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数字交互舞蹈:脉络、原理及其中国实践(田湉)

2021-08-1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田湉 收藏

  内容摘要:近年来,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起来,大量新的以及不断更新着的虚拟现实设备、运动跟踪技术等,为交互艺术提供了无限可能,沉浸式的艺术环境带来了数字交互舞蹈创作和表演的崭新阶段。本文追溯了从数字表演艺术、数字舞蹈剧场到数字交互舞蹈的历史脉络及其理论来源,探讨了数字交互舞蹈的定义、分类、交互设计原理、特性等,展现了中国数字表演艺术的图景以及数字交互舞蹈艺术实践的现实情状,旨在为跨界跨学科艺术实践者、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也为数字交互舞蹈在中国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关 键 词:数字交互舞蹈 数字表演 交互性 交互技术 运动追踪系统

富勒作品《蛇纹石》(1895—1908)

  “数字”是一个相对纯粹的技术概念。它是描述真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种编码感官数据(声音、音乐、动作、布景、服装等)的特殊技术,它允许信息被交流、改变、操纵,最终以一种复杂的、潜在的智能方式被解释。

  “数字表演”是表演的一种新范式,它“涉及计算机技术与现场表演艺术的结合,以及美术馆装置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网络”[1]。广义的“数字表演”作品中,计算机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现场戏剧、舞蹈以及多媒体表演艺术、机器人虚拟现实表演、使用电脑感应、激活设备或电讯技术的装置及戏剧作品,以及通过计算机屏幕访问的表现性作品和活动,包括网络剧场活动、MUDs、MOOs、虚拟世界、计算机游戏、CD-ROM和表现性网络艺术作品”[2]。新技术使人们对戏剧和表演的本质产生了怀疑。当计算机成为表演行为和创作的重要工具,这无疑突破了传统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中作为编剧、编导、表演者的边界。

  数字表演艺术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未来主义。未来主义视觉艺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未来主义表演在很大程度上于剧场历史中被忽视了,尽管许多重要的未来主义宣言都是专门针对戏剧这类舞台艺术而不是视觉艺术的。“1909年至1920年间,意大利未来主义表演理论和实践奠定了数字表演的基本哲学和美学策略的基础。”[3]那里的未来主义者们致力于一种新的综合和技术的表演形式,他们赞颂“机器”以及那个时代的“新技术”,寻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跨界融合。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田湉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系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7期(总第70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7期目录

  主体间与学科间的交互:在“双一流”和“新文科”背景下创建舞蹈批评学

  新制播技术和新舞蹈技术在《舞蹈风暴》实现了双向合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