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辽宁文艺微评”是辽宁省文联理论研究室打造多年的融媒体专栏,并与中国文艺评论网和微信公众号密切联动,合力共建网上评论家园。辽宁文艺微评2018第2期推出:歌词,别把低俗当通俗(5篇)。
本期微评精选篇目:
“不严肃性”与文学的严肃性
物尽其用就好
舶来的嘻哈与本土的嘻嘻哈哈
我们需要的,是诗一样的歌词
唱词中的“橘”与“枳”
“不严肃性”与文学的严肃性
刘川
近期,骤然大火的嘻哈文化因歌词低俗广被诟病。而2016年歌手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当时某些顽固的读者用诗的标准去衡量他的歌词。那么,歌词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
尽管崔健、张楚、汪峰等人的某些歌词是好诗,谢冕甚至还将崔健的歌词收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但歌曲依旧是大众性、消费性的,是广义的文学。大致的分际应该是:如果诗是严肃的、高雅的,歌曲应该是通俗的、去严肃化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我如此划分,不妨碍诗与歌各有审美价值,只是为了缓解专业人士的文学标准焦虑症。不必过分苛责歌词,歌曲能够抚慰心灵、表达诉求、抒发情绪就好;而文本性、经典性,是诗的追求。
但这不是说,歌曲就不必取向于高。音乐文学也好、通俗文学也好,它的最终追求是抵达心灵、震荡灵魂。从这个角度看,它又与看似严肃的诗、追求伟大的诗,殊途同归。
因此,不严肃的、通俗的、娱乐的歌词里,那最后的、最高的东西不能缺失,它是啥?是人文关怀。歌曲本身未必主题在先的要去做人类的美育、德育工作,被诟病的嘻哈歌曲问题也不在“低俗”,而是对“人”这个至关重要的存在,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爱与尊重。
物尽其用就好
牛约瑟
人们承受不起过多的好东西。听歌也是这样,过量的审美兴奋会让人难以消受,平庸的和低劣的是必要的背景,稀罕的佳作从中被烘托出来。填词就是劣化歌曲的一种方式。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滩》每句都那么掀人心涛,如果靠再填词和翻唱就能复制经典,就会坏了冥冥中的某种规矩,于是后来同曲另唱的版本都乖乖地不好,即使是原作词黄霑也写出了“一身是胆,一起轰轰烈烈地干”,即使是原唱叶丽仪也唱出了“谁道自古英雄多寂寥”这样让人心绪出离、略感不适的词句,帮助大家放松下来一笑了之,留下那首粤语版的原作仅供缅怀。
当下那些粗鄙词作则发挥了更明确的作用,用从外面学来的脏乱差,一边把人们从欣赏歌曲的心神中解脱出来,一边提示人们优良可劣的分界尚在。或许大家也会为它们谈笑一时,但同时却下意识地巩固了对上乘作品应该保持的敬意和向往。好比有几个泼妇糙汉在身边嚷嚷,你自然会更懂得择偶择友,所以说对这种自甘轻贱,其实没什么好批驳的。
舶来的嘻哈与本土的嘻嘻哈哈
孙力
“报春花中藏花豹,花豹咆哮上山包,豹叫惊马马蹄跳,马跳惊猴猴挠毛,枪震花豹花豹跑,豹跑跑到跷脚桥。”这是郝赫先生鼓曲《春到胶林》中的几句唱。如果说嘻哈是西方平民文化里的说唱类表演,那么中华本土草根文化里的说唱艺术当属曲艺了。
嘻哈文化到了国内,多以反传统、反常规的犀利言辞来讽刺和批判生活,但网络上那些乱哄哄的嘻哈歌曲,却以语言暴力、粗俗歌词“见长”。
相比之下,同样是有讽刺功能的说唱艺术“曲艺”更去芜存菁。来自乡土间的草根艺术看似嘻嘻哈哈,却也有着对生活的凝练和升华。其中鼓曲、快板、二人转都属于韵文体,但在合辙的基础上每个字都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有厚度的精句。如上文中的六句话合辙押韵、干净整齐,以绕口令的形式“绕”得美不胜收,每句七个字,字字巧织成大自然美丽的图画。
古老的曲艺素有“说书唱戏劝人方”的优良风范,相比舶来的时尚嘻哈除了词句上更有内涵和厚度外,在价值追求和道德理念上更具纯美范。我们不排斥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它至少应该是智慧和才情的凝结,能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滋养。
我们需要的,是诗一样的歌词
崔锏
2016年,鲍勃•迪伦的歌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本来在这个领域毫无关系的音乐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为什么歌词能在文学最高奖项中获得成功呢?
我觉得歌词以诗性表现的艺术境界,远非乐曲配上人声那么简单。可是当下,中国的流行音乐界,很多歌词没有达到文学性的要求,只是追求旋律的线条,却忽略歌词的文化内涵。更有一些所谓的音乐,用宣泄般的情绪、低俗化的语言,来营造一种重金属的感觉,表达某种颓废的情调。
近几年突然爆红的嘻哈音乐就是这样。嘻哈源于美国的黑人文化,随性、张扬、个性化,中国某些歌手对它很是喜欢,引进借鉴不遗余力。但是,个性张扬不等于肆无忌惮,部分嘻哈歌词突破人们的道德底线,不时出现血腥、暴力、色情、下流的所谓“元素”。有这样的歌词,怎么会有好的音乐?在这种音乐滋养下,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怎能提高?
曾几何时,我们的歌词是“长亭外,古道边”的优雅,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惆怅,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这种诗一样的歌词,表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充足的理由来文化自信。面对这样的歌词,那些思想苍白、语言直露,甚至龌龊不堪的歌词写作者,脸是不是应当红一红呢?
唱词中的“橘”与“枳”
臧娜
中国人的性格含蓄内敛,建筑中曲径通幽,语言中委婉蕴藉,都是明证。即便是描写爱恋、情欲,也浪漫唯美、含而不露。“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这样的香词艳句,存在于经典文本中,没有因为国人内敛的禀性而被湮没,反而被改编为不同版本的唱词搬上舞台,含蓄中蕴藏的神秘意味令世人百听不厌。
中国戏曲演员在国外表演《牡丹亭》选段,当杜丽娘与柳梦梅以折扇掩面娇羞而吻时,台下的西方观众不约而同发出别样的惊叹。与西方演员写实而富有爆发力的吻戏不同,东方人的爱恋更显含蓄和神秘,审美风格之异同可见一斑。任何艺术形态都有其适宜的土壤——以直白、粗狂著称的地下说唱音乐,是西方亚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的,其肆无忌惮的呐喊与委婉蕴藉的东方语汇间本就存在着的遥远距离。须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当同为亚文化的“一人我饮酒醉”在全民喊麦的强大声势中凭借着对神仙、佳人的想象稳健飘红,欲在“淮北”植“橘”的新新人类,恐怕还要走很长的溯源之路,才能找准自身的文化坐标。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