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轩、杨幂领衔的热剧《亲爱的翻译官》首轮播出已收官。该剧根据缪娟的小说《翻译官》改编,讲述了法语系硕士乔菲在翻译天才程家阳的指导下,成长为高级翻译,两人也从欢喜冤家变成了互相扶持的亲密爱人的故事,作品包含了青春、奋斗、坚守等当下热点话题。
这部十年前创作于网络的小说,是缪娟的代表作品,为了配合电视剧播出读客图书近期特别推出了《翻译官》影视纪念珍藏版。在新增的序言中,缪娟分享了自己关于梦想的小故事。她说,自己自幼儿园起便喜欢编故事,看完电影不满意,总会自己编一个结尾,还特别能唬人,谁料有一天被人拆穿了,难过之余便立志要编自己的故事。然而在忙碌的学业与工作中,却渐渐遗忘了这个梦想,日子过得平静又无聊。直到有一天突然想起,于是提笔写下了《翻译官》。
6月20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和蔷薇书院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就女性网络文学创作及影视IP热等话题展开讨论。缪娟及电视剧出品方代表出席了活动。
评论家白烨认为《翻译官》文字的最大特色是朴素自然,人物描写比较集中。本身描写翻译行业的网络文学作品很少见,尽管作品的底色仍是言情,但作者把主人公的学习、职场部分表现的很充分,有行业小说的性质。同时男女主人公从爱恋走向婚姻的曲折过程中体现出的爱心、耐心,对现在年轻人亦有启示意义。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分析《翻译官》表现出网络小说的共同特质,即故事线性展开,节奏比较明快,都市题材时尚感很强,场景转化自然灵动,人物充满青春的气息。而独到之处在于三个特殊的叙事维度:一个书写了爱与不爱的一种人生不等式,二是艺术展现了个性尊严的高度和爱意的温度,三则是把青春、梦想放到各种各样的矛盾、纠葛和抗争中的成长主题,这些赋予了一个言情故事更多的蕴含。
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肖惊鸿也持类似评价,“《翻译官》讲的是一场青春的突围,是理想与现实的抗争与对决,是对爱情的果感与向往。谁的青春不流泪,谁的追梦不留下伤痕累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确却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残棋,但爱情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翻译官》是在向青春和梦想致敬。”
评论家庄庸认为《翻译官》正反映了当下社会环境中青年男女的情感困境,即“相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相爱”,这是小说情节推进的轴心动力。而与很多作品的悲情色调不同,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认为在缪娟的小说里,爱情最终走向了婚姻,主人公仍然有爱情的信仰,这更符合传统叙述的模式,不但在写作意识上是突破,也是对情感困境的纾解表达。
评论家马季纵向比较了十年间的网文创作变化,他认为在缪娟成名的2005年前后,女频网文尽管和传统文本不太一样,但不是完全的商业写作,带有更多文学写作的特质,这与当下商业模式成熟后作者的写作状态大不相同。他以80年代初期具有代表性的职场作品《人到中年》为参照,可以反映出30多年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到缪娟这代人,他们怎么样去看待职业人生,轨迹变化很大,网络时代对创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马季说。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雄也认为《翻译官》是一部介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间的作品。虽然创作于十年前,但在人物类型上依然不过时,“傲骄女主角”和“高富帅暖男”的人设符合当下流行的网络审美趣味。但他也指出小说的某些故事情节过于戏剧化,没有更深层的反映,生活的逻辑感也不是很强,创作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十年合作,蔷薇书院CEO李贤与缪娟结下深厚友谊。十年间,她也经历了文学网站的分合起伏。对于IP热潮裹挟下女频文学网站的定位发展,她保持了冷静的态度。
李贤认为,IP改编核心价值在于文本,虽然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居高不下,但很多公司高价买去的版权几年之内却无人问津,IP投资终究要回归到理性。“有梦想的人没有资本,而资本永远追逐利益。判断事物的价值不能只看数据,不是有了高的点击量就一定是好的作品,也不是一部作品放到流量大的网站就有预期的宣传效果。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坚持特色,为女性网络作家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发掘更多好的作品。”
在作品的影视改编问题上,缪娟的态度则颇为积极,她说之前没想到很多人看了作品就想学法语,想当翻译官,小说对他们是梦想激励。而电视剧制作播出让很多网络作者意识到自己作品被改编的可能性。“我想表达给年轻朋友们的想法是,爱与梦想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缪娟说。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