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在“史”与“诗”的双向表达中传递真情(陈建忠)

2022-04-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建忠 收藏

近两年,作为全民关注的影视剧创作,在年代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革命者》《守岛人》,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间》,都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诗性表达,将第一个百年里的许多瞬间,艺术化地呈现、绽放在当代观众面前,起到了以文艺创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以为,以上作品正是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达历史中的中国、现实中的中国、精神维度上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近几年文艺创作必然面对、必然提及的一个命题,不论是官方还是人民需要、市场需求。首先要厘清的是,什么是中国故事,什么是好的中国故事。简言之,中国故事,肯定是发生在中国或者以中国为摹写对象的故事。这个层面上的故事既多且杂,甚至抖音上的一段民间视频都可以是叙述的一部分,它们与所有艺术门类一起,组成了当代中国庞大的声波。然而,好的、优质的中国故事应该是可以树立中国形象、高扬中国精神、描摹中国气韵、奠定中国高度、传播中国力量的。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在接受中新社访问时曾感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对于“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的创造者,中国需要的好故事应该具备从历史走向现代,从民族血脉深处走向今天,从文化的河流流淌至今的命运纵深感;具备描摹日月山川、大美风物、格调高远的时空磅礴感;具备见微知著、关注个体、疼惜羸弱、为民发声的时代责任感。这是由5000年中屡遭战乱又几经弥合的中国命脉所决定的,这是不论何种遭际总是一脉相承从未断绝的中华文化所呼唤的,这也是建立起现代化制度和国家的中国人民所需要的。

如何讲好以上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故事”?我以为,需要以“史”的深度与“诗”的表达这两个叙述层面去开掘、去铺展。我们面对的题材不一定是历史故事和年代戏,但彪炳着时代气质的大作力作所秉持的创作方法,一定是以“史”作为根基、作为给养。这个“史”,是时间概念,更是文化概念,是历史、文化赋予集合和每一个个体的性格养成、精神养成。我们常说,所有的历史剧都是当代剧,反之亦然。我们今天的集体品质、文化认同、社会属性,多半是历史一点点积累的结果,而文艺作品最终追寻的恰恰就在于此。它让观众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它让读者明晰我们往哪里去。以最近热播的话题大剧《人世间》为例,剧中的主要形象都是时代的缩影和代言。周父支援大三线,将山样的父爱隐藏在对儿女的训斥、无言之中,这是中国父性文化的典型显现;父母一辈相濡以沫、却从不吐露的爱,全凝缩在一封封纸短情长的来信中,这是我们父母辈对待感情的惯常方式;周秉义“达则兼济天下”的公心,周蓉在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中选择、迷惘与坚守,秉昆的“穷则独善其身”却也善良达观,郑娟遭受命运那样不公平的对待依然选择活着、相信爱情的隐忍,都是中华民族最具闪光品质的代表。及至光字片那些卑微却也认真的生命,也让人动容。

与“史”相连接的,往往是“诗”。诗,曾是中国人运用得最熟稔的表达方式,它的基础是情感:对天地的欣赏,对他人的共情,对命运或反抗或忍受或和解的愤怒、委屈与豁达。而在中国故事的讲述中,这种“诗”意,更应该成为一种美学和价值观上的主动追寻,以艺术的语言传达人物精神、感情世界和价值情操,以达到“史”与“诗”互为表里、水乳交融的境界。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当一代人想要打破旧的桎梏开创新的世界,新旧交替的时事,犬牙交错的势力,理想与守旧的冲撞,苦难与希望的共生,加上一组改写百年中国命运的先行者,以及基于真实史料所铺陈的大事要事,已然构筑了相当坚实的年代剧的骨架和路径,但创作者明显不满足于只是重现一段历史,而是要以诗性的表达将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感、精神的超拔与文化的熏陶以视觉形象推到今天观众面前:阴雨缠绵、湿漉之气浸透屏幕的江南,军阀过处街道的萧瑟,高校内外思潮涌动的蓬勃……写意对写实的弥补,诗性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浸润,都让这一本应“很正”的题材有了更多意味、更多余韵。它处处都在提示当代观众:那个年代之所以“觉醒”,是历史选择了中国,是中国选择了这样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担当的觉醒者、播火者!视听语言传达出文学层面中的诗意,这种诗意又填充和拓展着“史”的长度、高度,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民族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上升到中华美学的表达维度上。不唯《觉醒年代》,《山海情》《长津湖》《革命者》《守岛人》等,很多作品都具备着这种双向表达、多重建构的追求与能力。或者说,好的中国故事,本来就该是“史”“诗”兼有、形神兼备的。


(作者:陈建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沉降到生活深处(陈建忠)

“百花迎春”好在哪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