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在场”的言说: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刍议(梁振华 何庆平)

2021-07-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梁振华 何庆平 收藏

  内容摘要: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影视评论发生质变,在评论主体、呈现形式和风格特征上都与传统影评截然不同。新型影评可以细分为微博影评、朋友圈影评、弹幕影评、评分式影评、公众号影评、短视频影评。透析“新影评”存在的权威瓦解、资本暗推、粉丝控评、情绪泛滥等现象,背后是市场与艺术、开放与封闭、自由与失控、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反思。

  关 键 词:新媒体时代 “在场” 影视评论 新影评

  以传播媒介来划分,人类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口传媒介时代、印刷媒介时代与电子媒介时代。影视艺术是电子媒介时代的璀璨明珠,不过针对影视艺术作品的评论,在新世纪前的主要承载方式还是纸质媒体。批评家们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的影视评论文章,可对电影票房或电视收视产生重要影响。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计算机逐渐普及,影视评论的主要承载平台也从报刊杂志拓展到互联网。人们在网络社区或博客平台上发表即时性的、“在场”的影视评论与言说,渠道更加多样,流程更加简单,难度急遽降低,数量迅猛增加。但是,这些影评与传统影评在主体、形式和风格上还很相似,尚未发生质的飞跃。进入第二个十年,智能手机开始流行,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站点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观看渠道。微博、微信、抖音等相继出现,也为影视评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在场”的新样态,促使影视评论发生了由表及里的质变。

  一 、“新影评”相对传统影评的多重嬗变

  相较于纸媒时代的语言文字而言,电子时代的图像叙事是一种在场的言说。脱胎于新媒体的“新影评”,与依附于纸媒的传统影评相比,也更具一种在场性。简单来说,在场就是直接、敞开、无遮蔽地面向事物。相比传统影评与评论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疏离,“新影评”更加接近评论对象本身。由“在场”属性引发的,“新影评”相对传统影评而言发生了多重嬗变,在评论主体、呈现形式和风格特征上都呈现出明显不同。

  传统影评的评论主体往往是文化精英。在20世纪,影视作品虽然可以被普通人看见,但是普通人限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很难有足够能力在报刊杂志等纸媒上发表评论文章。同时报刊杂志的数量和版面也有限,能发表影视评论被众人看见的人,只能是少数精英。而“新影评”的评论主体则是普罗大众。新世纪以来,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大大提升,普通人也有能力对影视剧品头论足。与此同时,发表评论的渠道和平台又大大增多,任何一位观众都可拿起手机选择某个平台发表评论。

  传统影评的呈现形式较为统一,无论是发表在纸媒上还是博客上,往往只是一篇影评文章,最多辅以剧照插图。“新影评”则有丰富的呈现形式:可以是以微博、朋友圈为代表的“短句+配图”形式,可以是以豆瓣为代表的“评分+文章”形式,可以是依附于视频平台播放器本身的弹幕形式,还可以是短视频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形式意味着影评有了更加丰富而多面的批评角度,拓宽了影视评论的范畴。

豆瓣影评(来源:豆瓣网)

  传统影评的语言风格往往是庄重、严肃的,板着脸端着架子进行批评,在遣词造句上反复斟酌,在论证方式上层层深入,在逻辑架构上严谨周密。“新影评”的语言风格则呈现出跳脱、轻逸的特点,往往是信手拈来、率性而为。微博影评、朋友圈影评、弹幕影评的随意自不必说,即便是精心炮制的公众号影评或短视频影评,为迎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往往有意将语言简单化、叙述轻快化。

  二、“新影评”的承载形式与分类

  从承载平台和常见样态来划分,可将“新影评”分为微博影评、朋友圈影评、弹幕影评、评分式影评、公众号影评和短视频影评。在对“新影评”进行类型划分之后,“新影评”的“在场”更为具体和明显:微博影评、朋友圈影评可用简短的语句建构实时实地的批评,弹幕影评能与评论对象贴合共存,评分式影评将数字和短评嵌入在购票程序和平台中,公众号影评用文字和图片模拟出具有生动性的“在场”,短视频影评则将评论对象与评论内容融为一体。除了“在场”这个共同特性,每种类型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1. 承上启下的微博影评

  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微博”的意思是微缩版的博客,从命名可以看出,它源自于博客形式。但是相比于博客,微博大大降低了发布难度,增加了互动体验。特别是智能手机流行起来后,微博登陆主体也从电脑转移到智能手机。身为智能手机时代最早的公共社交平台,微博迅速成为影视评论的新载体。

  微博影评的最大特点是广场性。微博发自大众,面向大众。如果说传统影评是商场精品店,微博影评就是广场路边摊。传统影评是小型沙龙,微博影评就是大型派对。微博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发声,网站的审核只是屏蔽或删除一些违法内容,正常评论无需经过他人筛选。每个用户在主体上都是平等的,尽管某些博主具有更多粉丝和更高关注度,但是草根也有被看见的渠道和被关注的可能。微博影评还具有多样性。尽管微博文字被限制为140字,但通过把文字转换成图片的手段,便可以突破字数的限制。因此,微博影评可以有多种样态,可以发短文,也可以发长文,可以发图片,也可以发视频,还可以文字图片视频随意组合发布。微博影评的多种形式,构成了影视评论的交响合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微博影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随意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微博可以隐去个体身份,因此微博影评可以随意发表,无拘无束,直接坦率。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就可坦率表达。其后果便是容易浮于表面、深度不足、质量堪忧。同时,也容易导致资本下场、水军遍地。此外,微博逐渐取代贴吧成为各路粉丝的集结地,粉丝为偶像控评的现象,加剧了微博影评的嘈杂与失真。

微博影评(来源:新浪微博)

  2. 高效传播的朋友圈影评

  2011年1月,微信上线。这是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早期只有通讯交流功能。2012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人们可以把相册里的照片发表在朋友圈上,加上一段文字,与微信好友们分享。这一功能上线之后,受到了广泛欢迎。用户在朋友圈发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也包括发表影视评论。

  首先,朋友圈影评具有私密性。微信朋友圈可见的人数上限为5000人,绝大多数人的微信好友数量有限,只有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因此,比起微博来说,朋友圈影评的范围极小,受众固定。由于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微信好友的朋友圈,也就意味着微信影评不具有很广泛的传播度。其次,朋友圈影评在形式上呈现出单一性。与微信简洁易用的风格保持一致,朋友圈的形式也是单一而规整,长度受到限制。文字超过一定数量后,就会被系统折叠收缩,他人阅读时需额外点击打开。朋友圈的图片形式也受限制,只支持静态图片,不支持动态图片。此外,朋友圈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支持视频分享的,等到功能开通之后也有时长限制。再次,朋友圈影评还有高效性。微博好友和现实社会关联不大,但微信朋友圈却是现实亲友圈的延伸,因此朋友圈的传播效果较好,朋友圈影评对受众的影响也更直接有效。相比陌生网友,人们更加信任现实中朋友的评论。当许多朋友都谈论某部影视作品时,就会形成一种社交压力,迫使未看过的人前去观看。在近十年中,中国电影市场屡屡出现票房爆款,其中朋友圈影评的贡献不容小觑。

  3. 高频互动的弹幕影评

  弹幕是指即时留言字幕,由多条文字留言从屏幕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就像是子弹齐射,所以叫做弹幕。该功能最早在日本网站“NICONICO动画”中出现。国内“AcFun”网站最先引入弹幕,之后哔哩哔哩(bilibili)等网站迅速跟上,2014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也相继添加了弹幕功能。

  弹幕影评最显著的特点是即时性。它是观众观影感受的实时反馈。微博和朋友圈影评可能偶尔会做到实时反馈,但不能形成规模,因为观众从观影中抽离出来发表评论,就会打断观影节奏。而发送弹幕影评却可以与观看视频、观看他人发言同步进行,达到无缝衔接。弹幕影评还可以是评论主体对某个细节的感受,算作一种“文本细读”。弹幕影评的另一个特征是互动性。任何影评都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弹幕影评的互动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新影评”。这是由弹幕自身的功能性和便捷性决定的。弹幕影评可以充当“聊天室”的功用,营造出一种集体观影感。观众们在物理空间分离,但在观影体验上如同身在人群,与其他观众一块嬉笑怒骂、吐槽歌颂。此外,弹幕影评还具有嘈杂性。正是由于弹幕发送如此便捷,因此导致有效信息被大量稀释。人们可以在弹幕上发送许多跟剧情无直接关联的讨论,让真正有用的影评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即便是针对剧情的影评,也往往散乱不堪缺少逻辑链条,或许有金句,但不可能成篇章,或许有吉光片羽灵光乍现,但无法凝结成深度思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弹幕和使用弹幕的人们,很容易陷入情绪裹挟之中。

电视剧《觉醒年代》弹幕截图(来源:“CCTV电视剧”微信公号)

  4. 作为观影标杆的评分式影评

  评分式影评是指以数字评分为核心的评论方式。豆瓣是最早的影视评分网站,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评分网站。评分式影评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就已出现,但在智能手机流行之后,评分变得越发普遍。淘票票、猫眼等购票平台以及其他一些网站或APP也都相继建立了电影评分体系。评分式影评已经成为观众选择影视剧的重要参照标准。

  评分式影评最直观的一个特点是统计性。评分式影评的数字化评价,往往不是直接让观众给出数字,而是划分为五个星级,一是降低观众的评价难度,二是增加评价的容错能力。系统将观众星级评价进行统计整合,最终得出一个定量分数。从理论上说,评论数量积累得越多,代表作品的受关注度越高,评分也会相对客观。这种统计整合的特质,是其他形式的影评所不具备的。此外,评分式影评还具有含混性。从表面上看,“数字化”的影评是一种定量方式,让评价变得更加准确和清晰,但实际上反而具备了更多含混性。同一个分数的评分,代表意义可能截然不同,得分点和失分点相差甚远,数字反而模糊了评论的指向。因此评分式影评往往也附带文字,评分构成整体判断,文字作为理由和补充。评分、短评与长评构成整合联动,才能完整反映影视作品各个向度的质量。评分式影评也体现着直观性。评分式影评体现的不仅是分数,更有每个星级的评分比例。同一个分数,不同的评分构成意味着不同的含义。评分网站在贴出评分的同时,也会用柱状图展示从一星到五星的比例构成。柱状图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片的真实质量。F型是传世经典之作,大多数人给予了五星评价;P型是普通好片,多数观众给予四星评价;b型是普通烂片,大多数评价集中在二星三星:L型是实打实的烂片,一星评价占据的比例最大。还有一种C型,代表口碑两极分化,可能是只契合一部分受众的喜好,也可能是出于水军或粉丝的干预。

  5. 高度商业化的公众号影评

  微信公众号发表的影视评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涉猎性质,公众号本身并非影视定位,只是间歇性发表一些影评。第二类是专业性质,依托于现实中的杂志媒体或文化学者,相对客观、严肃、正能量,如“影视独舌”等公众号。第三类是商业性质。这一类是纯粹面向观众的公众号,采用各种方式,力求最大限度获得关注和流量。前两类影评往往带有传统影评的特征,第三类才是新媒体衍生的产物,有自身的独特风格。他们沿袭同样的文章制作模式,亦或叫作商业生产模式。

  公众号影评的一大要点是抓眼球。其标题常常具有情绪化、片面化、悬念化等特点,甚至加入一些耸人听闻的词语,并配上一张带有诱惑性的封面图,用一切手段吸引读者点击观看。其影评的文字风格轻松俏皮、诙谐幽默,每几句话就成段的排布,适合手机屏幕阅读。这类影评内容还用丰富的图片元素进行辅助,不仅有传统影评使用的静态剧照,也有新潮的连续截图、表情包、动图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的样式,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公众号影评的另一个要素是追热点。热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新近上映或者播出、人们都在观看和讨论的作品。另一种是某部影视剧曾经涉及的、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前一种热点的选择面比较窄,能构成谈论焦点的作品数量有限,无法支撑起每日一次的推送频率。后一种热点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且每个热点话题都可能有好几部影视剧涉及过,选择一部进行深挖即可。公众号将当下热点和经典影片勾连起来,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公众号影评还有一个特点是“有限互动”。与不受限制的微博评论或弹幕评论不同,读者对公众号文章进行评论后必须经过后台筛选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公众号可以自由挑选评论,或放出支持己方的评论,作为佐证或补充;或晒出明显错误甚至恶劣的评论,让读者一同讨伐之;或在另一些开放性话题上,同时放出两种对立观点,形成探讨和反思的氛围。有时,影评文章自身内容缺乏亮点,但某条评论却成了人们关注和转发的理由。

  6. 粗粝生长的短视频影评

  随着短视频平台兴起,短视频创作如火如荼,视频形式的影视评论也大量出现,在形式、题材、风格上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它激发了评论者的创造力,拓展了影评类型的边界,增强了影评的表现力,丰富了人们的赏析类型。百花齐放、风格各异的短视频账号,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有的短视频影评将平淡的原作进行荒诞不经的解读,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隐喻和趣味,别具一格。有的短视频影评对晦涩难懂的影片进行详细剖析,梳理出逻辑自洽、令人信服的剧情分析,猜测出主创隐藏的意图。有的短视频影评对某种类型或某个阶段的影视剧进行盘点概括,甚至给“烂片”颁发趣味奖项并配上犀利评点,令人捧腹。

  短视频影评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优势,就是沉浸感。它们截取影视剧的部分片段,与评论者的旁白解读相结合,画面和声音同步呈现到观众面前。视频的形式能够承载大量内容,其信息密度和生动程度远远不是其他类型影评能够相比的。而且,剪辑的片段往往是影视剧中最精彩的部分,平时不经常看影评的普通观众也会被吸引。短视频影评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解说。对作品的剧情进行解说,迅速把影视剧的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讲出来,难度不是很大。而要进行深度的评论则需要评论者有更加深厚的学识和素养。还有一些短视频创作者,干脆借评论之名进行二次剪辑,直接剪辑成为影视剧的“缩水版”。短视频影评涉及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版权问题。因为对影视剧画面的剪辑使用,涉及版权问题,而当下的短视频创作,只有极小部分获得了授权。视频账号积累粉丝速度很快,粉丝意味着流量,流量带来收入。因此,视频类影评不再是一种文化批评行为,也成为一种商业获利行为。短视频对影视剧的“不告而剪”,由此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在法律层面来说自然构成侵权。而那些对影视剧进行二度剪辑推出的“缩水版”视频,导致许多观众不再去看原视频,减少了原视频的收视率和点击量,直接损害了制片方和平台方的利益。2021年4月,多家影视公司和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和账号经营者取得合法授权,并表示将对违法者集中提起侵权诉讼。之后,国家电影局官网发文,明确表示要加强电影版权保护,依法打击短视频侵权盗版行为。短视频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创作规范尚未建立。如何界定短视频的侵权边界,怎样区分再度创作还是二度剪辑,国内乃至国外都还没有形成共识。行业内的抵制和呼吁,固然能引发一些关注,但更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三、“新影评”:发生机制与文化征候

  1. “新影评”消解了文化精英的权威

  美国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在其论著中提出了权威在不同媒介时代的变化过程。口语传播时代,老者和长辈是权威,人们向长辈请教问题,从老年人那里接受知识。文字传播时代,知识记录在书本中,老年人的地位被知识分子取代,学者和专家成为了新的权威。电子媒介时代,人们有了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依赖和迷信过去的权威。

  影视评论也经历了类似过程。纸质传播时代的影评,主体为文化精英,模式为学院派的严肃的在上的模式。精英们进行影视评论时,往往以权威的身份自居,抱着引导普通人观影甚至指导从业者创作的傲慢态度,居高临下对影视作品进行点评和赏析,内容往往偏于学术化、理想化、纯艺术化。而进入电子媒介时代后,观众不再依赖于权威的评价和解读,而只是将之作为一个面向的参考。

  “新影评”一扫陈腐气息,以其主体的广泛性、渠道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性和内容的趣味性,打破过往学院派的评论模式,消解了文化精英的权威姿态,建构了更加博大和自由的评论体系。以往那些沉默的声音,有了稳定而自主的评论权利和发声渠道,草根人士可以直接与大众对话,也可以直接面向创作者说话,不再有传统影评中间筛选过滤的环节。“新影评”拒绝晦涩难懂的学术黑话,内容更加原生态、接地气。

  2. 资本对“新影评”的助推与掣肘

  与文学创作的单打独斗不同,影视作品是多个部门协力合作产出的成果,投资一般都比较大。资本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会想方设法参与到评论之中。过去的时代,资本发力的方式可能是让影评人写文章夸赞,误导视听。不过,这种方式容易被人发现,造成影评人名利双失的后果。

  新媒体时代,资本对影评的掌控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和隐蔽。资本可以控制或者影响平台,进行评论的删减或者修改;也可以通过收买意见领袖,在众人不知不觉之间引领舆论走向。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看似是正常观众的自由发声,其实是被提前筛选过的影评。

  资本还有一个掌控影评的方式:雇佣网络水军。网络水军,就是与资本进行合作,假装普通观众在网上发布特定信息的网络账号。网络水军搅乱评论生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夸赞合作资本力推的作品,另一种是抹黑竞争对手的同期作品。水军批量出动操纵评分的现象较为常见。随着水军越来越多,人们有了一定的警惕性和分辨力,平台方也会进行筛选和限制,如豆瓣就试图通过算法程序来排除掉部分水军评分。

  3. 粉丝文化与“新影评”产生共振

  由于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粉丝文化的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张。粉丝为了应援偶像,有规模、有组织地发表相应评论,尤其是在微博影评、弹幕影评和评分式影评中,因为这几种方式参与门槛低,受众也广泛。

  为了助力偶像的发展,粉丝喜欢对偶像参演的作品进行评论把控,简称“控评”。对于偶像的作品,坚定不移地吹捧;对于同期竞争对手,不遗余力地打压。一切以偶像为中心,什么内容对偶像有利就评什么,至于作品本身的故事和人物,则不会客观评价,而是会戴着一层厚厚的“粉丝滤镜”。粉丝的控评策略,也因作品质量而定。若是作品本身质量上乘,且偶像演员表现不错,粉丝会理直气壮为偶像摇旗呐喊,大热度高频率地进行宣传,助推作品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如果作品质量一般,粉丝会单独鼓吹偶像演技,强调偶像个人的演技进步。若是作品口碑已然崩坏、无可挽回,粉丝会力图将偶像与作品进行分割,将抨击火力集中到其他演员或者导演编剧身上。

  除了偶像粉丝,还有一种粉丝叫原著粉丝。随着近年来出现的IP热潮,大量网络原创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原著粉丝对改编后的影视作品高度关注,积极踊跃在各平台发声。原著粉丝对影视剧的改编有一个核心判断标准:是否符合原著。如果作品在主要人物和情节结构上与原著吻合,粉丝们就会大加赞赏。如果作品改编幅度较大,即便有出彩之处,也会遭到原著粉丝的猛烈批评。

  4. 情绪泛滥伤害“新影评”生态

  “新影评”的一个特点是情绪浓度很高。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影评在情绪浓度上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真切的、鲜活的、热辣的观影体验。但是,当情绪过度泛滥,则会沦为一种无理发泄,给影视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新影评的评论主体是普罗大众,群体的跟风盲从在新影评中也表现得很突出。众人都在批评谩骂时出现赞扬的声音,就会被人们打压说是“水军”。众人都在称赞叫好时有人提出批评,就会被讥讽为“黑子”。即便是理性辩证的评论,既谈优点也谈缺点,也会被大众选择性忽略。陷入情绪的评论主体,容易禁锢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失去细致分辨的能力,有时罔顾事实,以讹传讹。

  情绪化的影评,在涉及到流量明星时经常出现。由于一些激进粉丝对偶像的力捧,引发许多人对流量明星的反感。只要是流量明星担当主演的作品,就容易被扣上品质差的帽子。这些人站在道德高地,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流量明星及其参演的影视作品。除非流量明星演技爆发,奉献出无可辩驳的精彩表现,人们才会不情不愿地抛开有色眼镜。

  情绪的泛滥常常缘于某个群体或某种观念。尤其是在涉及种族问题、民族国家问题或者地域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许多情绪化的言论。又如高举女权主义的群体,十分看重影视剧中对性别观念的表达。与以往传统影评中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进行学术探讨的批评方式不同,女权群体的影评常常会无视时代的局限性和故事的假定性,从狭隘的单一的角度进行批评和抨击。他们在某些情况下表达了合理的诉求,另一些情况下则不免伤及无辜或矫枉过正,破坏新影评的生态。

  四、“新影评”:反思与瞻望

  1. 艺术与市场的动态平衡

  文艺作品需要平衡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评论也是。因为“新影评”被人们赋予了更多商业价值和利益考量,一方面,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影评对票房或收视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影视从业者越来越看重影视剧的口碑。因此,资本为了市场竞争不惜花费巨额代价投入“新影评”,试图控制评论引导口碑。另一方面,以公众号影评和短视频影评为代表的“新影评”,自身就有吸引粉丝、聚集流量的能力,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时代红利,加入影视评论创作的行列之中,并为此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智慧,带动影视评论的发展。但是,急功近利也会降低艺术品质,影评若一味地被商业利益遮蔽,将会变得肤浅化、批量化,受众也会慢慢流失,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经济效益。唯有掌握好艺术和市场的平衡,“新影评”才能蓬勃发展。

  2. 警惕开放导致的“信息茧房”

  除了朋友圈影评相对私密之外,其他类型的“新影评”都是开放的、公众的。然而,开放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让人淹没在庞杂的信息中。“新影评”的数量和规模远超传统影评,要想获得有用信息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也远超传统影评。各大平台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不约而同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消息的分析、挖掘、处理和推送。因此,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影评内容不再有一致性,而是一个一个的私人订制。私人订制的方式一方面给人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则使内容陷入同质化。人工智能会根据以往的操作习惯和兴趣偏好,继续推送相似内容。长此以往,人们就会被困在同类信息之中,形成一种“信息茧房”。因此人们必须警醒:开放也可能导致封闭。

  3. 避免过度自由引发嘈杂与失控

  不论是从主体上还是从受众上来说,“新影评”有着前所未有的自由。平台虽然也会给予限制和审查,但只针对部分涉嫌违法的内容,其他并不会干涉。人们可以赞扬,可以批评;可以深入,可以浅显;可以文采斐然,可以粗糙直白;可以幽默风趣,可以干瘪无聊;可以逻辑紧凑;可以自相矛盾。所有人都有评论的权利,都有表达的渠道,都有被看见的可能。然而,这种自由带来了嘈杂,也带来了失控。资本无孔不入,粉丝肆无忌惮,情绪泛滥成灾,侵权司空见惯。因此“新影评”的平均质量,比之传统影评可谓下跌不少。过度的管制遏制活力,过度的自由导致失控。相关部门应尽早建立规范,提供轨道,使“新影评”获得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

  4. 感性狂欢之后的理性回归

  由于虚拟身份的使用、监督机制的滞后、行业规范的缺失,“新影评”使大众能够畅所欲言,随之而来的却是理性的阙如和感性的狂欢。其中微博影评和弹幕影评是“重灾区”,充斥着感性话语的狂欢。资本借机用各种手段带节奏,粉丝更是感性的火药桶。除却那些一眼就可以识别出的感性影评,还有一些难以辨别但蛊惑力很强的感性影评,它们打着“三观”的旗号,挥舞着道德的大棒,对影视作品和人物进行机械的评价和抨击。不过,感性过度也会遭到遏制。如在评分式影评当中,若有部分群体任性评分,另一部分群体可能会做反向评分,使得总体评分回归正常。感性过度之后,人们开始回归理性。我们要对资本有更多的警惕,对粉丝的不理智行为有所抵制,共同维护“新影评”生态的平衡。

  新事物在诞生的初期,总会经历一些阵痛。不可否认,在最近十年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新影评”会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弊病。但是,“新影评”也在蓬勃发展和成长升级,其类型会越来越丰富,质量也会越来越高,规范也将逐步确立,必将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构与文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场”的“新影评”,在螺旋之中曲折前行,未来可期。

 

  作者:梁振华 何庆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总第69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在场”的言说: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刍议(“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目录

  新媒体文艺批评之特质与渊源——以“贴吧批评”为例(刘巍  王玮)

  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顾春芳)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