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荣健)

2015-12-0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收藏

 

座谈会现场

 

  11月2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周年之际,由中宣部文艺局主办、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机构和高校的十余名专家分别就“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阐释和研究中国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广泛讨论。

  座谈会开始前,大家参观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观看新闻电视片学习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展览时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情况。

  景俊海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传统文化,根据新进步、新进展,立足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中国梦,一方面总结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追求和理想,另外一方面也符合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的需要,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情况的应对,集中展现了党和国家的高超智慧,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刻的忧患意识,鼓舞人民奋勇前进。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库宝库,为中国梦奠定了深厚的文明根基,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价值支撑。中国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创发展新境界,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积淀传承的精华,是五千多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和特殊优势,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将为实现中国梦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联结在一起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表示,越是临近“两个百年”,我们就越加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一系列的论述,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阐释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应吸取其中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文明创造精神、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温故才能知新,这些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总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都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起,这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共识。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传统文化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梳理清楚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些什么。传统文化是一个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三根柱子两层楼”,儒释道缺一不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糅并行,特别是大众文化中以口头传承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等,对它们的保护和传承都应该引起重视。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谈到,中国梦既是一个政治主题又是一个文化主题。中国梦是历史的,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自觉和自信的表达,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价值认同,我们要把中国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链条衔接起来,把中国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内涵打通呈现,才能从历史的角度发掘出传统文化的好东西。中国梦是现实的,我们应该立足于实践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是未来的,我们应该立足于道德价值这个角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袁济喜说,当今国学热的兴起,有着内在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彰显。从中国梦的实现来说,中国要走向世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离不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传统文化倡导的人生价值观、人格境界论,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诚信观念、重铸理想之魂,提供学术的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

  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解决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正确指导,为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近代和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部努力,汇聚到一点,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靓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专门讨论“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中国梦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梦集中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和当代中国的时代潮流。中国梦,是有价值追求的社会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上,要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上,要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明确了这一点,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必将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陈来表示,要全面理解和展示中国梦的价值目标。中国梦是中国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还包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民族复兴是一个总题,这是一个起点,民族复兴也指示了宏观的历史走向和历史目标。历史的目标确立了,它丰富的价值内涵也要充分地展示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条件,为中国梦的目标提供了价值内涵基础,同时也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动力。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时代价值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梦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道德文明,也要展示给全世界。

  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表示,实现中国梦依靠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支持,也依靠制度、治理、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强化了中国梦的文化纽带,增强了中国梦的文化动力。实现中国梦,就要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使二者成为同一个整体、同一个过程。

  实现中国梦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中国梦不仅是集体之梦、民族之梦、国家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距离“两个百年”越来越近,每个中国人会有不同的梦,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只要人人都有梦,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中的杰出人士、富于创造力又特别勤奋的人就可能超越集体的目标,提前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为中国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的魅力在于梦想成真,在于它强烈的现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惊涛骇浪中稳步推进、扎实前行。“第一个百年”的目标已胜利在望,中国人就有更大的信心将“第二个百年”的梦想变为现实,这将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巅峰,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实现中国梦需要集中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传统文化就是一项主要的资源,也最有利于调动国人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注意它的创造性转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使之面向大众,形成社会实践,从而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党圣元表示,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实现中国梦,需要历史地、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根本在于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解决好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基本内涵、抓好通识教育。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表示,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母体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复兴梦。在历史语境中,我们要坚持一种历史主义,从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寻求对中国梦的阐释。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中国梦就没有深厚的历史座基。实现中国梦,在对待传统文化时,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文化心态要转化;二是文化话语要转化,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三是文化志向和目标要转化,真正地面向世界。

  与会专家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了信心。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模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民本思想,讲究和而不同,讲究向好从善。这种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充满文化活力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非常精彩,而且相信将会越来越精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也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从世界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因为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因为它是和平的复兴、人类的奇迹,将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力量。

  大家认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加快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礼敬传统、文明互鉴、创新发展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