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陈振濂当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由其主编、集合近15年书法篆刻艺术评论总结的《中国当代书法篆刻评论·第一卷》同步首发。随后,委员会成立后举办的首个活动,“现象·观念·方法——当代书法批评论坛”在白马湖建国饭店举行。
在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书法篆刻艺术领域的创作风格、评审机制与标准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认为,书法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弘扬经典的书法篆刻艺术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职责。
专家精彩发言节选(按发言顺序排列)
古代书论的转换须立足当代
□白锐(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信息采集部副主任)
当代书法遭遇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信、微信取代了鸿雁传书。在当下毛笔境遇比较尴尬,已然淡出日常生活的实用之需。然而,正是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缺失,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下书法创作从手札时代逐步进入展厅时代。为适应展厅时代,大幅书法作品应运而生,这样的情况是古代书论从未面临的情况。回溯中国书论的发展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书论和现代书论之间还有民国书论,民国书论由于历史原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毛笔的使用没有全然缺席。民国大多书家有留学经历,深谙西方的文化艺术理论,并对西方艺术创作有独到的认识,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下,他们对书法的认识有自己的判断。梁启超、林语堂等学者一以贯之的是对书法文体的坚守和捍卫。民国书论是对书法纯造型的美有深入的阐释。我认为,所谓现代就是现代化的意识,这个现代不是单一的时间范畴,古代书论的现代化转换必须立足当代,它应该是当代的建设问题,它应该在古代书论和民国书论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艺理论的有益成分。这是探索当代书论发展的一个新的路径。
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一、写字可以看出中国人素质;二、把字写好可以写出中华民族的审美。这两者,一个是基础,一个是高度。中华文化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书写史。如果我们中国人都不写字,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是不是会大打折扣?历史告诉我们,书法昌盛,则国运昌盛、国民自信。我们有三千多年的诗意般的书写人生,古代书法史其实是一部达官贵人史,古代书法家很有学养和身份。古人在书写过程中进入了诗意的境界,忘记很多现实利益对他们的缠绕,在享受书写的过程中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书法是中国式的人文套餐,写字是传承中国文化一个有效的必须经过的通道。四、几千年的书写文化将五十六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中国书法包括写字在内,它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个人追求,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问题。我们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书法架起的桥梁。我们的书法,它是中华民族全面的审美承载。
当代书法品评需要学术态度
□崔永波(文化部办公厅副处长)
书法艺术发展是否有一个广阔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理念以及所达到的历史高度。可喜的是,当代书法以高水平、多层次的美感体验满足了人民的多元化的需求。书法评论是联系书法家与作品的纽带,它集中体现了书法家的艺术创造力。鉴于此,审视当代书法艺术评论,是我们探讨书法文体和书法发展的关键所在。毋庸置疑,社会的巨大变革也必然导致当代书法艺术在价值判断上出现标准模糊和规范缺失的问题。如果书法评论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对被评论的对象作出深入剖析——不仅有对书法结构的评论,更有对当代书法的深层追问,这必然对当代书法家以教育和启迪。当下关于书法评论方面的文章,从整体上看深刻性与系统性都有待加强,或者纵深挖掘不够,或者外延不够宽泛,对书法家的品评往往是肯定和表扬,批评大多是点到为止。这一方面是由于评论家的艺术观念、学术水平不同,另外也与当代书法艺术品评本身存在学术上的难度有关。以什么立场和标准去看待书法作品的优劣,这是任何书法评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标准是公众的,标准必须要有可操作性,同时又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当代书法品评需要一种学术态度,既要尊重传统的、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立足书法文体,还要和而不同。多元化的书法评论家要有敏锐感,注重作品的文化品格、文化内涵,坚守中国文化精神,提供兼容并包的评论理念,以公允的立场着眼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并作出客观的梳理。我们要对书法品评的发展和广阔前景充满期望,努力建立起客观的书法理论评论体系,让中国书法艺术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建立书法批评的坐标体系
□方爱龙(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当代书法批评缺乏深度,是一个不太成熟的领域。当代的书法教育显然在评论领域是有所缺失的。我们到底要建立怎样的书法评价体系?我认为书法批评要建立在一个坐标体系里面,这个坐标应该有一个纵向坐标、一个横向坐标。纵向包括传统性或者说传承性、时代性或者说当下性。任何艺术门类无法逃脱当代性,书法也要关注它的时代特征。横向来说,要关注文化性和技巧性。
中国书法评论的学术方向
□金晓明(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系主任、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我想谈的是如何在今天的现代学术背景下摸索中国书法评论的学术方向。在古代,人文研究本身是综合性的。随着现代西方学术的引进,我们关于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起来。对于传统书法艺术的研究,从教育层面来看要关注三点:一是书法评论与书家学识的研究;我们缺少对古今学者批评立场、方法的研究;二是文字与书法发展的关系;三是教学过程中对书法艺术风格的研究;四是对评论模式的研究。我们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这对下一代书法评论家思想和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制定标准,不是为了束缚个性
□李一( 《美术观察》杂志社主编)
我最近参加了文化部的两个活动。一个是国家重点美术馆的评审活动。文化部制定了详细的、严格的对国家重点美术馆的评审标准,包括软件和硬件的要求;还有一个就是文化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实施办法》的制定。现在国家收藏美术作品,什么样的作品值得收藏,什么样的作品不值得收藏,哪些捐赠要给予奖励,哪些捐赠不给予奖励,这涉及美术作品的优劣考评。美术作品包括书法,无非是创作、展示和收藏。后两项,目前已经有比较严格的标准了,而创作的评审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也可以说评论相对滞后。这两年我所在的一个小组做过关于当代中国书法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的课题。现在看,我们做得还不够。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健全反映文艺作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文联来说,这是责任,从现实来看也是很需要的。现在一个作品可能有多种评论声音,甚至截然不同。评价标准的缺失模糊,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从学理上好好探讨这个问题,以引起更多人的共识。这其中的一个难题是现在很多人甚至所谓的专家把评价标准和艺术个性对立起来。实际上,制定标准,不是为了束缚个性,而是为了艺术的健康发展。
建构书法标准要重视质和量的规定
□刘宗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对书法标准建立的思考完善了学生的培养体系,但是无论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展览模式,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公认的成熟的标准。标准本身对艺术来说很难作为唯一的条条框框去遵守,对标准的认定也有探讨的必要。近现代以来,有两个阶段消解了书法的传统标准,一个是清末民初,一个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因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引起的。展览的风行,也让追新逐异、张扬个性、作品形式化成为书家不由自主的追求。在展览中出现了各种潮流,比如汉典热、竹简热、新古典主义等,都各领风骚三五年。展厅书法又受到美术潮流的影响,出现现代性书法探索,比如装置书法、学院派创作模式、艺术书法等种种现象。我认为,对书法标准的建构有质和量两个规定,包括汉字、艺术、文化三个层面。质的规定,是指对书法本身要有判断标准。制定标准的一个核心是书法运用的工具是毛笔,完成方式是书写,写的是汉字。比如,天书系列、行为书法等等,它们是属于书法实验,而不是作为书法艺术作品存在。它们提供了书法创作的思路和观念,而不是作品本身。在量的层面,是指判断书法水平高下。这里又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汉字规定的层面,二是书法艺术的层面,三是书法的文化层面。汉字层面讲,书法是在书写正确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作品,在评价上这是最基础也是最致命的。这包括文字内容是否完整,书法是否有硬伤,繁简字、通假字、异体字的使用等,都是最基本的字的问题。当代展览中出现不少这种问题,所以展览评价的第一关是核实文字。因此,呼唤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呼唤文化素养的回归是当下比较热切的问题。书法艺术层面是指书法作品体现了一种理性的美,也就是笔法、结构法、章法。另外,从文化的层面看,包括美善合一、气韵生动、融会贯通等,这是对书法作品的评判,也是对书法家的要求。
中国书法艺术的文脉
□章利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书法数千年无论怎样变化都存在一脉相承的内容,那就是书法的精神。我以为书法艺术的品评标准是基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文脉。中国书法从古代流传至今,书法艺术的文脉涵盖三个方面:文心、会通和意象。先说文心,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首要艺术表现,所以坚守书法精神,体现文化自觉与自信,是一种文化担当。书法是中国文字的审美表现形式,汉字是通过字形体现了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书法本身具有文性,书法家应当具有文心和文德。书法家首先是文人,但不仅仅是文人,所以他不同于抽象艺术家,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历代大书家往往都是大文人、大学问者。文心需要三重人格修养:正身、清心和向善,这也是中国三大哲学支撑——儒释道的体现。再讲会通,不少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精神是一种会通精神,是不同事物的融会贯通,是一种和的状态。在书法中,浩然正气、率真自然、刚柔相济、诗书画印都是融会贯通的。最后讲意象,书法是伴随着意象进行的,书写的必须是美的汉字。
书法家的最高生命境界
□梅墨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当前书法界存在这样的现象:多元多样、丰富混乱、雅俗兼呈、中西并存、古今皆有。当代书法有没有必要创新?如何创新?书法界对这些问题都存在分歧。艺术的观念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立场,有什么样的艺术立场就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传统来自于整个民族的意识以及社会氛围。观念,如果纠结起来一定会指向一种传承。时下中国最有问题的是文化心理。中国现在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国社会的复杂背后实际上是观念的复杂。价值观念的复杂,包括对传统的认同还是不认同、认同的多与少、认同哪一部分。儒释道已经囊括不了今人的文化心理。比如,有很多生活方式,如丁克、闪婚、闪离,透露的都是当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谈到中国书法,毕竟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表达时下的艺术感受。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我所理解的应该是马一浮、弘一法师、林散之这样的人,必须回到儒释道乃至墨,才能回归温良君子、文质彬彬。以日本书法、西方抽象艺术为参照的前三十年左右的书法表现,我只能称之准书法。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可以走自己的道路。而作为文艺评论,事关人文理念,不可含糊。要考虑品格、风骨、气象、神采、意蕴。所以,以汉字为母,以书写为本,以书法的法则为体,这是应有之义。这些年,我们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从理论思考出发,用逻辑演绎的方法论建立学术体系。无论创作还是理论,就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来说,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一种广泛可能性的存在。
如何避免书法的同质化发展?
□潘善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教授)
同质化是书法很忌讳的东西。我想产生同质化恐怕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现在展览和比赛采用面向个人的公开征稿方式,缺少遴选过渡环节;二是书法家普遍重技巧轻学养;三是展览比赛所形成的风气,会导致对每个书家的艺术成就的评判以获奖作为依据,连中小学生书法培训也紧跟国展。那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首先要让书法多元发展,比如放慢全国展的脚步,取消关联展会;第二,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书协在评判书家成绩时要考虑其多元成就,而不是以展览数量决定成绩,要更多考虑如何让书法健康发展;第三,增强国展的权威性。现在国展就是新人展,我认为可以对连续两届获奖的作者实行免评选,保证获奖作者不受评论影响,挑选最好的作品进入展览。另外,改进评审方式,让评审的科学化程序表现评委的艺术良心、公正。还可以建立评委库,评委的构成应该多元化,包括书协领导、书家、鉴赏家和评论家,评委由抽签产生。
书法展览模式与书法品评
□史培刚(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当下书法展览的模式包括竞争性展览与非竞争性展览。其中,非竞争性展览主要是学术交流、共同探讨书法创作和体会的现状,是偏重公益性的。我们既需要学术性的展览与市场性的展览相结合,又需要正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并存。当下展览的主要特色是作品形式感越来越强,规格大,有视觉冲击力,制作精良,元素越来越丰富,风格呈现多元化。但是,评审标准模糊落后,作品跟风现象严重,书家自信缺失。书法品评如何适应当下呢?我认为书法品评一要关注作品,关注书家对传统的继承,也要关注作品形式的创新,二要关注作品的学术素养和精神格调,三要关注展览组织的学术性。
书法家必须是文人
□叶鹏飞(常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发现,大型展览往往只评论参展作品,不评论特邀名家作品。可能是评论家不敢评论,这其实是不全面的。还有一个现象,当年的精英水平严重退化。我认为,书法家如果在45岁到50岁之间还能进步的,一定能成大家。精英水平的退化,是市场造成的还是由于个人学养不足呢?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研究。书法家必须是文人,作品不应有错字出现。我是反对书法现代化的,我的评论文章吹捧的多,批评的少,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为何批评少?因为如果一个书法家不能自悟,肯定不会前进,怎能依赖他人的批评?另外,现在有的书法院校培养的学生很出色,有的培养的学生很差劲,所以我们要重视人才培养问题。
书法批评要包容、独立、公允、通慧
□王伟林(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我们正处于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倡导多样化的文化理念。审美的多样性,不仅是艺术的现实形态,也是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审美多样性要求评论者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包容、独立、公允和通慧。在操作层面上讲,也就是评论者要清楚能够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责任担当在哪里等问题。我们如何在当前复杂的书法艺术发展格局中把握艺术规律,坚守品格,弘扬优秀传统,彰显时代精神呢?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关系到对中国书法传统经典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评论,应该通过对当下书法生态透视,揭示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回应对书法艺术发展的期盼。
书法面临新的拐点?
□杨勇( 《书法》杂志责任编辑、首席记者)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法有个比较良性的拐点, 1977年《书法》杂志创刊, 1981年书协成立,可以说,从那时开始中国当代书法事业逐步走向繁荣。现在,书法事业是不是迎来又一个拐点呢?今年有几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一是对国展的讨论比较充分。书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批评的声音,这是比较出乎意料的。而且,在评审期间国展的很多举措是有新气象的。现在的国展与十多年前的国展相比,一枝独秀的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书家除了参加国展还有很多途径推介自己。二是书协换届,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网络上对此有很多声音,有正面的、负面的声音,作为媒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三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以及明年《书学》 《书法研究》创刊。这些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的建设,能不能看做新的拐点?
评论家应该在第一现场
□张波( 《书法报》社编辑部主任)
谈到当代,大家多说笔墨当随时代。当代展览的模式有大展和个展。评论家对展览要有在场的意识,只有在发生的场景里才会有准确的感觉,才有发言权,才能比较客观,而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评论家应该在第一现场,眼睛看到的是真实客观的,得出的结论才是相对客观的。书法品评或者说评介,有一种相对保留的情况,因为评论可能带有任务性、目的性,会有一种迎合或相对拔高。我个人更注重私密性、小众化的品评,可能更少保留,更接近事实的本真性。我一直在思考当代书法理论家对书法个展有怎样的评论,对当代展览尤其个展,我关注的主要是主题和风格。
以传承为基础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张谷风( 《美术报》社副总编辑)
很多书法评论,只能叫观后感。作美学批评,需要有深厚的中西方理论积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关注当代书法的建树和拓展。现在书法界二元对立的情况比较多,如很多人把展厅书法与传统书法对立起来,认为展厅书法过于迎合评委,传统书法是真正的书法。其实,这两者并不对立。再谈一个热词“过度创新” 。实际上,以传承为基础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另外,我想讲讲传统文化包括书法在内的海外传播。并不是所有的书法教学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传播,因为仅仅是传授技法、缺乏学养,则不能通过书法传递中国文化。书法艺术是中国的文字、文学、文化编织而成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眼下,书法从娃娃抓起,最缺的是师资和课程规范。书法培训,需要重视从培养老师开始的叠加效应,因为每个老师背后会有很多学生。我最后还想抛砖引玉一个问题:书法如何打通大众和高端的通道?我认为,指名道姓的批评才是最彻底的批评。
从中青展和国展看书法展览的模式
□朱培尔( 《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最近三年,中国的书法展览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国展和中青展。中青展停办多年,但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国展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届届沿用了海选模式。我觉得从国展的角度来说,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一、公开征稿的方式——海选,跳开了省一级的书法组织,直接面向广大书法爱好者,这就是它的一大优势。这三十年,中国书家以创作产生影响的,都与展览有着莫大关系。即便是早期的书家,也是因长期是展览评审而知名度提升。但就展览的代表性而言,国展很难说具有代表性,因为海选是双刃剑。二、国展评审从一开始的固定评审转换为专业委员会的评委,再转换为评委库的随机抽取。这改变了不公正的现象,但又让评审缺少对展览的整体把握。评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上万件作品中如何能快速筛选作品,很考验评审水平。三、中青展的评审主要依靠中国书协的学术委员会,因为有学术参与,所以对创作模式的影响会有比国展更宽泛的视野。中青展的举办还体现出创新意识。中青展评审过程中有与国展不一样之处,前者体现主任、副主任的作用,后者是主任、副主任不投票的模式。所以,获奖作品的形成上非常不同。国展至今尚未出现能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书法现象。我们现在的展览评审方式有一种趋势,就是似乎逐渐被社会舆论绑架,而背离书法创作规律。比如,增加文化考试、面试增加错别字的甄别取舍等方式,这些要从长远来看不会促进书法的发展。很多限制性的措施,都是因为社会舆论的介入。最后我想说,我们可以建立评审体系,但很难建立实用的评审标准。我们不可能把评审标准写得透彻到让每个评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掌握。所以,关于书法的标准,更多存在于评审的选择中以及评审对评审工作的了解中。
展览场的效应和评论
□朱以撒(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书法展览是一个特定的场、审美的场。在这个场中展示的作品和过去的书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评论要从这个场出发。现在书法展览是没有门槛的,但有些看似约定俗成的规定:作品要大,字数要多,装饰性要强等等。写大字,会被人赞赏;字写得小,没人理睬。要把写大字和优秀区分开来。有人说,确实王羲之的书法拿到现在,也得不了奖。这话有道理,确实王羲之的作品不符合现在的审美场域的要求。评论者不能像评价古代书法一样去评价展厅书法。所以,对展厅书法的评论,需要拓展到对审美活动、审美心态等多方面思考。如何评价展厅书法,阐释和界定展览的意义呢?我觉得目前展览的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对展览的不足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书法展览是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展览中工艺美术等各种手段的介入,都是需要研究的。评论不是书法创作的附属品,而是一种对话,是展览美感延伸的创造。评论的创造性产生于评论者的主观能动性、评论的手法、评价的结果,都是评论者面对作品的思想、才华、情调的显示。所以,真正评论必须与书法现象发生关系,要有明晰的审美判断。评论者应该有隐秘的想法,不要去窥探别人的想法。评论要为展览的场寻找一个恰当的坐标,不高估也不贬低,否则就会无所适从、不公允,也就难有可信度。评论家需要警觉,不要脱离展览,或者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不能达到评论的有效作用。
书法批评学科定位须满足四要素
□陈振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书法批评在今天如果要做学科定位,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关注当下,关注现象,关注作品,关注人物。这次会议提出很多问题,比如装饰作品行不行,当下为什么没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为什么书法的重复性很高等一连串问题。这也是会议最大的收获。我们的论文集里已经有几个明显的聚焦点,如关于国展的评论、对草书的讨论等。如草书,今后会不会有很多的评论家来讨论为什么当代书法展览中楷书如此衰落?对此作为廉价、轻率的价值判断,意义不大。小孩子都从楷书开始练习,这说明楷书的价值是被认可的,为何一到国展楷书就没有了?在很多书家心里,楷书是被作为规规整整的毛笔字,不被当作书法,而认为魏碑的表现空间就很大。其实书家可以在颜柳欧赵的练习中找到一个点,不是分辨笔画是否正确,而是找到它们的差异。目前,我们对每个作品解读还是一种对毛笔字的解读思维,而不是对书法艺术的解读。批评家的评论要针对风格、流派、技法而不是关心字是否写得正确。作品评论应该是自主的选择、发挥,评论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过程。书法作品的重复多,这与其他艺术相比是相当典型的。书家都在无穷无尽地复制自己的书法风格,一点不厌倦,如果是其他艺术门类的创造者恐怕早转向了。作为评论者,要区分什么是批评、什么是史论文章。对很多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来说,都可能很难区分。如果不能区分,就说明对评论的独立性还缺少认识。只是凭个人感想就夸夸其谈,会让评论为人轻视。为什么评论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没有特征和方法。如果和别的东西混在一起,别的力量强大,就把你裹走了。只有你的评论方法是独立的,哪怕再弱,也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思考现在的书法评论应该有什么样的架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定义,不外乎世界观、价值观。我们作书法评论,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专业观是什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优劣、好坏,什么是前进,什么是落后,什么是历史反馈当下,什么是当下引领历史。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