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雅明曾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中使用的讽喻概念,经过诸多学者的阐释后,在后现代艺术批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和发挥。彼得•比格尔在1974年的《前卫理论》中,开始把讽喻概念用来解释前卫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接下来的十年,讽喻成为后现代艺术批评的关键概念之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本雅明讽喻理论的视觉艺术转向过程,其中本雅明的理论也被后现代化了。彼得•比格尔建立了讽喻与蒙太奇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讽喻的视觉化和前卫艺术面孔;克雷格•欧文斯通过杂糅本雅明、保罗•德曼和罗兰•巴特的理论,建立起讽喻的解构主义面孔,并指出所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即是讽喻;本雅明•布赫洛将讽喻概念与本雅明后期思想进行关联,对此概念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塑造了讽喻的政治化面孔。无论是欧文斯还是布赫洛,他们二人对讽喻的阐释最终都落实到对美国“图像一代”作品的阐释之中。讽喻成为确保“图像一代”作品具有文化意义的核心概念。
【关 键 词】 讽喻 本雅明 彼得•比格尔 克雷格•欧文斯 本雅明•布赫洛
后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支撑性理论,在更为细分的后现代艺术批评中也是如此。在这方面,出现在各类文本中的德里达、福柯和拉康之名就是很好的证明。除此之外,本雅明算是一个异类,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在那个时代并未激起多少波澜,却在后现代时期大放异彩。本雅明至少有三个概念影响了后现代艺术批评,即复制(reproduction)、灵晕(aura)和讽喻(allegory),其中又数讽喻的含义最为复杂。[1]继本雅明用讽喻分析巴洛克戏剧之后,彼得•比格尔(Peter Bürger)在1974年用它来描述前卫艺术,此时的讽喻概念从戏剧跨越到了小说和视觉艺术领域。比格尔之后,讽喻的旅程远没有结束,在两位后现代艺术批评家本雅明•布赫洛(Benjamin Buchloh)和克雷格•欧文斯(Craig Owens)的笔下,它又成为解释当代艺术的关键概念。
面孔一:讽喻的视觉化与前卫艺术
本雅明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中确立了巴洛克悲苦剧与讽喻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又在关于波德莱尔和布莱希特等现代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中实践了讽喻式的批评方法。但是,本雅明的讽喻理论在它产生的年代饱受争议,他也许永远不曾预料,半个世纪之后,讽喻又乘着前卫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之风被重新激活。
在经历1968年的“五月风暴”之后,20世纪初的前卫艺术(达达、超现实主义、生产主义等)再次登上历史舞台,比格尔1974年出版的那本《前卫理论》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回应和总结。[2]在对历史上的前卫艺术进行理论化的过程中,讽喻概念扮演了核心角色。经过彼得•比格尔之手,讽喻的适用领域发生了全然的视觉转向。
……
*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艺术批评的后现代主义到全球化理论转向研究”(项目编号:HB22YS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志亮 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总第85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