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把现实生活与情感意绪联系起来,展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空间,陶铸了民族品格和国民气质。因此,高质量发展的文艺必然是接续传统的,无传统不未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舞剧《只此青绿》
试看历史上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或伟大的文艺创作者,无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有益吸纳,方能成为“开一家之言”的“集大成者”。如《红楼梦》中所展现的哲学世界与文艺样式,儒释道文化的充分释放与和谐共生、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等,无不洋溢着传统又融会了传统,进而形成了独特而高妙的艺术表现空间和美学体系,被视为新的文学“里程碑”。几百年来,其滴滴露水滋养出万千文化,让一代又一代的“红学”爱好者、研究者乐此不疲地陶醉其中。
当下,文化艺术异常活跃。那些口碑与票房、制作与呈现被业界和读者(观众)普遍叫好的文艺作品也充分彰显着对传统的致敬。如格非用10年的时间最终完成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令人震撼的生命与生存“镜像”,而且展现了语言向人类精神领域掘进的丰富与深度。作家在对先锋叙事完成超越的过程中,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片令人神往并能够带来想象性满足的江南百年“生命图景”。作为一个叙事整体,“江南三部曲”中的强大张力是格非经受住考验的支点,这支点不仅支撑我们在抚今追昔之时不忘去追问自己为什么而活,活着之于时空天地的意义在哪里等哲学命义,而且支撑我们思索宏阔的国家民族与渺小的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这些追问可以追溯到孔子的“逝者如斯”、屈原的“天问”等。
不过,只有传统一定与今人的生活有隔膜,也回答不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古人云:“文者,贯道之器也。”时代赋予文艺以生命,文艺则必然应运于时代而生。电视剧《觉醒年代》《人世间》便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文艺杰作,前者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群像式人物塑造和立体化表达让普通观众极真切地走近历史、走近人物,并在与时代对话、与人物共鸣中产生共情与认同。后者深描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东北社会的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呈现了宏大历史变革下的“小人物”世界,他们的命运与性格、信念及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与疼痛,被业内外视为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清明上河图”。
舞台艺术界也好戏连连。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从时代的纵深处走来,裹挟着历史的浑厚与沉重,也裹挟着生命的质朴与单纯。剧情从1970年的初春开始,中间涉及的时间点包括1970年夏、1979年夏、1988年春、2006年春和2018年春,一共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易卜生说,“戏剧诗人”是要弄清楚“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里所发生的暂时性和永久性问题”。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因其对当前我们这个时代以及中国社会的有力而精准的书写获得了自己的超越性,高度的概括力与深邃度、聚焦“民以食为天”的典型性以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是该剧艺术生命力的三大支点,也是其艺术创作的三大法宝。在陈奂生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土地之于农民的意义,更看到了艺术之于人性的力量。剧中那句“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不是吃饭问题”看似绕口令一般地反复出现,回答的正是一个永恒性的问题,这是该剧的题眼,也是其跨越历史俯瞰当下以至引领未来的“诗性”意义。
当然,对时代的反映不拘于时代的内容,还有时代的形式以及时代的技术。文艺作品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加持。且不说前述代表性文艺作品如《觉醒年代》里的隐喻性镜头语言、《人世间》中的“光字片”街景打造等,近年来涌现出的诸多现象级文艺作品如舞剧《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五星出东方》、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纸扇书生》《端午奇妙游》等,均得益于技术的全力支撑。未来,随着舞台艺术的剧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观众的沉浸式诉求越来越强,不只是电影的3D、8K技术在艺术中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技艺之“美”也将会渐次开放,那些接续传统又能开新表达的文艺,会在崭新的天地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景俊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