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新的“组织起来”:当代电视剧中的城乡叙事话语(林玮)

2023-09-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林玮 收藏

【内容摘要】 中国的城乡关系以融合为发展趋势,立足点主要是城市。而以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可以看到还存在以乡村为中心的城乡关系。在近十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有三种城乡融合的叙事话语:一是以乡村认同为基础的政治融合,二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知识融合,三是以精神文明为基础的秩序融合。“组织起来”是延安时期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经验,而从当前电视剧中的城乡叙事可以看出,新的“组织起来”正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于城乡融合发展维度中的新风貌。

【关 键 词】 城乡关系 城乡叙事 电视剧 “组织起来”

《遍地书香》剧照

作为人类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农村与城市的主体性都很强。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城乡话语实践中二者的关系开始出现偏颇,即城市始终作为目标,而农村则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他者”存在。对此,中国有明确的实践自觉,从“统筹城乡发展”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关系的变革就是要使农村享有同城市一样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数众多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中,对这一融合趋向有生动的描述。

可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观念与价值上,现有电视剧对城乡生活的表征仍存在二元结构。有的电视剧在塑造城乡关系时有意设置差别,使城乡对立观念固化,如《遍地书香》(2020)中对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的描写、《一个都不能少》(2020)中对夏宝生守旧圆滑的刻画等,形成了一种来自城市的现代化象征(如扶贫干部、投资者等)从“不被理解”到“努力争取”最后“大功告成”的叙事套路。二是城市对农村的“输入感”依然明显,对农村自我变革的内在动力表现不足。可以说,偏向某种特定叙事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形成了对城乡关系的刻板认知,使“乡”或“村”的主体性尚未得到充分肯定。其实,城与乡之间固然存在单向输入的现实,但二者在根本上是一种对话关系。因此,本文尝试对城乡二元论在当前电视剧中的表现进行再探讨,结合近十年来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内容、人物结构,努力回答在城乡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人才选拔机制畅通的今天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其镜像表达问题。本文认为,从新时代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来看,“组织起来”是中国城乡发展探索以乡村为立足点,以需定给,进一步瞩目乡村主体,改造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形态。而这一形态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艺术呈现,尤其在叙事话语上,干部下乡、技术迁移、生活流动已经成为新的镜像范式。

一、政治融合的镜像话语:以新时代“干部下乡”叙事为例

从城乡关系看,近十年来,以“干部下乡”为主要表现的城乡政治融合已是常态。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来,“乡政村治”一直是中国基层政治实践的基本模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这一模式的局限性也在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村党组织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协调、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和谐等。简单说,就是“自治”模式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加大,关联淡化,缺乏组织成长空间的村干部容易陷入目光短浅、小富即安的困局,个别甚至成为“村霸”。

……


作者:林玮 单位: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8期(总第95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8期目录

《保你平安》:信任在现代社会的瓦解与重建(林玮)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