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戏曲现代戏创作,江苏盐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坐标,这不仅仅因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15届文华大奖《小镇》的编剧徐新华是盐城籍,更因为在盐城这个小小的地级市竟然长期以来有一支建制完备、新老接替、持续产出的编剧队伍。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姜邦彦、冯国才、贺寿光等,再到80年代开始创作,直至今天依旧创作力旺盛的陈明等,乃至于90年代正式步入编剧行的徐新华,再到进入21世纪的十年之后渐渐崭露头角的杨蓉等,这支打着“盐城制造”标签的戏曲编剧队伍竟然40年以来从没有断裂过。这在当今全国各地普遍戏曲编剧人才断档、优秀编剧稀缺的局面下委实罕见。于是,“盐城现象”一说在戏曲界不胫而走。
“盐城现象”名与实
淮剧《送你过江》剧照
凡是被冠以“现象”之名,往往是因为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超乎寻常的轰动效应而引人瞩目。“盐城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与近几年国内知名戏剧导演频繁介入盐城编剧的作品有一定关系,除了卢昂导演、徐新华编剧的淮剧《小镇》,还有韩剑英导演、杨蓉编剧的锡剧《三三》,张曼君导演、杨蓉编剧的京剧《青衣》,胡宗琪导演、陈明编剧的淮剧《送你过江》,以及张曼君导演、徐新华编剧的京剧《红军故事·半条棉被》等。毕竟,名导演可以让优秀的剧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另一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以盐城市剧目工作室为轴心职业编剧培养的体系化,剧本孕育孵化的制度化,造就了盐城40年不间断,更新换代不萎缩的编剧团队,最终成就了盐城编剧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跃进。其实,好的剧本不断涌现才是“盐城现象”越来越被关注的实质。
所以说到“盐城现象”,“盐城剧作家群”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界定。说实话,在今天将编剧、剧作家以地域捆绑来命名是少见的,而以一个城市命名则更为罕见。不过,如果之前“盐城剧作家群”这个概念因为编剧们影响力的局限性还有些牵强的话,那么现如今“盐城剧作家群”的声势正因为盐城编剧、剧作家们的创作已经不局限于江苏省内戏曲剧种,而变得越来越势不可当,其作品的影响力也正跃向全国。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在彼此个性的差异中有着最大的一致性,即:关注当下,探索戏曲现代戏创作。这恐怕才是“盐城现象”在今天最值得我们探讨的关键点。
淮剧《半车老师》剧照
现代戏创作始终是个难题,尤其是在隐形束缚增多的当下。然而,盐城剧作家们创作的现代戏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能够异军突起?盐城的模式可以凭一朝一夕复制得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看似短时间内“井喷”的盐城剧作家们,实际上背靠的是当地长久积淀的现代戏创作传统。自1979年《打碗记》风靡全国,并被其他剧种争相移植,之后《奇婚记》(1985)《鸡毛蒜皮》(1989)《太阳花》(1995)《十品村官》(2002)《半车老师》(2011)《小镇》(2014)等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每一个阶段的盐城现代戏创作树立了标杆。而更早时期盐城就已经逐渐发展完备的小戏传统,更是现代戏创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阶段。
素有“小戏之乡”美誉的盐城,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依托于当地淮剧剧种,表现当地人民生活、劳动、斗争题材的小戏创作就相当活跃。为基层群众写戏,为基层院团写戏一直以来即是盐城剧作者们的创作倾向,而小戏的宣教性、群艺性,以及乡土化特色则是大多数创作者们必经的创作轨迹,因为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第一源泉。所以,谈这群扎根基层、熟悉百姓生活、熟悉剧团和剧种的盐城剧作家的创作,除了现代戏,最不能忽视的则是他们创作的民间立场、基层视角,这恐怕是透视“盐城现象”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盐城现象”中的陈明
陈明则可以视为“盐城现象”中一个极其典型、极具代表性的剧作家,因为,他的创作轨迹俨然就是“盐城现象”的缩影。虽然陈明最近广受好评的《送你过江》是一部红色革命题材,但是如果不谈他的现代戏,如果不谈他具有基层视角的农村戏,恐怕是不行的。而当我们从这两点来研究陈明的剧作就会发现他的卓越,他的与众不同。
淮剧《半车老师》剧照
首先,他真正实现了宣教题材的艺术性跨越。从小戏创作起步,1980年代就曾因为创作小戏在省内屡获奖项,直至1989年的大戏《鸡毛蒜皮》完成,使其真正享名。从小戏中来,以苏北一带农村百姓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往往宣教功能在基层戏剧中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好的剧作者就是能够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实现非艺术化的功能。他的《鸡毛蒜皮》与农村文明村组建设政策相呼应,但是却通过三寡妇、孔二先生和尤三这组鲜活的形象喜剧性地表现出来。他的《十品村官》实际上是响应党的农村富民政策、自主创业精神而作,但是却通过田来顺的情感纠葛和一个女人村的各色女人们啼笑皆非地表现出来。而他的《菜籽花开》更是涉及到农村的道德模范评选,《半车老师》则涉及到学校善款捐助的问题。喜剧化情境的设置常常是陈明的绝佳手段,比如在《鸡毛蒜皮》中审篓还鸡、骑墙断案这样既有戏剧性,又有喜剧性的场面,就让人物和故事变得妙趣横生,即使宣教也变得那么好看。
其次,他真正实现了日常生活的文学性转变。怎么样把日常的生活变成戏剧,是需要文学提炼和艺术创造的,而文学性就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最终目标。读陈明的剧本总会不自觉地被他笔下人物生动的语言所吸引。酸腐的孔二先生,泼辣要面子的三寡妇,活脱脱农村小人物的小智慧、小狡黠跃然纸上;还有那个《半车老师》中乡村教师田半车为追要捐款来到县城中,一副小人物遭遇大世面的滑稽感令人捧腹;而《十品村官》中的田来顺,一个男人滞留打工潮之下的女人村,无数偶发事件和尴尬事件在婆婆妈妈女人面前的发酵也是趣味十足。极其熟悉苏北农村生活的陈明不仅对生活有一颗敏感的心,他还有把农村人朴素的智慧凝练成艺术的能力。这促使他在充分掌握了戏剧编剧技巧之后,能够将生活语言捕捉到,并艺术化地变成符合人物身份特质的台词,从而使他的剧作充满生活质感。
最后必须要提到的是,他实现了基层戏曲的本土化坚守。基层戏曲院团的发展和创作近几年越来越被重视,而陈明的创作轨迹就是与盐城市淮剧团这一基层院团的现代戏创作相共振的。喜剧性、乡土化、平民化始终是陈明剧作的主流。的确,在他的作品中苏北农村、小人物的遭遇与窘境,乃至于鲜活的人物语言散发出来的生活气息,皆指向基层戏曲观众的审美。这再次体现了陈明的自我定位,无论是风格样式,还是题材选择,乃至于内涵主题,他都有着对基层观众的准确判断。而运用淮剧这种在苏北地区最受观众喜爱的剧种,极尽发挥淮剧的表现力,既不失剧种的特色,又不失地域风采,更是其他基层戏曲院团创作新戏时值得借鉴学习的。
陈明现代戏创作的拓展
不过,2017年的淮剧《送你过江》和2018年的黄梅戏《遍地月光》、锡剧《等你回家》等新作的相继出炉,又让我看到了作为“盐城现象”中卓越代表的陈明在题材上的拓展,以底层小人物、小事件为主的农村生活题材,向红色革命题材、反腐等题材的转变,而涉及的剧种也由淮剧这一他最熟悉的剧种越来越多地涉猎其他地方剧种。无论是题材还是剧种的拓展,陈明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剧作家在“主旋律”题材上的艺术探索和不断挑战。
淮剧《送你过江》剧照
淮剧《送你过江》就让我深深感受到“题材决定论”的偏狭,只要是以艺术的规律来创作,抓住真实的“人”这一命脉,现代戏也一样可以让人感动。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剧作家摆脱陈旧的创作思维,在观念上自觉突破。《送你过江》这部作品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将宏大战争叙事变为人物行动的底色,着重写小人物在大时代面前的个体情感和人生选择;它让我看到了作者在塑造英雄人物时抛弃公式化、概念化,着力写每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它也让我感受到作者能够对观众心理进行足够把握,作为戏曲作品即使情节悬念迭出,情感表达也依旧丰沛。所以,这部戏无论在人物塑造、情感渲染、故事张力、现代戏的艺术性创造和转化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成功的,而且对于现代戏创作的探索也是极有价值的。
黄梅戏《遍地月光》和锡剧《等你回家》显然也区别于陈明之前的创作,最明显的是,喜剧风格不再是创作的重点,相反,悲剧氛围成为全剧的主导。陈明似乎更想通过对人物的深入挖掘,去探寻个体在转型时代下的生存困惑和心理变化。《遍地月光》中表现在经济大潮下,处于农村的人遭遇命运波动、世态炎凉的打击后,每一个旁观者的不同状态。《等你回家》则是将焦点对准房地产行业的腐败,表现人在城市与乡村、金钱与正义、情与法之间的进退,陈明将人物的矛盾、犹豫、困惑等心理写了出来。这些剧作也表现出作者对当前的社会与人的反思。
如果说现代戏创作是个难题,那么区别于民国题材的现实题材现代戏创作则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仅涉及戏曲的古典艺术形态如何表现现代生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现实题材、当代题材的现代戏作品本身存在着太多陈旧的、与艺术规律相违背的创作窠臼,剧作家脑中的创作思维也有太多的框定局限,所以,如何突破它们才是当今现代戏创作的关键所在。陈明的剧作真真切切让我看到了这份突破,哪怕他每部戏的突破仅仅是一小步。同时,我也看到了盐城其他优秀剧作家们也正以自己的个性风格在寻找着现代戏的突破。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正是“盐城现象”在今天的耀目所在。
(作者:张之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音乐话剧《雁叫长空》:真正的“主旋律”脱不开生命的体验(张之薇)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