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扎实推动全民阅读、改善国民阅读状况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表示,倡导全民阅读恰逢其时。如果一个民族失去阅读,将会失去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国家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关于如何深化全面阅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包括设立国家阅读节、政府推动书目研制、支持举办共读活动、倡导“高铁阅读”等。
全民阅读是一项普遍而持久的公共事业,而阅读是由个人决定、承担和完成的私事。全民阅读这项公共事业的落实,最终要体现于个人的阅读质量。因此,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在引领阅读风尚、提供阅读服务、实施阅读推广的过程中,都要遵循阅读规律,以保证个人阅读的权利、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为宗旨。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能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因此,阅读推广要把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阅读自觉和习惯作为立足点。一个人的阅读自觉和习惯,往往取决对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有没有深刻认知,对读书的方法和效率有没有积极探求,以及对一件正确之事能不能坚持不懈。
首先,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在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来打发空闲时间。但正如王国维所言,比起烟酒、博弈、宫室、车马、衣服等嗜好,文学、美术是“最高尚之嗜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人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心上知、口头说,只有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才算真正有成效。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慢功夫,需要循循善诱、春风化雨,需要经年累月、日进有功。
其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过程中,阅读推广最该有的作为,是恰当地激发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方向,帮助更多人确立阅读目标、提高阅读能力。读者单元不是人群,而是个体,故阅读推广给出的方向和目标不应是凝固的、格式化的、一元化的,而应当是变化的、激励性的、个性化的。如果采用阅读推广人导读的方式,那么这个推广人应当有真学问、有感染力,面对读者时做到推心置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启发读者去反思、去践行。例如,这段时间内,我要读什么书,要解决哪些人生问题?一旦有了具体方向和迫切目标,就容易坚持下去,或晨读或夜读,让读书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并能乐在其中。
就现状而言,我国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还是普通读者。无论是让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来促进阅读,还是以图书馆、实体书店、农家书屋为平台,或者举办讲座、朗读、签名售书等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阅读质量。图书浩如烟海,品质参差不齐;网络碎片化阅读、鸡汤文阅读流行。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推广需要有辨识、有态度,让更多好书抵达读者,让深阅读更受欢迎。
全民阅读,任重而道远。阅读推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兢兢业业、精耕细作。阅读推广人,也被誉为阅读点灯人。未来,让社会成员都成为自己的阅读点灯人,都能够好读书、读好书,是阅读推广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全民阅读的美好前景!
(作者:洪兆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