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文艺批评的个性化与公共性

2024-04-11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白琼 杨杰 收藏

数媒时代文艺媒介化转型,使得文艺创作、文艺传播和文艺接受(批评)诸环节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前融媒时代”文艺的新特点和新格局。文艺批评话语也在不断更新批评观念、拓展思维视域、创新研究方式,以应对数媒时代文艺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下文艺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文艺批评话语生态空间也呈现出众声喧哗局面,看似“一片繁荣景象”,其背后在不少时候却是批评话语的疲惫乏力与话语空间的嘈杂无序。

于是,作为文艺批评话语空间的“文艺生态”,应该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特征就成为近年来文艺批评界争鸣的焦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在“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数媒时代,文艺评论话语的个性化、私人化是无法抗拒的历史趋势,因此,这才是文艺批评公共空间生态的基本特征,我们姑且以“个性派”指代。也有学者主张,文艺批评话语的空间既然是一个“文艺生态”,那么,共生于同一生态的“寄居者”就需要追求“生态的健康平衡与和谐发展”——这是理想状态,因此,“公共性”就成为文艺批评话语空间构建的基本特征,我们称持此主张者为“公共派”。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曾锋

文艺批评生态的私人化特征

数媒时代,文艺的媒介化嬗变态势必然推动文艺批评的转型和批评新生态出现,其中,批评主体的多样化、性情的差异化就是鲜明特征之一,这是“个性派”理论主张的逻辑基础。

文艺批评主体的多样化是指文艺批评主体由以往具有学院化、精英化、专业化、学术化等特征的、相对单一的批评队伍转型、扩容为由专业化评论家、自由评论者、传统媒体人与网络媒体人、自媒体人,乃至普通网民“线上+线下”交织构成的评论群体(参见杨杰《融媒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阐释与公共空间构建》)。这些评论主体在文艺观、审美观以及媒介素养、情趣爱好、审美心理等方面有差异性,形成不同的文艺批评“圈层”(即媒介术语所说的“部落化”)。网络文艺活动中的批评主体身份处于不断“华丽转身”的过程中,这又加剧了文艺批评主体构成和呈现的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批评话语的个性化、私人化特征日趋凸显。

文艺批评主体的“圈层化”是指互联网技术在持续将文艺“网民”区域化、板块化和封闭化。这里的“区域化”特指互联网算法依据网民的社会阶层、消费能力、爱好兴趣、网游习惯以及艺术偏好、评论方式等将相似度大、近似度高的群体予以网格化切割,就像部落一般组成相对紧密的族群——不再简单的是物理空间的划分,更偏向于主体心理空间的圈层聚集。“板块化”是指由较稳固的心理取向形成的“区域化”圈层逐渐转向凝固化,譬如“粉丝”越来越固化为“铁杆粉丝”,由此缔结更为牢固的“粉丝”圈层。“封闭化”是指圈层与圈层之间泾渭分明、壁垒清晰,彼此不越雷池半步,各自圈层内部成员基于心理趋同性的结合日趋紧密而对圈层外的“绝缘性”日益强化,遑论圈层间友好交流。

文艺批评主体身份的“转身”是指,网络文艺活动各环节中的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批评者)等参与者的“身份”可能处于游离“换位”的动态之中,就像川剧的“变脸”:传播者、评论者(欣赏者)面对创作者的作品时有感而发的评论文本,对于其他“同戏共在”的欣赏者而言,又成为与创作者原初作品共在的欣赏对象,甚至或许超越原作品而更具欣赏、评价价值,进而引发新的评论。这时的传播者、评论者身份就化作评论文本的创作者身份,而原创作者或许就转变为“跟帖评论者”身份,参与到对评论文本的“再评论”环节。如此叠加层累,文艺批评主体身份持续“位移”“转换”,其批评话语阐释的高度私人化、个性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艺批评生态的“公约化”特征

针对“个性派”的观点,“公共派”学者认为,既然是“文艺生态”,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共在生存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属性理所当然应该是“公共性”,个性化、私人化的评论妨碍甚至解构了“公共性”。

该派持论者认为,文艺批评生态是文艺生态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批评生态是批评话语阐释构成的空间,是批评的“文艺生态”,既是一个时代文艺整体风貌的体现,也是探析社会文化风尚的风标。因此,文艺批评生态作为文艺生态的子生态,不仅能够影响文艺生态,还具有“生态圈”的“消毒、杀菌”作用。良好的文艺批评生态有助于提升文艺生态圈内参与者的审美素养,对于促进文艺批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然而,当下“饭圈文化”“粉丝批评”助长了过度私人化、个性化文艺批评话语,这些喧嚣嘈杂的话语往往充满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区域化、板块化的“饭圈”“粉圈”又党同伐异:因同质化与共利性而对圈内高度趋同化和封闭化。相反,因异质化而对圈外日趋排他化,拒斥不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最终导致作茧自缚而阻断对话交流通道,这些“割裂”“撕裂”直接导致批评生态和谐的“破碎”。这不仅使“生态圈”分裂,也使文艺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降低,严重妨碍了文艺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导致文艺批评生态圈内不良风气的蔓延。

由此可见,文艺批评生态是一个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理应以“公共性”为基本规定,“公共派”学者坚信,若是任由文艺批评话语的私人化、个性化无度张扬乃至恶性膨胀,极有可能导致文艺批评生态遭到破坏,这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宗旨渐行渐远,甚至南辕北辙。因此,良好的文艺批评生态必然以“公共性”为基本特征。

“山清水秀”的文艺批评生态

数字产业文化驱动下的自媒体、流媒体的迅猛勃兴以及科技赋能艺术,开启媒介化文艺发展的新篇章。数字技术搭建的虚拟世界与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不断走向深度融合,营造了审美风格多样化、呈现样式丰富化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新样态和新生态,文艺批评相应发生转向和转型就成为必然。

我们所倡导的“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也是文艺批评话语生态空间构建的目标,是“个性派”与“公共派”观点的辩证统一。客观地说,“个性派”与“公共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性一面,都在一定角度和逻辑层面上揭示了文艺批评生态空间的特点,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个性派”正确揭示了数媒时代文艺批评由众多个性化话语组成这一多样化特征,但忽视了文艺批评生态空间难以脱离规则性制约的事实。“公共派”则看到了文艺批评生态空间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是“公共性”,因为公共性是维系批评生态和谐的保障。

“山清水秀”的文艺批评话语生态是个性化、多样性相统一的公共空间,其基本特征是公共理性规则。首先,批评话语生态私人化的“公共话题”问题。我们鼓励倡导有独到见解、极富个性化特征的文艺批评话语,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调的文艺评论。同时,我们也呼唤“公共话题”下的探讨,而绝不是自说自话、各说各话的“自言自语”,因为如此割裂状态下无从谈及公共话语空间的“公共话题”。

其次,文艺批评话语生态的“私人化—公共性”特征问题。文艺批评虽是私人化行为,可是,一旦进入批评话语生态空间就属于“公共性”存在。这时的私人化与个性化就变为“公共性的私人化”和“公共性的个性化”,而“公共性”则是经由众多私人化话语汇聚而成的“最大公约数”的公共性,因此,那些一味追求私人化的批评话语将无法进入公共空间。

最后,文艺批评话语的公共理性规则问题。批评话语是对主体自身个体理解的阐释,呈现为私人化特征,但理解对象的规定性、理解方法与批评原则却是客观的,都必须遵循理性规则。这就为主观化、个性化的批评阐释注入了客观化的理性约束和规则制约。

综上所述,数媒时代文艺批评话语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是个性与共性、个体与群体、私人与公共等范畴构成的诸多关系彼此交互和影响的结果,依赖于理性规则的确立与规范。“山清水秀”的文艺批评生态有助于提升文艺批评话语有效性。新时代文艺期待风清气正的文艺批评生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媒介生产力变革中的艺术人民性创新发展研究”(23BA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白琼,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延伸阅读:

新时代文艺批评的根本遵循(赵炎秋)

“审美降级”论:数媒时代文艺评论的困境与重构

漫谈文艺评论的思辨与诗性(陈冬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