大。这些响应和深化都说明了在文化和旅游部一段时间以来的规划和推动下,全国的戏曲建设越来越有规律,越来越向剧种本体建设方向发展,上下共识越来越清晰。
(作者:王评章,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