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一带一路”:文艺精品创作的挑战与契机
《大唐玄奘》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天将雄狮》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摔跤吧!爸爸》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打造中国文艺精品是当前国家建设、人民生活和对外开放的共同需求。对内来说,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专门指出,在“十三五”建设期间,尤其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艺精品作为文化建设中的代表性作品与关键成果,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外来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的文化工作,尤其是文艺精品的创作,既受到了特殊的挑战,也看到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契机。
“一带一路”倡议对文艺创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最终价值体现。“一带一路”并非是新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无意进行社会发展模式的输出。“一带一路”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也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国情;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国家和文化间的差异性,才能够展开深入的国际合作、达成发展与共赢。
文化事业和文艺作品是充分展示各国文化魅力的主要载体;作为文化的结晶,文艺精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最终达到民心相通,必定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文艺创作既受到了新的挑战,也需要承担新的功能。我国迫切地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广泛地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对话中,一方面提高文化开放的水平,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人文和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一带一路”的长远建设打下坚实的民心基础。
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对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对于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需求,都将更加迫切,中国的文化工作和文艺创作需要主动地承担相应使命,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和各国文明的精髓,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深化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们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达成文化和国家之间的认同和理解;也只有主动承担上述重任,才能够促进文化自觉和文艺精品的创作力度。
文化交融的洪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养分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文艺创作水平提出了更高期待,也同样提供了诸多的推动力量。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源源不断地促发了经典作品的诞生,唐代的胡旋舞、敦煌的石窟雕塑和壁画,都离不开丝绸之路带来的跨文化交融。不仅丝路如此,在世界范围的文艺理论和实践中,文化交融都为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土壤。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风俗、神话、传说,不仅被创作者直接纳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也激发他们产生新的灵感和观念。
其实,早在玄奘和马可·波罗的时代,对于长距离旅行和跨文化相遇就积累了丰富的精彩记录和文艺经典。文化的相遇、交流和融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和社会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随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跨文化经验成为近现代世界文学和文艺创作领域的永恒主题,很多成功的文艺作品都展示了个体和民族在跨国和全球流动中的境遇和感悟,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气质。
另一方面,文化交融不仅让文艺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他者和未知世界的想象与好奇,也同样更新了创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时空观念,让他们对于自身的文化和社会展开充分反思,从而在主题和思想层面赋予了传统创作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起点,并最终达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新层次。例如,民国时期的新文学运动在人物刻画方面所达到的新高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传入密不可分;同时期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和艺术创作,也来自于非洲艺术的直接影响。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最近两个世纪之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观念和内容。在新的起点上,“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也为中国文化和文艺工作者们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创作养分和思想源泉。
“一带一路”能够推动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转化
文艺精品的创作和当下中国的文化事业一样,都离不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在2013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国家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要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样要求,要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因此,文化工作和文艺创作的一项重要挑战就是中华传统的当代转化,在这一方面,“一带一路”同样提供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历史和当下,跨国的交流都提供了历史的和横向的参照坐标,有助于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性和精神内核,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沟通、交流和确认的过程中,文艺创作的规律得到揭示,精彩的内容被国内外观众认可,而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也完成了当代转化。一个新近的案例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的意外走红。这部电影找到了印度当下社会生活和家庭观念中与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共同分享的价值,增进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共情。而这类作品的成功,也一定会反过来激发各国的电影创作者们从中汲取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在未来创作出更多兼具民族特性和共通价值的文艺精品。
其次,“一带一路”将促进文化产品方面的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自己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也能够进一步发挥文化生产与创作主体在市场浪潮中的积极性,借助全球性文化市场的力量完成在生产流程和创作观念的现代转型。文艺创作与文化市场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同样也将成为文化精品的催化剂和试验场。例如,文学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的父母是加拿大人,出生于西班牙,在哥斯达黎加、法国、墨西哥、加拿大、伊朗、土耳其及印度等地长期旅居,将多元文化中共同的精神内核注入了这个以亚洲少年为主角的精彩故事中。而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导演李安则借助好莱坞的电影科技水平,并加入自己对故事的独特理解,将这部文学作品转化成具备了全球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表明,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文艺创作更多时候不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传统方式,文艺精品的产生往往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共同参与其中,并贡献和凝聚多元文化精神的新的创作方式,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将成为创作过程的新常态,而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部分也必将得到弘扬,完成现代转型,陈述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于人类的共同文明。
(作者:梁君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