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自然灾害的增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有目共睹,世界范围内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度急遽上升。中国长期以来在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陆续产生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路径。生态文明理念给予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绿色属性”,亦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需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始终遵循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和环保组织的推动,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加持,更需要每一个普通民众的参与和身体力行,大众的行动、每个个体的自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才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生态环保意识作为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是“公民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和理性自觉”①,那么民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树立和深化就尤为重要。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在当下媒介化程度日甚、视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影视作品对培育树立和强化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发挥其环保宣传和教育功能,促使生态环保理念和意识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因而借助于视听手段去策划、传递并放大与生态
环保议题相关的声音,让其抵达尽可能多的受众,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传播实践之一,也是构建民众对环保信息的接受与认知,揭示人与自然生态之间内在关系的实用主义驱动模式。通过影视艺术来进行生态环保理念的艺术化传播和媒介动员,应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影视艺术创作者的共识。
《可可西里》剧照
一、以生态文明观拒斥对消费主义文化的过度渲染
中国传统哲学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顺应自然规律、珍惜资源取之以时用之有度,以及万物平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它们体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的“天人合一”、孟子的“仁民爱物”,宋明时期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颢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家的传世言论中,也融汇在“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流传于民间的格言警句中。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同样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而且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反对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倡导适度消费模式。工业文明时期在“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生态观的统辖下,人类所采取的是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这背离了中国古老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盛行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已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困扰和威胁,历史的车轮已不可阻挡地驶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倡导和遵循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解决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不二法门。在国际环境传播领域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学者罗伯特·考克斯于《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一书中指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以及针对环境的行为不仅仅依
赖科学,更依赖公共讨论、媒介、互联网,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②。作为能感染人、影响人的影视艺术作品应以生态文明观为价值导向,减少对消费主义所主张的“炫耀性消费”的展示,不再于无形中助长脱离现实和奢侈享乐、过度浪费之风,而是致力于对适度消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宣扬和呼唤,用影视艺术的形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应对生态危机已然严重的生存语境,才能有助于恢复和重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虚实结合以多种形态的视听形式进行艺术呈现
影视艺术把视觉和听觉元素利用声画蒙太奇进行有机组合,给予观者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和形象生动的多感观体验。对于生态理念的呈现有虚构类的电影和电视剧,也有除新闻报道外非虚构类的纪录片和电视栏目。创作者们出于对严峻的现实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忧虑,用视听艺术形态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通过影视的生态审美揭示各种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对解决之道的探寻,以呼唤和建构起更多人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与生态理想,如电影《可可西里》在粗粝、冷峻的质感影像表层下,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人与动物的关系等具有哲学价值的主题。曾经引起广泛热议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反腐剧的外壳下亦包含反映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片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达康书记在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中,他突破重重阻力坚决不要有污染的落后GDP,而是坚持追求绿色发展理念的现代GDP。另一部现实主义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被认为是把“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高度统一”③起来的佳作,
《最美的青春》剧照
它跳脱出主旋律影视作品易有的脸谱化的英模或恶人形象,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将他们放置于鲜活真实的情节和场景中,通过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来展现塞罕坝精神,讲述一代年轻人克服艰难险阻把荒漠变林海的故事。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塞罕坝精神的要旨,也是当下应该大力弘扬的。
从本质上来说,脱贫攻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农村大地的延伸,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包含乡村生活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农村居民精神和思想层面的现代化,树立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理念的展现与传递也成为脱贫攻坚影视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电视剧《花繁叶茂》《一个都不能少》等都把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开发和产业升级、生态移民等体现生态理念的元素融入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中,讲述古老的村庄从贫困落后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艰辛蜕变。
同样是脱贫攻贫攻坚题材,纪录片《出山记》也涉及到生态移民的问题,它以旁观式的白描手法呈现了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农民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纠葛。生态移民一方面可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能使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于非虚构的作品来说,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创造性处理的纪录片是传播生态理念的重要载体,《平衡》《水问》《红线》等纪录片都是创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所摄制的环保题材纪录片。他们深入到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第一现场,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令人震惊的瞬间,从而使这些具有强烈历史感和现场感的纪录片成为“人类生存之镜”,发挥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所说的大众媒介应具有的环境监测功能。电视媒体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生态环保主题的栏目,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其中,如山东卫视推出的《美丽中国》栏目把“你的选择就是地球的模样”作为宣传语,每期选择三位已经在不同领域身体力行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绿色发声人,通过他们对自己环保实践的讲述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之由大学生组成的青春观察团和三位重量级嘉宾组成的专家团参与互动辩论,辅之以外景实拍进行电视化和时代性呈现,目的是唤起和强化观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湖南卫视《致我们共同的地球》栏目展现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奔赴菲律宾清理海底垃圾拯救被污染的海洋、前往新疆天山守护雪豹等致力于生态治理与保护、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事迹。一些综艺类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向往的生活》等,也在节目中增设了关于垃圾如何分类、低碳生活等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
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当下,不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尽管表达模式和形态不同,但只要生态环保的价值取向相同,所有的影视形态都可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扩散,接触更广泛的潜在受众,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影响力。而且在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不论是专业影视工作者,还是能以视频进行自由书写和自媒体传播的普通民众,都可以利用短视频这种短小精悍的视听文本进行生态环保理念的传达。如国际性非营利环保组织推出的12集系列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说话》,其中文版邀请蒋雯丽、姜文、葛优、周迅等演员配音,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大自然中的森林、山、海洋、珊瑚等代言,讲述这些自然元素与人类的关系,反复重申“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这一主旨。
《大自然在说话》海报
三、通过危机叙事警醒民众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后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图景中的风险是现代化、现代性本身的结果。危机来自风险,危机往往由潜在的风险变为初露端倪、或已成为显在的带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现实境遇。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蝴蝶效应愈益明显,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水资源紧缺等生态危机及金融危机、恐怖袭击、瘟疫暴发在内的各类危机更使全人类联结成为命运共同体。
负面性、令人忧虑不安是当下诸多危机的共同特征,影视作品以某一生态危机为叙事对象,可唤起观众对自身生存其间的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从而引发反思和警醒。“危机叙事既是围绕危机起因所讲述的故事,又是描绘人物在危机中表现的叙事,同时还是希冀对化解危机有所帮助的叙事”④,危机叙事在为观众带来震撼且真实的视听体验的同时,也拷问和探寻着人性危机。因为生态危机追根溯源实质上是人性危机,它产生于人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因人性欲望的膨胀而对自然和物质过度掠夺与占有,这种人与自然关系主客二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生态危机趋于严峻。
虚构和非虚构性的影视作品都可以利用危机叙事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构的展开。央视推出的八集纪录片《水问》聚焦中国严峻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第1集即从水危机谈起,披露了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江河湖泊污染调查数据,后续几集则分别关注了饮用水、水生态及水的利用、分配、治理、节水和文明。播出后观众在网上留下了“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看得胆战心惊!”“水污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水污染的茫然和无知!”等相关评论。危机叙事使观众通过网络进行了观后的即时情绪宣泄和节目收视反馈,表达因这部片子所受到的心灵震撼,节约用水和爱护水源的意识得以产生或强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指出中国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凡越过“生态红线”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终身追究责任。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关注国内生态安全的八集纪录片《红线》在央视播出,在重点对中国的水、雾霾、碳排放、耕地、湿地、森林诸方面进行生态危机的全方位呈现和生态预警的同时,也观照了中国为走出生态困境所做出的努力,以“问题—解决”模式展示了应对相关危机的手段,倡导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虚构类影视作品中,生态灾难片作为一种亚类型更善于运用危机叙事营造影像奇观,这类作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他们过去没有见过的对象或事件,使之变得十分生动,能成为群众经验的一部分”⑤,依托丰富的想象力讲述扣人心弦的生态危机,其中较为极端的毁灭性灾难更为吸引观众,是人类忧患意识的直观表现。
现代社会个体关于环境生态危机的知识很少来自直接经验,大多需借助于各类媒介。在媒介的环境传播中,有学者指出“一方面,潜在的环境风险必须以非常醒目的媒介符号和形象词汇加以修饰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媒体只有参与环境风险论述的竞逐才能确保环境问题建构的合法性和连续性”⑥,而媒介的放大效应和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多关注,更有助于呼吁和带动民众行动起来参与到实际的改变和保护行动中去。中国的影视创作应以生态文明观为圭臬,用形态各异、风格各具的影视作品来反思现代性,并善于利用危机叙事手段进行生态叙事以烛照社会,引导人们摒弃旧有的、工业文明时期落后的生态观,培育和强化民众的环保意识,方能有利于促进环保行动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本文系20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体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ZDA00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人民论坛》,2015年第9期,第130页。
②[美]罗伯特·考克斯,纪莉译:《假如自然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③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最美的青春》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自《〈最美的青春〉专家研讨会:主旋律题材的高峰之作》,http://www.sohu.com/a/249473785_351788,2018年8月22日。
④黄鸣奋:危机叙事:中国电影学派的一种科幻理论探索,《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6期,第66页。
⑤[ 美] 斯坦利·梭罗门著,齐宇、齐宙译:《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258页。
⑥郭小平:环境传播中的风险修辞:“委婉语”的批判性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5期,第31页。
(本文原刊于《当代电视》2020年第12期)
(作者:牛光夏,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