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成长的经历看中国文化艺术传播_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_论坛研修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正文

刘国瑛|从海外成长的经历看中国文化艺术传播

2023-10-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刘国瑛 收藏

编者按: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气象新作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10月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文联共同承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深举办(点击查看)。与会嘉宾围绕“中国艺术形象的世界展现”这一主题切磋交流、建言献策。为做好论坛优质成果推出和转化,现精选部分论文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刊发,以飨读者。

从海外成长的经历看中国文化艺术传播

刘国瑛 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

我从小在海外成长,接受西方的教育和文化,很多人会好奇地问我,你是如何学习中文及粤剧艺术?在海外成长的我,为何有中国文学基础,同时为何对中国戏曲有浓厚的兴趣?海外成长的我是怎样来到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的?简单而言,很多海外华人的后裔由于久居海外,已失去了中文能力,而我的父亲始终认为中文是中国人的根,因此,我的中文能力就源于两个字“传承”。

说到传承,该从我的父亲开始说起。我的父亲是已故粤剧名伶刘月峰,他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位知名小生,主要合作的名伶有麦炳荣、凤凰女及梁醒波等,父亲亦是一名编剧,其代表作是香港家喻户晓的粤剧名剧《凤阁恩仇未了情》。父亲于80年代初移民海外,晚年活跃于美国华侨曲社,从事戏曲教授。他认为,语言是中华文化艺术的根基,看到成长在海外的华人子弟,因接受西方教育,而失去了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他认为这是不适当的,作为华人应有责任保育及传承中华文化根基。因此,父亲带我到华侨曲社学习戏曲。华侨曲社位于美国西雅图,这里凝聚了一帮华人戏曲爱好者,随曲社参与各种类型的演出。父亲期望将中华文化艺术传承给我,在他的引导下,我在乐艺音乐剧社开始学习粤剧艺术。乐艺音乐剧社是西雅图华人小区的音乐团体,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本着福国利侨、宣扬国艺的宗旨,同时积极参与艺术汇演及慈善筹款活动,为西雅图的华人小区贡献良多,并推广粤剧艺术到非华人小区。所以,结合海外的成长经历,我对中华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有一定的体验和想法。

我成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西雅图,在这感受到海外唐人街已成为中华文化集中的重要基地,在唐人街可以接触多项中国文化艺术,包括书法、武术、中国音乐及戏曲等。这些华人集中及文化荟萃的地方,让中国文化、文字及语言在海外继续传播,并且透过民间团体如华侨曲社、同乡会、宗亲会等,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会凝聚中华文化的氛围。到现今,在海外各大城市依然可见中国文化及语言的足迹,例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唐人街、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Richmond)、多伦多万锦(Markham)等。

截取自作者演讲PPT

在我多年教授戏曲及从事粤剧表演艺术的生涯中,我有幸走访世界各地的中华文化基地,在此分享我在海外体会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些感受。

华侨曲社聚集了一群学习戏曲及音乐的华人,我在这个中华文化氛围浓厚及以粤语为主要语言的地方,亲眼目睹海外朋友在曲社成长,更看到他们的子女在海外学习中文的困难。但是透过中华文化艺术及影视娱乐,在海外出生的朋友也可以学习中文。在华侨小区,有朋友因为学习扬琴后加入当地的中乐团;也有一位海外出生的朋友很喜欢听香港流行曲,亦很喜欢看香港剧集及电影,便通过影视娱乐媒体学习中文。当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每月都会发行剧集录像带供当地华人租赁,非常受海外华人欢迎。通过影视艺术的软实力,提升海外华人对中文的认知及兴趣,从而保留中文能力。

我们戏曲学院也曾与海外华侨小区合作举办过交流活动。在2019年,纽约中国戏剧社特邀戏曲学院学生到纽约唐人街同台献艺,与当地学生合作演出粤剧剧目,彰显传承,也相互交流学习。到访当地,让学院学生亲身了解华人在美的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认识到粤剧为老一辈华人重要的文娱项目。同时,也让学生们到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nservatory of Music)及当地小学参与文化推广活动,让外国人认识中华文化。

截取自作者演讲PPT

从我在海外成长的经历来看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播与接受,我有三个建议。首先,我们必须增强海外中华文化艺术基地的发展,对海外不同中华文化艺术的营办机构、团队、教育人员等给予支持,并建设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中华文化组织互相交流,协力促进中华文化艺术传播。

此外,我们必须增强中华文化艺术及影视娱乐的软实力,让中华文化变得家喻户晓,变成主流文化,通过如电视广播、Netflix及微博等平台的大力推广,把我们的文化艺术、文化传统传扬出去。

最后,增强中华文化艺术的教育足迹。现今,有海外办学机构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设立学校,我们也可以在海外地区设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及大学等,将中华文化艺术带进校园,支持教育工作者、民间机构、组织等提升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从我自身在海外成长的经历中我明白到语言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基,而透过中华文化艺术,可增强海外华人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为进一步使中华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我们就必须支持海外中华文化艺术基地的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艺术、影视娱乐的软实力,以及提升中华文化艺术的教育力度,让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签发:杨晓雪

审核:袁正领

编辑:王庭戡 向浩


延伸阅读:

让中国艺术魅力播扬四海

第二届文艺创新论坛开幕!

知否知否,第二届文艺创新论坛的“3W”?

冉平|古典艺术形象的现代诠释与重塑

佟睿睿|探索中国舞剧创作的当代表达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