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音乐设计与现场演出、仪式进程紧密贴合,制作水平一流,本真展现了当今社会高度媒介化、“实用主义”的音乐创作美学。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是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历史回顾与当代书写,客观依循社会的主流音乐审美;遵照特定的文化、应用价值方略,服从超大型文艺创作工程的“顶层设计”。当音乐成为综合艺术创作中的某种“中心要素”,主客观条件达到协调统一,应用音乐创作同样能获得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正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业态变革与价值转向。如何在更为多元的创作实践中求得艺术性与应用性的兼容是摆在广大音乐创作者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关 键 词】 奥运会开幕式 应用音乐 实用主义 艺术价值 媒介文化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李舸 摄(图片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微信公号)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不久前落幕,那场简约、精彩、充满文化创意与科技时尚元素的开幕式获得了国内外观众和媒体的一致赞誉。与开幕式音乐相关的话题也引发了社会与音乐界的较高关注,众说纷纭,既有好评也有争议。其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诸如主题曲《雪花》、小号独奏《我和我的祖国》、贫困山区儿童演唱的《国际奥林匹克会歌》等。而社会广泛热议、媒体点击量最多的则是运动员出场仪式中的西方古典名曲“串烧”。作为全场音乐设计的绝对主体,那些与开幕式整体高科技视觉氛围相匹配、制作精良、规格统一的背景音乐当然也不应被忽略。相关音乐既与现场演出、仪式进程紧密贴合,又甘当“绿叶”,有效执行着种种主题传达、情绪渲染、视听呼应、场景转换等应用性功能。遗憾的是,这些为一个个开幕式环节精心量身打造的原创音乐却反响寥寥,较少进入媒体、舆论的视野。是这些音乐相比亮眼的视觉设计乏善可陈?还是本次的音乐创作团队缺乏知名度?抑或是缺少了明星参与,音乐本身便罕有看点?
根据简约、绿色的办奥理念,此次开幕式相较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场公认的巅峰之作在时长、规模上均有缩减。可能出于相同的原因,其间的原创音乐受限于演绎形式,几乎都使用音频回放。不过,就笔者于电视前的观赏感受,在大量新视效科技、新转播技术的辅佐下,本次开幕式的媒体视觉体验相比2008年基本不落下风,在视觉风格的统一性以及某些细节的处理上甚至还略胜一筹。与此同时,笔者以为此次开幕式音乐源自创作层面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探讨。
奥运会开幕式可能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具全球综合影响力的超大型文体仪式性汇演,尤其在通讯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其所产生的文化溢出效应愈发令人叹为观止,任何一个主办国都不可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向全世界进行“国家文化叙事”的机会。其中,音乐作为贯穿仪式庆典、文艺汇演全过程的关键要素,对于小到仪式引导、节目艺术呈现,大到国家办奥理念、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其作用皆不容小觑。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创作(设计)也必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各类音乐创作,其面对的社会受众之广泛,被赋予的文化、应用、艺术价值之全覆盖都是超乎寻常的。随着21世纪以来的夏季、冬季两届奥运会相继在北京举办,那些曾经在开幕式上成功奏响的音乐已注定成为有关中国的时代听觉记忆,也会被忠实记录在人类奥林匹克文化历史中。盛会已过,回顾分别由两代中国音乐人倾力打造的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对潜藏于其中的种种现象予以复盘,认清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因缘,或有助于认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轨迹,为今后的音乐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照。
……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声音新媒介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项目批准号:18BD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徐志博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总第85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