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当代人类审美艺术的价值定位及未来可能

2023-01-03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庞井君 收藏

当今时代,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剧烈转型,人的存在和命运日益受到严峻挑战,同时也开显出无限的可能性。各种复杂现象,甚至一些矛盾和冲突纷至沓来、纵横交错。对审美艺术来说,旧的理论框架和思维范式不断受到冲击,回应乏力。回到事物的本体、本质和本源成了我们解释和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根本选择。我们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目光、更新的坐标系来重新审视和定位人类的审美艺术价值。

从哲学角度看,人是物质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复合体。其中,精神存在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物质存在和社会存在。人和自然万物一样都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但人与动物不同,不但能意识到这种有限性,而且不满足于这种有限性,于是追求终极、永恒、绝对、总体便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根本价值向度。在我看来,人类复杂神秘的精神结构主要由日常感知、科学认知、审美感受和精神信仰四个板块构成。日常感知是人类精神体系的根基和土壤,具有源初性、丰富性、鲜活性、经验性和共识性,是紧紧依赖人的感官和日常交往而展开的精神活动,是停留于有限范围的源初性精神活动。科学认知是人类文明演化和精神发育的重要成果,是依赖理性分析、实验观测、逻辑思维、理论建构而展开的精神活动,具有对象性、抽象性、逻辑性、反思性和可证性,是不断突破既定的有限性而抵达新的有限性的精神活动,科学使人类精神王国的疆域和知识容量不断拓展。科学认知是对现实的超越。历史上每一次科学的发展,都是对人类未知领域的开垦,都伴随着对自然和现实世界的改造,人类原有生存方式和认知状态不断被超越。精神信仰主要源于人对自身命运的审视和对外部世界无限性的渴望与希冀,是撇开了有限性存在直达世界本体、总体、终极和永恒的特定精神活动方式。精神信仰是对自我的超越。面对茫茫宇宙、无边荒野,人类意识到自己只是其中一粒简单、渺小、卑微的尘埃,一丝与世界勾连缠绕在一起的弦波。人渴望解决肉体的有限存在、追求生命意义的无限延展,而信仰成了人与广大、永恒、神秘、无限的存在融通的精神路径。

(图片选自电影《流浪地球》)

审美感受不但是人类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它区别于感官方式、理性方式和信仰方式,通过有限把握无限,具有鲜明的精神品性和不可或缺的生命价值。艺术是人类审美感受性的制作、呈现和传达。它源于人的精神系统,既保留了人类原始的审美本性,又在新的意象刺激下不断生成新的感受系统。这种感受性不仅仅停留在初级的、直接的、现实的感官层面,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超越性的精神境界。艺术的本质就是这种超越性的感受性。人通过艺术从日常经验中解放出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审美感受性的方式实现人类生命的精神超越,让人从现实的条件、存在、庸常、物化、机械等限制中解放出来、飞升出来,奔向自由自然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体悟自然的生存秩序、开显出宇宙的生命法则,浮现出人性的本质本真。

与日常感知相比,审美感受同样依赖于感官活动,但它绝不停留于感官表层,而是深入到人类精神深处和世界存在的远方,凭借生动的感官和具体的形象去体悟、感受世界的深远、广大、神秘和美妙。与科学认知相比,它同样是人类生命土壤上开出的美丽的精神花朵,但它以非理性、非逻辑、非抽象、非计算的方式把握世界,具有感受性、直观性、超越性、非对象性。与精神信仰相比,它同样是指向超越、永恒和无限的精神方式,同样具有一定的神秘性、神圣性和神奇性,但它不能离开生动的感官和鲜活的形象,不能撇开人类生命活动的有限性视域。感官和形象是人类审美感受抵达世界本体的桥梁和纽带。审美感受处于人类精神这样一个浑融、叠加、交互的复杂结构之中,既不能将自身淹没或化约于其他组成部分之中,也不能取代日常感知、科学认知和精神信仰。只有与它们平衡发展、和谐共处、和而不同,才是人类审美感受体系健康发展之路。

从历史看,不同民族、不同的文明形态基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对人类精神成长有着不同的作用和贡献。大体上说,自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开始,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侧重发育了人类精神结构中的科学认知体系,印度文明则侧重发育了精神信仰体系,而中华文明则深入开掘和发育了人类的审美感受体系。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交叉点。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文学的海洋、艺术的王国、诗歌的天堂,其日常感知、科学认知、精神信仰也深深地受到了审美感受体系的浸染和塑造,整个民族精神和文明样态极具审美特性。在这方面,中华文明的价值举世瞩目、独树一帜,面向未来人类精神体系和文明形态的重建,我们独具优势,若深入开掘并加以时代性的提炼、升华和转换,必定会对人类未来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面向未来,必须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对人类精神结构尤其是审美艺术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人类审美艺术的影响是总体性的、本体性的和革命性的。现代科技造就了一套全新的工具系统、技术系统和操控系统,正以惊人的速度从物理、生理、心理各个层面深入到主体内部,解构主体乃至重构主体,造成了价值主体自身的危机。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挑战我们固有的思维和认知。随着脑机接口、纳米技术、信息技术、高级算法、基因编辑等技术的迭代升级,随着通用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涌现,今天人类在技术操作和工艺制作层面的“艺术形式”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现阶段我们尚可审慎地宣称艺术的本体价值和本质特性未发生根本的改变,人类内在的、体验式的、独特的生命感受系统虽会受到技术的冲击和挤压,但还不大可能被机器所替代。但未来超越今天的人类的智能形态不一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人工智能,而可能会出现能够“真正地思考”的强人工智能。若把传统的艺术价值放在强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价值主体被颠覆和瓦解的视域中去定位,就明显具有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工智能都是人类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全新情况,也是现时代审美艺术所要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一切旧的框架和答案或许都需要被推倒重来。有时候,我们总想把绝对不变的、超时空的人性价值和主体构成作为思考的牢不可破的起点,这一点是错误的。唯有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把所有的因素都包括进来,把所有的意见都包容进来,把所有的可能都考虑进来,平等地交流讨论下去,交给时间、实践和未来人类去选择和判断,才是唯一的路径。我们相信,后来人会有既是人类的又是个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未来的、既是自由的又是自然的智慧和答案。

“元宇宙”实质是用一种新的概念标示早已产生的“虚拟世界”。上个世纪英国思想家波普尔曾经提出了产生广泛影响的“世界3”理论。现在看来,随着现代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视听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材料技术等的不断演进,人类生存的世界极有可能在波普尔所说的“世界1”(即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客观世界)、“世界2”(主观知识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即人类精神产物的文化符号世界)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世界4”,即由电子信息所塑造和呈现的“虚拟世界”。以元宇宙为标志的“世界4”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个新时空,充盈着无限的魅力、丰富的想象和价值可能。可以说,“世界1”给人类审美感受提供了现实基础。“世界2”孕育了审美感受的主体系统。“世界3”使人类审美感受的外化、呈现、制作、传播成了社会的现实。“世界4”将使人类审美艺术获得新的无限广阔空间。四个世界交融叠加、汇集激荡、生生不息,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出前所未有的审美艺术形态和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这是一场深刻的精神革命,我们正处在这场革命的前夜。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都将出乎意料之外。


(作者:庞井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庞井君

为新兴艺术形态成长打开空间(庞井君)

聚焦创新,办好“西湖论坛”(庞井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