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寄语】 诗话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主要载体。狭义的诗话始自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广义的诗话发源于《论语》,其中记录着孔子和弟子切磋人生与诗歌的对话。古代诗话往往采用轻松随兴的语境,对于人生与文学问题进行讨论,彰显出人文化成的境界。嗣后,诗话在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展现出人文生活的丰富蕴涵,也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开掘的精神宝藏。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聚焦于此而展开论述。袁济喜的文章,重点梳理与论述了古代诗话与疏野人生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文生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廉水杰的文章,以唐代诗话《本事诗》为文本,展现出文人追求自由与卓越的人生理想和才情风采。刘玉叶的文章,对于古代诗话的青春与老境这个话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袁济喜)
疏野与诗话
【内容摘要】 诗话中的“疏野”之境,是一种“天放”境界,与中华古典文化中“野”的概念发展紧密相关。在传统文化中,庄子、孟子、荀子以及《吕氏春秋》对“野”都有过阐释,嵇康、陶渊明、苏轼等在诗歌中对“野”趣都有过创作实践,这些都推动了“疏野”诗学的发展。晚唐诗论家司空图以人的生存状态来彰显“疏野”的诗学理念,将生存与疏野加以诗性融合,并影响到明清诗书画的艺术境界。
【关 键 词】 疏野 天放 诗学
很多年前,笔者与友人一起到湖北神农架林区旅游,林海莽莽,山道弯弯,在欣赏山林“疏野”的同时,车行所过,往往看见路边树立着“野人”的旅游广告牌,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虽说知道这是当地人为了吸引游客而营造的景象,但仍时不时地泛起怀古心境。回京之前,笔者在旅游景点买了两个神农架野人木雕,至今还放在书房中。在现代文明中,人们往往渴望那种野性之美与自由之境,而中国文化对于“疏野”的诗性构建也从来没有停止,它常常伴随着人们的精神之旅。诗话中对于疏野天放之美的探讨,就是这种心志的升华。
一、“野”的概念史
“疏野”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生存中的精神蕴涵。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远古时代生态茂盛,山林与丘陵、河流与草场交互覆盖,呈现出自然和谐的景致,不像欧洲依靠海洋与岛屿发展起来,形成城邦文明。在远古中国,疏野而错落有致的地理环境,是生民的栖息之地,天不变道亦不变,疏野与严整,构成既对峙又互补的文明理念。最早的人类是穴居于野处,《周易•系辞下》指出:“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从《周易》的言说中可以知晓,最早的人类住在洞穴中而活动于野外,后世圣人才发明了房屋,以避风雨。
到了封建时代,体国经野的政治理念,成为建设政权的一种构架,《周礼•天官•冢宰》中指出:“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野”与“国”的概念相对,成为国君治下的领土,郊野与野外被赋予了王权的色彩。《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汉大赋的特点是“体国经野,义尚广大”,即指汉代辞赋家的作品歌颂天子营建宫殿、经略野外的活动。
在设官分爵、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贵族们生活在都城中,普通人民住在城外,在郊野进行耕作劳动,“野人”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之中,“野人”概念往往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事农作的庶人,二是没有文化的粗人。但正因为没有受到诗书礼乐贵族文化的教育,他们保持着天真纯朴的自然之性,没有由于礼乐等级造成的身心变态。他们在劳作中激发了自由的天性,暗契审美精神中的自由天放的特性。这就是为什么庄子的书中,那些工匠能够创造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而“野老”的歌声被认为是最早的天籁。《文心雕龙•时序》中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野老是指那些从事劳作的黎民百姓。
早于庄子的列子就已经开始痛斥社会上人欲横行、等级森严、人伦堕落的存在状态,“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列子所说“野人”,显然是指那些过着原始生活的人们,列子赞美他们的生活是人类最美的生活,虽然物质生活很差,但是自由自在,逃脱了种种压迫与羁绊,故而是天放无待的。后来庄子创造了“野语”这一概念:“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所说的野语有两种,一种是指孤陋寡闻,一种则是指脱离了主流的话语,“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在这里采用“野人”与“野语”的概念,对于疏野之美的哲学来源,作了深刻的论述。庄子赞美那种野外的空气、云彩、草木、山峦、河流、飞禽走兽,慨叹它们使自己获得极大的精神愉快,“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而人们不能把握这种自然生成的感情。庄子在《逍遥游》中,形象地将云气在原野中的流动比喻为野马,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出: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韩偓诗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此物也。
庄子对于野马的酷爱可见一斑。庄子书中,圣人的审美活动也大多在野外,“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这里生动地描绘了黄帝在洞庭湖野外演奏咸池九韶之乐,这种音乐引起了不同生物的反应,鸟类吓得飞走,野兽听后逃走,人类听了则流连忘返。庄子由此提出,对于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主体反应是绝不相同的,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庄子强调不同的生物各自有其天性,所以好恶难以统一,先圣不按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与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野”概念与生物的天放相融合,具有了自由的价值与意义。
庄子酷爱野外的景象与生活,苍茫的天空、广大的原野、游动的云气,这些都使他将原野视为自由与天放的象征。《庄子•在宥篇》中,假托上古真人广成子教训黄帝:“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广成子这一段训斥黄帝的话,实际上表达了庄子的思想,这里的“无极之野”,正是庄子向往的自由天放的境界,后来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的大人先生神游天地的话语,来源于此。
在儒家思想中,“野”是与文明相对应的概念,是君子与庶民的分野。“野”又是与礼义而违背的一种思想行为。《礼记》中记载了孔子教训弟子的话,“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他的学生子路因为粗野,不合礼义,被孔子训斥:“野哉,由也!”孔子认为,君子敬而不中礼,谓之野。野就是君子品质中未达礼义的一种素质。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君子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没有相应的礼义修养、文化形态,这就是“野”,然而虽有文饰但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则是浮华虚伪,更是要不得的。只有文质相扶才是君子。孔子也提出了“野人”的概念,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再当官的人,这是平民;先当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中人。如果要用人,我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春秋战国之际,世卿世禄制度出现崩坏,礼崩乐坏,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无奈地提出“礼失而求诸野”,意思就是丢失了传统的礼节、道德、文化等而不得不去民间寻找过去的礼仪。“野”具有了与文明相对应的意思。
孟子则强调“君子”与“野人”的区别,其所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这些话显然与庄子针锋相对,在孟子的思想中,野人与君子是劳力者与劳心者的不同称谓,野人是没有获得文明资格的黎民百姓,而君子则是获得礼乐教化之后的族群。但孟子也承认,即使是圣人,在特定生活环境下,与野人没有什么区别:“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认为,当舜居住在深山之中,与木石和鹿豕游处,与深山的野人没有差别,但圣人施行善政,听取善言,则显示出圣人的德性与能力,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荀子批评:“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荀子批评管仲虽然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但是不行仁义,是“野人”,不可以为天子大夫,可见儒家对于礼义的强调。
“野”的概念进入政治领域时,往往与体制内的道德行为相抵触,因而朝野这两个概念常常对举。在野之人由于习惯了天放自然的生活,与当政者发生冲突也是很自然的。故而“野”的概念具备了反抗体制的含义。《吕氏春秋•贵直》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能意的士人去见齐宣王,齐宣王对他说,我听说你正直敢言,有这么回事吗?能意反讽:“我怎么敢称正直?我听说正直的士人不在乱国中成家,不见名声不好的国君。而今我在齐国成了家,也见了国君,怎么能称作直?”这是公然讽刺齐宣王,《吕氏春秋》载:
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齐宣王怒骂能意为“野士”,能意则规劝齐宣王不要降罪,以显示他乐善纳贤的名声,齐宣王于是不再处罚能意。《吕氏春秋》作者由此而慨叹君王纳谏贵直的必要性。“野士”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士的特立独行的疏野品格的确立。在汉魏六朝成为士人的自觉人格境界,影响到他们的诗文创作。
“野人”之称在东汉晚期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与东汉晚期隐逸之风有直接的关系。东汉晚期,朝政黑暗,宦官专权,皇帝昏庸,许多在野的士人开始与朝廷疏离,不与朝廷合作。西晋高士皇甫谧《高士传•汉滨老父》中记载一位叫汉滨老父的轶事:东汉末年的汉桓帝在延熹年中,巡幸湖北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围观,惟有一位老人独耕不辍。尚书郎张温感到很奇怪,派人问道:“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温下道百步,亲自来与老父交谈,老父自称:“我野人也,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老父反问张温,究竟是因为天下乱而立天子呢,还是天下治理好了再立天子呢?立天子是为了抚爱百姓,还是役使天下?以往的圣人统治天下,万人以宁,而今天的天子,劳民伤财,纵逸无节制。你还想要天下人都去围观,真是不知羞耻。张温听后感到很惭愧,问老父姓名,老父不告而去。
在三国时魏国名士嵇康所著的《圣贤高士传》中,虽然没有列入这位高士,但也收录了许多类似的高士,野人在这里所以被赋予高士的光彩,是因为人们推崇这些高士的人格精神。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自称不堪忍受官场的喧嚣,对老朋友山涛大发牢骚,“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意谓你一向知道我性格疏野粗放,潦倒慵懒,不切事情,我也清楚自己不如当今那些贤能(指钟会那些“当代英雄”),但如果以为俗人皆喜荣华富贵,而我独能远离,这恰恰是我的光荣。嵇康自称这些人生主张,犹如野人献芹,“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意谓道不同不相与谋。他在《答难养生论》中坦承:“富贵多残,伐之者众也。野人多寿,伤之者寡也,亦可见矣”,意谓富贵之人耽于嗜欲短命,野人反而多寿,因为他们生活素朴。
嵇康的好朋友阮籍在辞当时的朝廷官员蒋济征辟时自称:“违由鄙钝,学行固野,进无和俗崇誉之高,退无静默恬冲之操;猥见显饰,非所被荷”,自叙学行固野,放荡不羁,无法胜任。《世说新语》中还记载着一则有意味的轶事: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嵇康死后,儿子嵇绍(字延祖)长成,有人对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赞叹嵇绍姿貌与品行有如鹤立鸡群。王戎说,你还没有见到他父亲生前的风姿呢。嵇氏一门,不仅有“野人”之称,又收获了“野鹤”之誉。这些概念在魏晋时代的流行,已经构成魏晋风度的内核之一。
东晋时,随着江南秀丽山水的被发现,以及玄言诗风的盛行,人们在山水中悟道,老庄与玄学以山水自然作为理想人生的思想深入士大夫的心灵,于是,山水林野成为士人摆脱官场羁绊,获得精神自由的天地,山水林野再次被赋予对抗世俗场所的心灵圣地的意涵。东晋著名文士孙绰在《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中慨叹“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诗序中将朝市与林野对举,慨叹纠缠于朝堂则心生郁结,精神受到压制,闲步于林野则心胸旷达。所以他作序的兰亭雅集有着自觉的精神旨趣,在短暂的放情山水之中,获得精神的解放:“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这一思想,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主题异曲同工。
刘宋时山水文学兴盛,玄言诗退出,萧疏的野趣成为山水诗表现的内容。刘宋诗人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曰:“轨息陆涂初,枻鼓川路始。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山水以其萧疏的野趣引起诗人的感兴与叹美。晋宋之际的陶渊明是真正将疏野之趣与田园之乐融化在一起的高士。他的人文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激发疏野之性,将其与田园之趣结合起来。萧统《陶渊明传》中用点睛之笔,写出了他的疏放,比如他与人喝酒,喝醉后对人说,你可以走了,我要睡了。萧统慨叹:“其真率如此”,鲁迅也赞叹:“陶渊明的做了彭泽令,就教官田都种秫,以便做酒,因了太太的抗议,这才种了一点秔。这真是天趣盎然,决非现在的‘站在云端里呐喊’者们所能望其项背。”宋代文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评论:
陶渊明诗:“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又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坡云:“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求食,饱则具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王应麟的诗评引用苏轼的赞叹,点出了陶渊明为人与为诗疏野天放,率真自得。清代文人薛雪《一瓢诗话》指出:
陶征士《饮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有绛云在霄,舒卷自如之致,虽有《闲情》一赋,何妨托兴?
宋僧惠洪撰《冷斋夜话》记载:“东坡在惠州,尽和渊明诗。时鲁直在黔南,闻之,作偈曰:‘子瞻谪海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渊明千载人,子瞻百世士。出处固不同,风味亦相似。’”这则诗话写苏轼仰慕陶渊明,在惠州时经常作和陶诗,从陶渊明的诗与人格中,获得精神慰藉。他的学生黄庭坚知道后,感叹陶渊明与苏轼的灵魂息息相通。
当然,苏轼对于陶渊明的接受有着自己的选择。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指出:“陶诗多微至语;东坡学陶,多超脱语,天分不同也”,道出了二人诗格的不同。毕竟陶渊明晚年脱离了官场,归隐田园,而苏轼至死也没有逃遁官场。但正如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中评价,陶渊明的隐逸是对于政治的逃避,而苏轼则是对于社会的逃遁。故而陶渊明诗中有许多言不尽意的地方,而苏轼则更为超脱一些,但二人对于“疏野”之美的追求一致。
二、“疏野”诗学的登场
尽管魏晋六朝名士疏野成性,六朝诗学中并没有认同“疏野”之美。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这些命题成为六朝诗学中常见的命题现象。儒家以典雅为美的诗学理念,依然影响着诗坛。梁代诗学家钟嵘《诗品》对于嵇康、陶渊明的疏野并不认同,二人都被列入中品。钟嵘《诗品》对于嵇康五言诗批评道:“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钟嵘指责嵇康的五言诗有伤渊雅。所谓“渊雅”,就是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旨。可见嵇康的疏野没有得到《诗品》的承认。钟嵘评论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钟嵘一方面赞叹陶渊明笃意真古,另一方面又感叹他过于质直。其实,他所说的质直就是陶渊明的疏野天放,钟嵘表面上列举“欢言酌春酒”这些诗句“岂直为田家语”,意谓这些诗并非田家语,言外之意,田家语是不能被肯定的。他在评西晋诗人左思的五言诗时指出:“其源出于公幹。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这里的“野”显然是疏野不合典致的意思。而对于那些清丽流转、充满宫廷趣味的五言诗人,钟嵘叹赏有加。在评梁代诗人范云、丘迟的五言诗时赞美:“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丘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钟嵘认为他们的诗虽然浅于江淹,但因清便流丽、点缀映媚,受到赞美,陶渊明、嵇康那些疏野真率的作品则受到冷遇。《诗品》在这些地方的偏颇,受到后世的批评,也是可以想见的。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于“野”概念的评语也是负面的。在《明诗》中,刘勰指出:“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评论《古诗》佳丽、直而不野,这里的“野”显然也是贬义的。
不过,魏晋六朝疏野诗学的风韵,毕竟在唐代得到了绵绵不绝的光大。竹林七贤的疏野天放的风采,在唐代诗人那里,获得极大的反响和认同。竹林名士的疏野、慵懒、天放,这些精神遗产滋润着唐诗。诗中也出现了对疏野这些生存方式的向往,特别是中晚唐时期的诗人。齐己是唐朝晚期著名诗僧,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元代文士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称他:“性放逸,不滞土木形骸,颇任琴樽之好。”其《寄唐禀正字》云: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鲍照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诗人面对无边水景、落日云霞,诗情恣肆,不仅想起了同样面对此景的南朝诗人鲍照,更忆起了自己的好友,从而抒发了诗人放纵不拘、襟韵旷达的“疏野”之情。唐代很多诗人笔下都留下了“野”情,如李翱《戏赠诗》中感叹:“鄙性乐疏野,凿地便成沟。两岸值芳草,中央漾清流。所尚既不同,砖凿可自修。从他后人见,境趣谁为幽。”这首诗写自己游览疏野之景的乐趣。又如姚合善写野趣,他在《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中吟道:“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当然,也有将疏野作为名士习气加以批评的。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云:“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这是告诫友人莫染名士疏野气,男儿酬志在当年。
到了晚唐诗人司空图时代,“疏野”诗学正式登场有其必然性。司空图生活在晚唐动乱之际,晚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衰敝的年代,时代精神由进取转为守成。司空图以封建社会“孤臣孽子”的亲身感受,在其诗学世界中,以审美的幻影折射出风雨飘摇的世道。司空图早年笃志儒学,曾官至中书舍人,有志济世,但他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有志济世而适逢乱世的文人一样,最终在极度的失望中退回山林自隐。在隐居中,他将自己的忧愁烦闷寄寓在吟诗赏花中,在诗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新唐书•司空图传》记载他晚年:“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他的友人徐夤在《寄华山司空侍郎》中戏谑他:“山掌林中第一人,鹤书时或问眠云。莫言疏野全无事,明月清风肯放君。”诗中直接用“疏野”概括司空图的生存特点与品性,写出了司空图栖身山林、隐逸逃世的状态。苏轼指出:“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受老庄与玄学思想影响,倡导陶渊明、王维的诗学精神,《二十四诗品》由二十四道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这部诗话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类。每品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其中列有“疏野”一品: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司空图以人拟诗,将二十四种诗歌风格与境界通过人的生存状态来描写,彰显出中国古代诗品出于人品的理念。“疏野”一品即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疏野闲放的山居隐士悠然自得的生存状态,从中可以看到晚年司空图隐居王官谷的生活情景,将生存与疏野加以诗性融合。大意是说,所谓“疏野”,就是顺从性情充分发挥,真实而不要拘束。万象在胸自然取材丰富,率真描绘才能运笔自如。青松下面修建茅舍,悠闲坦荡频频读诗。只知日夜变换,不管今是何时。纵情挥毫自表心意,何必一定故作雕饰。顺应诗人天然气质,才能识得疏野真义。“若其天放,如是得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自由天放,获取审美灵感的过程。海德格尔提出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其实,在司空图的这两句诗中,早已提出了类似的理致。美是人性的解放,“天放”概念的提出,即指出这样的道理。郭绍虞《诗品集解》注:“天放,天然放浪也,如是得之,言是乃得乎疏野之宜然。”中唐诗论家皎然《诗式》中对于诗学的范畴解释:“闲、情性疏野曰闲。达、心迹旷诞曰达。”皎然认为疏野就是闲适。这与司空图将疏野描绘成闲适放达的生存状态相契合。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审美自由精神,受到老庄与玄学的浸润是很明显的,它不仅表现在“疏野”一品中,而且在《二十四诗品》的其他品格中,也得到了彰显。比如“实境”一品,从字面上看,本来是表现与空灵相对的实境的,但是对这一品的阐读,却依然是道家的审美风韵: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这一品大致的意思是说,选取用语极其直率,作品构思也不艰深。正像忽然遇见一位高雅的人,一下就领悟了道的精神。弯曲的山溪辉映着阳光,苍翠的松林一片浓荫。一位樵夫挑着柴担走过,诗人在独自听琴。凭着真情创造意境,妙在不是勉强自寻。切实的感受来自天然,这才是美好的心的声音。这一品的意思与“疏野”中“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异曲同工,都强调摆脱人工造制,获得天放自由的诗歌灵感。再来看“典雅”一品,典雅本是儒家的文艺审美标准,《文心雕龙•体性》中提出:“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但是司空图对于“典雅”采用人格形象来刻画: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这一品大概的意思是说,用那玉壶沽酒,借这山家的茅屋,来领略春雨之美。同座全都是文叟诗翁,周围都是修竹幽境。雨霁天青,一缕白云在轻拂徐动,群鸟追逐。绿阴中传出沉寂静卧的木琴声,上有高山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写那飞逝的岁华,诗痕历历可读。其他如“自然”“超诣”“含蓄”诸品中,也充溢着这种审美精神。司空图诗学是中国古代诗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关捩,它反映出士大夫的审美心态由早期的进取转为后期的闲适。“疏野”诗学精神从前期的边缘渐渐进入士大夫审美的心灵,成为与主流相呼应的诗学精神,成为宋元山水意境的主要内核。疏野天放、萧散简远、冲淡和谐的审美理想悄然兴起,成为所谓宋韵的标配,也影响到明清诗学与书画境界。
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诗话,其中对于萧条疏野的诗歌趣味,上升到意境的层面进行赏评。诗话中引证自己与好友梅尧臣的对话,说明疏野萧条之美在于意在言外:
圣俞尝谓予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
两人的对话推崇贾岛、姚合诗中的疏野萧条之美,它通过欣赏者进入了意在言外的审美境界,不仅是现实中的景象,而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品赏后使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和回味。这样,疏野就进入了诗歌美学的层次,而不再是生存意义上的景象,正如中唐诗学家皎然《诗式》中所云:“远。非谓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欧阳修《鉴画》中也指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宋代文艺趣尚与唐代不同,追求的是冲淡疏野的风趣,陶渊明的诗歌受到前所未有的认同。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提出:
人之为诗,要有野意。盖诗非文不腴,非质不枯,能始腴而终枯,无中边之殊,意味自长。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如太白之豪放,乐天之浅陋,至于郊寒岛瘦,去之益远。
魏庆之强调,诗要有野意,认为唯有陶渊明诗有野意,唐代李白、白居易,以及贾岛、孟郊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将野意升华为一种诗境,这是首次将疏野提升到如此高的境地。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六《周舍还田舍诗》云:“‘薄游久已倦,归来多暇日。未凿武陵岩,先开仲长室。松篁日月长,蓬麻岁时密。心存野人趣,贵使容吾膝。况兹薄春情,高秋正萧瑟。’真得田家之意。”周舍诗中抒发返回田舍的情景,自叙“心存野人趣”,杨慎则叹赏此诗真得田家之意。继他之后,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中提出:
野者,诗之美也。故表圣《诗品》中有“疏野”一品。若钟仲伟谓左太冲“野于陆机”,野乃不美之辞。然太冲是豪放,非野也,观《咏史》可见。
刘熙载直接提出:“野者,诗之美也。”他认为钟嵘在《诗品》中把左思的“豪放”视为“野”并不准确,以此来凸显“疏野”乃为诗之美。疏野与温柔敦厚的诗教并不矛盾。“疏野”倡导的天放自由的审美趣味,与明清之际的性灵说是相通的,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指出:“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而性灵说对于格调说的批评,对于现代文学理论的个性解放学说,有着直接的启发作用。
“疏野”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自由的精神蕴涵,与野蛮粗俗并不是一回事,但在审美领域,这种界限往往混淆,古代诗话中对于这一点同样重视。清代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指出:
古今武人诗,如沈庆之、曹景宗辈,犹有文士之风。独北齐高敖曹诗:“龙锺千口牛,蝉连百壶酒。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此等语断非文士所能道。若斛律金“风吹草低见牛羊”,则乐府绝唱矣。
据《梁书•曹景宗传》记载,天监(梁武帝年号)六年,梁军大败北魏军,梁武帝赐宴庆功。席间,命沈约等著名诗人赋诗联句。曹景宗有醉意,也要求赋诗。梁武帝怕他出丑,一再婉劝,但他执意不肯,用最后剩下的“竞”“病”韵,写出:“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这首气魄雄伟的好诗,使赴宴诸人大为震惊,而北齐高敖曹的诗却粗鄙不堪,与曹景宗的诗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斛律金“风吹草低见牛羊”,则成乐府绝唱。可见,“疏野”不等于粗野。
鲁迅先生在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中,推崇尼采思想,指出:“尼佉(Fr.Nietzsche)不恶野人,谓中有新力,言亦确凿不可移。盖文明之朕,固孕于蛮荒,野人狉獉其形,而隐曜即伏于内。文明如华,蛮野如蕾,文明如实,蛮野如华,上征在是,希望亦在是。”鲁迅引用尼采的观点认为“野人”蕴含着新力,文明与蛮野互相包孕、互相促进。他后来在《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中亦指出:“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鲁迅先生一生对于“野草精神”的推崇是不争的事实,那种“野性”的文学精神,是其人格与文学魅力之所在,值得今人好好探讨。
作者:袁济喜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总第91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