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典型形象唤醒中国记忆传承中国精神
——写在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自1966年穆青主笔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焦裕禄热潮起,焦裕禄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和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为一个时代典型,焦裕禄具有普泛性和超越性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中国形象,凸显着中国精神,彰显了国人“赤胆忠心”的人格操守、“死而后已”的生命格调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散发着深沉厚重的时代和民族的美学品格,为当代树立起鲜明的道德人格坐标,对人民的精神成长和心灵建构,发挥着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浸润作用。
《人民日报》1966年2月7日头版刊登文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五十多年来,文艺工作者以焦裕禄同志为原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样式和艺术创造,塑造了一个个真实、鲜活、感人的艺术典型形象,通过焦裕禄的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那段非凡历程和苦难辉煌,征服了读者、观众,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贡献。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回顾总结焦裕禄题材经典文艺作品的创作历程和艺术特征,对于英模题材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电影《焦裕禄》剧照(1990年)
第一,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形象。恩格斯在给哈格奈斯的信中,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得以最深刻、最充分的揭示,而环境的典型性也只有通过人物典型性格的发展变化才能最完美地表现出来。艺术创作既要对人物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典型性展示,更要在“典型的环境”中表现人在大环境下的处境、行动、命运及品格的形成。焦裕禄身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战天斗地、豪气干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同时还要注意这个时代“大跃进”和大饥荒等重要时代内容,如果我们在创作中不能把握这个时代主流本质,或是刻意去回避、淡化那段苦难,只是以当代人的想象想当然看待那段历史,就会严重影响典型塑造的艺术效果。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深刻全面正确地了解理解那段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唯有此,才能把握好当时的典型环境,也唯有此,典型形象才能有历史的深度和质感,有跨越时间的生命力。
电视剧《焦裕禄》剧照(2012年)
第二,在“细节的真实”中丰富典型形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探讨中,将“细节的真实”视作“充分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回顾不同时期焦裕禄题材影视作品,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中所呈现的焦裕禄形象是一个细节不断“发掘”和“还原”的过程。总体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党风建设亟须廉政标杆的语境特征下,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焦裕禄》突显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形象传达,影片一经上映就打动了无数观众,并在全国形成了“学焦裕禄、看焦裕禄、走焦裕禄的路”热潮。2012年上海电影集团等出品的30集电视剧《焦裕禄》,不是“高大全”符号式的表现,也不展现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跟随着焦裕禄的生活史一步一步展开,全面反映了焦裕禄的一生。这样的叙事方式,拉近了英模与观众的距离,以生活真实贴近普通观众的日常审美心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文艺作品在凸显人物超拔的精神价值的同时,注入了更多的温度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力图挖掘和破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密码。去年湖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影片除了展现既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奉献牺牲、鞠躬尽瘁,又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极具个人魅力的人物性格之外,还挖掘出焦裕禄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秉持儒家大忠大孝观念的历史深处的细节。这个历史细节的挖掘和还原,使得焦裕禄形象的民族属性清晰了起来,赋予人物典型的历史深度,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特征,使得焦裕禄题材艺术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样的形象塑造更加立体、丰满、真实,也更加可亲、可信、可学。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剧照(2021年)
第三,在“集体记忆”中阐释和传播典型形象。“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建构的产物,能够与支持它的社会保持良性互动,不断推陈出新,进而得到强化和丰富。“集体记忆”是民族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同想象”的逻辑前提。作为一个时代典型,焦裕禄是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焦裕禄精神是中国精神最闪亮的篇章之一。由于焦裕禄题材文艺作品的成功,焦裕禄形象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心灵深处,极大地影响他们的价值形塑、人生选择和文化认同,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弥足珍贵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激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斗不已。从焦裕禄典型形象的动态发展演进中不难发现,文艺在建构记忆、建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从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发,全面精准把握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及时因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需要,择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题材,在“集体记忆”中阐释和传播典型形象。在审美领域、审美品质和审美形式上作出新的开拓,在创作形式、题材、体裁、风格、手法上作出新的突破,促使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自我“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丰富,进而助力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期间,要清醒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渗入“集体记忆”建构的干扰和影响,警惕它们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精神价值的否定和消解。
(作者:徐粤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