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2018·辽宁文艺论坛在沈阳举办

2018-11-30 阅读: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收藏

  11月12日,辽宁省省文联、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在沈阳举办了2018·辽宁文艺论坛。本次论坛活动以"聚焦新时代辽宁文艺的现实力量"为主题,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崇炜,省理协主席洪兆惠以及孙浩、胡玉伟、刘嘉陵、杨利景、杨宝林、崔晓柏、蔡菊辉、马琳、李轻松等省内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和文艺批评家近30人出席活动,共同关注辽宁文艺实践,探讨辽宁文艺发展问题。胡崇炜在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新的时代对文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希望出席活动的艺术家运用好批评这把"利器",说真话、说实话,讲观点、讲道理,为辽宁的创作实践总结经验得失、理清脉络思路、校正前行方向,使辽宁的文艺创作发展真正得到启迪、帮助与促进。他强调,当前全省上下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艺理论界也要搞好两个结合,将文艺评论工作与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结合起来,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从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高度,奉献智慧和才学,以推动东北振兴发展为契机,把繁荣辽宁文艺评论工作的历史责任扛在肩上,把握时代脉搏、把握艺术规律,有效开展艺术批评,推动辽宁文艺繁荣发展。

  长期以来,辽宁文艺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辽宁文艺界也将奋发有为,在时代的新起点中谋发展、求突破,全力由"高原"向"高峰"挺进。辽宁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土壤、丰富的文艺资源。辽宁的文艺如何切近飞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反映我们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精神,如何既有强烈的感染力、获得广泛的传播,又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如何把艺术作品提升为一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力量,进一步助力辽宁振兴发展,塑造新时代辽宁人的美好形象,这是辽宁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应当思索的问题。

  省理协主席洪兆惠在论坛主题阐释中谈到,此次文艺论坛的主题是年初经过认真的选题策划,按照省委宣传部的重点工作精神指示确定的,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文艺创作环境的新变化,突出辽宁创作和以辽宁地方经验表现地域特色,关注现实题材、强调作品对现实中人的影响。论坛的宗旨是要讨论辽宁文艺创作如何回应现实,当下及未来的辽宁文艺如何释放艺术感染力。

 

  现实主义创作是辽宁文艺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辽宁的文艺一直都有现实主义的传统,这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对于现实主义的认识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加以深入。

  今日辽宁杂志社总编杨利景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导致人的分工细化,艺术家对自己生活之外的现实知之甚少,使艺术创作依然存在走进生活、认识生活的需要。当下部分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还存在着有现实、没艺术的问题,好的创作要求艺术家能够拥有敏锐的眼光,把握现实、追赶现实,把现实融入创作之中,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想象思考,从精神立场、创作姿态和作品情怀上得到升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玉伟提出辽宁文艺应该直面辽宁问题。他说,辽宁问题是中国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要通过辽宁地域性艺术创作,用辽宁问题来撬动中国问题,从地方性问题发现中国历史现实的真相。这其中要对地域有深层次的理解,地域表达是种手段,要通过其体现一种感情、责任、担当,要蕴含问题意识和深度思考。辽宁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刘嘉陵从小说创作出发,认为当今时代很难再用传统的现实主义、乡土(地域)小说等标签一言以蔽之地定义辽宁小说,未来的辽宁小说应在密度、强度、精度上继续努力,拓展更广阔的文化及社会视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蔡菊辉谈到,新时代呼唤新作品,要警惕"急就章"式创作,避免作品陷入图解的、浅显的、程式化的表达,要让作品反映人性,体现人的精神面貌。沈阳市文学艺术研究所李轻松认为,在向传统现实主义致敬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现实主义在当代发生着何种改变、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改变并将其中的精髓表达出来。

 

  辽宁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文艺的繁荣,离不开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人才是文艺发展的第一资源,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直是制约文艺发展的重要问题。辽宁的文艺队伍今后如何壮大发展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辽宁画院画家崔晓柏提出好的画家应该在文化上有所觉醒,走在社会发展前沿,做时代引领的先锋。他认为辽宁的画家队伍整体上创作能力比较强,美术家们应多做一些基础性学习研究,增加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多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画作。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刘新阳认为辽宁的文艺人才队伍断档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辽宁文艺的发展。他提出要将送出去、请进来、开眼界、亲交流、拓平台相结合,通过鼓励青年艺术工作者走出辽宁学习进修、邀请国内名师到辽宁讲座辅导、多深入艺术现场、广泛进行交流互动、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平台等方式,帮助辽宁青年文艺人才队伍成长。

 

  用文艺评论推动文艺创作之路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在推动文艺创作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剧作家孙浩以戏剧评论为例对当前的文艺评论提出建议。他说当前的戏剧发展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提供了许多内容和话题,值得文艺评论工作者们去关注。但当前的戏剧评论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存在庸俗化倾向,搞"人情评论""圈子评论",提不出存在的问题和深刻见解,缺乏客观独立性和批判精神,一些评论只限于做戏剧文学评论,对于戏剧的导演、表演、灯光舞美等专业内容没有涉及;一些评论者缺乏艺术鉴赏能力,看问题不够锐利准确,需要提高专业艺术素养。这些都是在评论工作者需要警惕的。锦州市评协安勇介绍了文艺评论工作的新形式"微研讨",锦州市评协通过建立微信群在特定时间开展特定主题的艺术研讨评论活动,以此克服参加人员的地域限制,达到评论家们最大化程度的互动交流,为评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艺术创作创新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动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的文艺创作不断产生。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杨宝林从书法艺术角度解析艺术创新问题,他谈到书法艺术创新离不开学术支撑。书家要形成自己的个性,需要多方面的修为,不仅仅是写字本身的技法,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审美,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具有书卷气,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艺术广角杂志编辑胡海迪在发言中谈到辽宁的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他建议要把这些文化真正运用到文艺创作当中,从细节之处做到不出错。比如美术作品画古代人看的书稿,就不能按照今天的印刷品的版式样子来画。这些创作中的硬伤应该加以避免。

  论坛期间,其他专家学者也都从各自的角度,结合主题进行了发言阐释。辽宁文艺论坛作为省文联和省理协的一项重要活动,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3届。13年来论坛从辽宁文艺发展实际出发,深入辽宁创作前沿,关注辽宁文艺发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主题出发,为辽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延伸阅读:

  第四届甘肃文艺论坛暨甘肃省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举办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举办

  重磅 | 中国评协邀您参加第二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