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见>正文

跨越“饭圈”利益束缚,建构艺术公赏境界(王一川)

2021-02-0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一川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201/index.htm?page=/page_5/202101/t20210131_527452.htm&pagenum=5


构建文化共识,走出“圈地自萌”的审美场域

——从“筑圈”与“出圈”说开去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日趋多元多样的同时,也逐渐出现圈层化趋势,呈现出“壁垒”和“部落化”现象。一方面,圈层化反映了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在建立社群关系、达成群体认同、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圈层存在唯我独尊、排斥异见、审美固化、党同伐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沦为文化资本争夺的场域,对个体来说,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不利于正确审美的形成;就宏观而言,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利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建设,不利于人民精神力量的广泛凝聚。

  为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的引导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围绕文艺领域存在的圈层化现象,以及当下“应援”文化、粉丝经济背后的复杂成因、多重影响,结合文艺鉴赏、传播存在的“壁垒”“部落化”等问题,约请文艺评论家撰写文艺“出圈”系列评论,探寻文艺领域圈层化症结所在,找到有效破圈方法和途径,以期“圈内”“圈外”超越文化成见,达成文化认同,广泛凝聚共识,提升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本报特刊发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跨越“饭圈”利益束缚,建构艺术公赏境界

王一川

  在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网络文艺等大众艺术流行的时代,出现偶像以及崇拜他们的歌迷、影迷、戏迷圈层即“饭圈”是必然的,这种情形对认识艺术在当代社会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对认识我们身处于其中的社会场域本身,都是有无可否认的认识价值的。然而,问题在于,当粉丝们把关注的焦点或崇拜的对象,不是放到偶像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参与其中的艺术品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上,而只是集中到偶像本身、特别是他们的私生活上,继而因为彼此兴趣差异而展开“饭圈”互喷或互撕之时,就必然跑题了,甚至越跑越偏了。当此之际,为了艺术圈(界)真的把艺术品公共性价值置于中心地位,以及将艺术公赏力的追求视为目标,就需要走出单一“饭圈”本身的视界,促进下面这些转向的发生和自觉生长。

  首先是从盲目的偶像崇拜转向其艺术创作建树欣赏和评析。一名歌手或演员的真正风采不在于颜值或粉丝量,而在于其演唱艺术或表演艺术。观众喜欢人民艺术家秦怡,首先是她饰演的《青春之歌》中的林红、《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女篮五号》中的林洁等人物形象的品质。秦怡的美,既来自她端庄秀美的外表,更在于她塑造出来的温柔贤淑而又坚毅柔韧的中国女性气质,这是符合中国古往今来“内美”重于“外美”的“美质”传统的。当前不少知名演员,除了演好戏、唱好歌以外,还注重参加公益活动,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为社会公共事务尽力,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艺术形象延伸到当代社会现实中的美好氛围。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饭圈”就主动及时组织粉丝团募捐物资,设法紧急驰援危难中的武汉人民,可见“饭圈”的力量除了相互撕扯外,原来是可以高效率、透明化地承担起危机时刻的社会公共义务的,粉丝们身上原来是可以转化出扶危济困、感动人心、激励斗志等积极能量的。如果粉丝们都注重欣赏和评点演员展示的这种银幕艺术形象美质及其社会公益风采,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地参与公益事务,那无论是对于演员艺术表演水平的提升还是自身精神品质的涵养,也都是有益的。

  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选择从固守“饭圈”私利而转向超越“饭圈”褊狭界限的公共兴趣的共享和满足。“饭圈”总是以歌星或影星为中心的由歌迷、影迷或戏迷组成的迷男迷女的小圈子,他们有自己中意的歌星或影星,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却不宜以此为唯一正确标准而不承认其他“饭圈”的喜爱和选择,更不宜花钱“买粉”而让自己心仪的偶像增加粉丝量。在这方面,无论是偶像还是“饭圈”都可以采取一些主动行动去寻求转移或改变:有的粉丝在其偶像带动下持续地支持一些公益项目,并且多年坚持做下来;或是跟着偶像阅读同一本有益的书,并且展开更加广泛的互动交流,推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风尚。如果各个“饭圈”都能够自觉地实施这类公益行为,那么超越“饭圈”的褊狭而实现公共兴趣的认同就是可能的。重要的是,既“各美其美”而又同时“美人之美” ,也就是既坚持和维护自己所爱,又承认和尊重他人之爱。进一步说,超越“饭圈”私利而向往更加宽阔的公共利益的集合,可能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追求。在这方面,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思想至今仍有意义:假如各个“饭圈”的人们都把各自之“私”主动地集合为共同确认的“私” ,那其实就相当于是天下之公了。将若干单一“饭圈”所守定之“私”聚合为各个“饭圈”都共同承认的公共之“私” ,即探寻天下人都共同承认和尊重的公共兴趣或公共利益之所在,这对于当前中国人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有利于汇聚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开辟新的未来的磅礴力量。

  进一步看,这样做或许是向着更高层次前行的必要预备:从听凭浮于表面的时尚流的无意识牵引,转向有着自觉的思索或批判性思维的反思型人格的涵养。由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网络文艺等大众艺术所拉扯的时尚流,绝不会长久、更不会永久停留在同一热闹层次上,而总是会快速地掀起又很快消逝,这要求身处“饭圈”的人们,在释放自己的个人喜好时,能够时不时地回头冷静反思自己曾经喜爱或追随的那些消费时尚流,产生出一种有距离的和冷静的旁观态度,敢于清理自己曾经迷醉过的时尚泡沫,这应当有利于涵养一种对于各种时尚流都能随时予以反向思考的反思型或自反型人格。要导向这个看来高远的目标,不妨从现在做起:“饭圈”内部可以加强自律、自觉性,经过集体商议而制订出一些共同遵守的言行规则,例如有的后援会就曾经倡导在偶像的影视作品上映或播映时,自觉地不在网络上“控评” ,不雇佣“水军” ,也不影响“路人”观影或收视。有的在团建买票时,主动把黄金时段以及好位置留给其他普通观众,展现出社会公德上主动修为的精神风貌。这样一些言行规则,初看起来不起眼甚至微不足道,但如果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饭圈”习惯,对其他“饭圈”形成一种感召力,受到人们赞许,反过来也有利于促进粉丝自身的反思型人格涵养。而如果更多的“饭圈”都这样行动起来,自觉地朝向反思型人格涵养,那么整个大众艺术圈的风气就可能得到改善。

  当然,要达成整个“饭圈”风气的整体转化,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媒体平台在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媒体行为的根本改善,以及媒体管理部门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特别是对不良软件或平台行为的严格约束。同时,用户量巨大的视频网站,可以通过购买经典艺术、佳作或自制高质量之作,引导用户更加专注于欣赏或反复欣赏优秀艺术,例如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国地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美食中国》等,电视剧《外交风云》《大江大河》《情满四合院》《长安十二时辰》等,电影《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家乡》《夺冠》等,网络剧《白夜追凶》等,形成共同欣赏高质量艺术品的公共艺术氛围。

《我和我的家乡》海报

  确实,假如各个“饭圈”都能将自身的关注焦点转向艺人的艺术创作建树以及社会公益义务履行、公共兴趣凝聚和反思型人格涵养上,以及媒体平台在严格约束自身的同时着力推动优秀艺术传播,那么,艺术公赏力的实现就可能不再只是遥远的梦想,而会逐步成为今天和未来的现实。真正健康的艺术界或艺术圈,诚然可以存在不同“饭圈”的各自所爱、所尚,这一点是需要承认和尊重的,但与此同时,更需要跨越各自“饭圈”利益的束缚,建构起更高程度和更具公共性的艺术公赏境界,使得不同“饭圈”的公共兴趣、共同利益或共通体验都可以找到同一个共享点,在此汇聚为共同的中国艺术心灵的建构。我所说的中国艺术心灵,是指古往今来中国文化传统所孕育成的那种天地人三才分合、我者与他者相互涵濡、淡泊宁静、虚实相涵、“内美”重于“外美”等审美表现品格,它们都可以贯通于各个艺术门类活动中,形成共通的民族艺术特征。面向未来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前中国文化艺术建设,恰恰需要探寻这种中国艺术心灵传统的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途径,及其在当代的文化艺术土壤中的强势生长、逐步壮大和健康发展。

  (本文原刊于《中国艺术报》2021年2月1日第5版)


(作者: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跨越“饭圈”利益束缚,建构艺术公赏境界/王一川

  中国文艺评论网·艺见专栏

  圈层:新差序格局、想象力和生命力(胡疆锋)

  “筑圈”与“出圈”:平台资本、圈层意识形态与青少年亚文化(马中红)

  《没有过不去的年》:尖锐而又温润的双重镜像(王一川)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