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创作与批评,一直被称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文艺缺乏批评、抑或过度批评的状态下,评论家们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好地发挥文艺批评在新时期文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广西理论评论家们思考的问题。
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近日举办成立20周年纪念会,并同期举办广西文艺理论评论培训班。来自区内外的评论家、作家对广西文艺评论进行回顾与展望,并对广西青年文艺评论家寄予厚望。
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成立于1995年,是全国成立较早的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协会。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回忆,当时在广西文联一个小会议室里,很多人都没有位置坐,站着开会,却都充满激情。协会从创始会员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的300多人,以及10个市级团体,形成由老中青三代文艺理论评论家组成的梯队。
20年来,这支队伍把目光投注于广西文艺事业,尤其是文学领域。先后开展了广西文坛“三剑客”研讨会、相思湖作家群现象研讨会、广西彩调艺术发展研讨会、21世纪西部大开发广西美术学术研讨会等,并编辑出版了《接力批评家丛书》《广西文学艺术六十年》等重要研究成果。可以说,“文学桂军”在文艺批评的徐徐清风中扬帆航行。广西文艺百花园里的繁荣景象,少不了评论家们的一抔“肥料”。
作为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东西,对广西评论家充满感激。与此同时,他也表示了作家对评论家更高的期许:“广西作家在成长起来的过程中,特别渴望广西评论家评论,特别希望广西能出大评论家。现在广西年轻评论家很多,但是掷地有声的评论不多,这是我们焦急的事。”东西感慨:“我们作家首先要写出令人兴奋的作品,但反过来也希望广西能出现被中国文坛认可的评论家,带动促进作家创作、成长、扩大影响,我们期待着评论家出现,期待着切中肯綮的批评。”
在“文学桂军”向中国文坛亮剑进发的步伐里,也呼唤广西评论家们拔剑出鞘、剑气归兮。而今天的评论家,不仅要面对传统文化,还要面对开放的、广阔的新兴文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黄祖松认为:评论,也要“合为时而评”。不要躲在象牙塔里写作,要跳出视野藩篱,呼应时代要求,做些对现实有用的事,充分发挥文化思想的力量,真正起到鼓舞激励和智力支持、助推发展的作用。
黄祖松回顾近年在广西文艺批评实践方面的做法,有两个关键词——“广西”“建设”。即立足广西,关注广西,针对现实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基于这样的理念,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和广西日报综合副刊部联合举办了“文化建设十人谈论坛”。连续几年约请理论评论家就广西重大文化主题、文化建设热点进行研讨。从《广西文化如何介入现实》到《广西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策略论》,从《广西文化“从山到海”战略转移》到《江河的作用与人类文明:西江文化研讨》,每一个议题的设置都针对当时文化发展热点、难点、疑点进行,提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和建议。由于论坛议题设置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对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视野的拓展,以及对现实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因而使论坛具有较大影响力。《广西文化“从山到海”战略转移》的讨论,被认为是“广西文化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搞文艺评论关键在两个字:审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一语道出新时期文艺批评关键。他阐释,这个“时”是“审时度势”之“时”,就是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文艺观,去审视所处的时代。而“审时”的武器,便是“要高度重视理性思维、理论修养”。理性思维的失之毫厘,会导致创作思维的谬之千里。理论修养的专业不足,会导致评论水平的根基不牢。这就需要“多读点哲学、历史”,需要民族文化的素养、哲学精神的指引、历史镜鉴的启迪,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面对时下活跃开放的文艺环境和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主流价值观的淡化和批评标准的模糊,广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认为,文艺批评视角从文学转到文化,从审美批评转到文化批评,最后都要落到“价值观批评”。尤其要处理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大众文化价值观相统一,二者并不存在天然鸿沟,而是大河与支流的关系。如何使“价值观批评”更好地引导大众文化生态的构建,发挥大众文化在塑造国民形象与价值观方面的作用,需要评论家秉持良知,甄别良莠,明辨是非,敢于直言,以科学态度推动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容本镇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理论评论家们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强化和改进文艺批评工作。借用老一辈评论家之言——不自我陶醉,不自欺欺人,不自言自语。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讲真话,建诤言,更好地发挥文艺批评在引导创作方向、提升审美导向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广西文化建设。
时代呼唤批评勇气,时代呼唤批评精神!一个好的文艺批评家,势必有一颗勇敢与担当的心,把准时代脉搏,持有专业水准,为文艺创作、文化发展对症下药。而一个好的文艺批评环境,也必定有着海纳百川之气,鼓足民族自信精神,迸发出思想的光芒,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向上、蓬勃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