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自发批评是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一种文艺批评类型。由于批评标准、批评机制以及批评旨趣与职业批评的差异,使其长期处于文艺批评的边缘位置。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自发批评逐渐获得了多样的批评载体与实践空间,这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现代以来职业批评一家独大的文艺批评格局。“微时代”的自发批评所显现出的在场性、及物性、互动性、对话性以及超文本、跨媒体等综合性特征,使其在批评主体、批评场域、批评效度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构筑良好的文艺批评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微时代 媒介文化 自发批评 职业批评 文艺批评生态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当我们提到文艺批评时,包括一般读者在内,第一反应可能想到的就是那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授们,或者那些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很少有人会把它与普通大众联系在一起。似乎文艺批评只是那些专业研究人士和艺术家的专利。但是,随着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这种状况有了深刻的变化。凭借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的发展,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论坛、贴吧、弹幕等多种形式展开文艺批评实践活动,并且这些批评意见通过不同的途径聚集到一起,对当下文艺作品的生产与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在当下媒介化生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可以想见,这种由普通大众进行的自发批评实践活动将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与批评效力。所以,在“微时代”,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有别于传统职业批评的批评类型进行研究,有必要梳理自发批评的历史,就自发批评的特征与功能,及其在建构当下有机文艺批评生态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何谓“自发批评”
“自发批评”作为一种批评类型,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Albert Thibaudet,1874—1936)在《六说文学批评》中提出来的。他根据批评主体与批评功能的差异,将文学批评划分为“有教养者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和艺术家的批评”[1],即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与大师的批评。首先,就批评主体而言,“有教养者的批评或者自发的批评是由公众来实施的,或者更正确地说,是由公众中那一部分有修养的人和公众的直接代言人来实施的”。[2]作为一种读者批评,自发批评的批评主体的界限和构成较从事职业批评的教授、学者来说要复杂得多。这一方面保证了自发批评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同时也使自发批评本身鱼目混杂,容易追赶时髦的趣味而缺少批评所必备的理性判断。其次,从批评的对象与功能来看,自发批评“针对的是还没有进行分类的现时的文学界,其作用是感觉现时,理解现时,帮助现时自我表达,而不是立即着手进行分类,也不是根据历史的观点校正自己的位置”[3]。自发批评不受文艺批评的历史与批评规则的限制,始终保有对批评对象的鲜活的直观感受,这一点正如蒂博代引用圣伯夫的说法:“绝不应该设想批评的职责和作用只是单纯地在伟大艺术家的身后亦步亦趋,追踪他们光辉的足迹,收集和整理他们的遗产,用一切可以抬高他们身价的东西装饰他们的殿堂……还存在有另外一种批评,它更为警觉,更为关心现时的声音和生动活泼的问题,就某种程度来说,它装备更为轻便,它向同时代的人发出信号……”[4]感知现时、理解现时,忠于自己的切实感受,时刻保持在场性与当代性,这正是自发批评的长处所在。
虽然蒂博代较早地提出了“自发的批评”的概念,但是在其后的文艺批评中却很少有人沿用这个概念。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文化批评的兴起,学者们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区别于学院派的知识化批评的批评方式。虽然文化批评没有使用“自发批评”这个概念,但是自发批评的问题意识、批评机制和批评特征已经被纳入到他们的论题之中。本文所论述的自发批评是在蒂博代自发批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对其作了相应的拓展与延伸。在批评主体上,蒂博代认为自发批评的批评主体是“有教养的公众”,其实这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并不能真正确定其范围,特别在“微时代”的语境下,任何读者只要具备终端设备和表达的意愿,都可以进行批评活动。批评主体的范围更广,同时也更具有大众性与草根性。从批评对象来看,蒂博代关注的只是文学书籍,这些书不是经过文学史写作筛选出来的经典名著,而是一些市面上新出版的著作。而本文所论述的自发批评的对象不仅仅是这些,它更多指向的是当下感性日常生活中与读图时代人们所面对的新的文艺状况,特别是依托数字技术而生成的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设计、跨界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型文艺作品。最后,本文所论述的自发批评,主要仍是以学院职业批评的知识化、学科化为参照,来把握自发批评的内涵及非概念化、非知识化的批评形态。为此,笔者给出的基本概括为:自发批评是指普通读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及审美趣味等对文艺作品作出的多维度的、区别于专业知识化、系统化批评的批评形态。这个概括包含以下几方面问题: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摄影:李晴。
作者:宋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8期(总第71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