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美学转向、知识考古与回归主流——论当前古装剧的几种不同“面相”(殷昭玖)

2023-11-0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殷昭玖 收藏

【内容摘要】 与以往相比,当前古装剧呈现出诸多不同“面相”。在美学探索上,从戏剧美学向纪实美学、生活美学、中式美学转向;在文化表征上,通过对古代知识的考古,融入现代意识,展开历史想象;在价值传达上,向主流价值回归,同时也存在诸多导向问题。总体而言,当前古装剧是较为成功的,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出创作者的美学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古装剧 美学转向 知识考古 回归主流

古装剧历来就争议不断。2018年,作为古装剧类型之一的宫斗剧《延禧攻略》在爆火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批评。2019年,《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了包括该剧在内的宫斗剧的五大负面影响,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其存在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展开调控,严禁戏说胡编乱改的宫斗剧在一线卫视播出,并限制古装剧的播出数量。正当大家都以为古装剧要日渐减少、甚至一蹶不振,乃至消沉下去之时,不期然它却完成了一次自我蜕变、甚至是华丽转身。2018年以来,陆续涌现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018)、《长安十二时辰》(2019)、《庆余年》(2019)、《大明风华》(2019)、《鹤唳华亭》(2019)、《清平乐》(2020)、《风起洛阳》(2021)、《风起陇西》(2022)、《梦华录》(2022)、《唐朝诡事录》(2022)、《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2023)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古装剧作品,其中一些可称得上是精品力作。而且,与以往的古装剧相比,这些作品在美学探索、文化表征和价值传达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不同“面相”。由于多数古装剧采用“网台联播”的播出方式,所以本文将近年来在电视台、网络上播出的古装剧作品放在一起予以探讨。

一、生活美学与中式美学

当前古装剧在美学上的一大特点在于,从戏剧美学向纪实美学转向,将叙事重心从戏剧冲突向日常生活倾斜,呈现为一种生活美学的倾向。所谓生活美学,是将“美本身”还给“生活本身”的美学,“也就是将美的始源、根柢、存在、本质、价值、意义等直接安放于人类感性具体丰盈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美学”。“它既包括人的物质的、感性的、自然的生活,也包括人的精神的、理性的、社会的生活。”当然,有学者也指出,生活美学不只是一种实用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而是审美观发生变化、回归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中,纳征、投壶、婚礼、打马球等礼仪习俗,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文人四艺”,以及官宦子弟间的诗酒唱酬、勾栏瓦舍中的文娱生活等都被一一呈现,为我们绘制出一幅流动诗意的宋代生活画卷。这不仅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物质再现,也是诗意精神生活的有效传达,更是一种颇具风雅趣味的生活美学。除该剧之外,《风起洛阳》中对东都洛阳诸多饮食,如羊汤、鱼侩、馎饦、枣酥等吃法的讲究;《梦华录》中随处可见的插花元素,以及对“茶百戏”生动的戏剧化呈现;《大宋宫词》(2021)对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器演奏、观舞、宴饮等内容的高度还原……这些作品都将生活审美化了,也将审美生活化了。特别是《清平乐》中对宫廷内家居、服饰、妆容、饮食的高度复原,对夜市车水马龙盛况的精心营造,以及对说书、相扑、杂技、傀儡戏等文娱形式的准确再现,以影像的方式将《东京梦华录》等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呈现于当代观众面前,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了宋代的雅致生活美学。《知否》《清平乐》的导演张开宙在采访中说道:“我想拍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古装剧”,从影像呈现效果来看,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劳拉•穆尔维指出,音乐片中的大量歌舞会中断故事的叙事进程,女性的视觉化呈现往往会妨碍故事线索的发展。在古装剧中,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也可能会产生类似效果。如同音乐片中的歌舞表演一样,对日常生活本身的视觉呈现也容易中断叙事的进程,点茶、焚香等雅趣,婚丧嫁娶、登基庆典等仪式,以及相扑、杂技等娱乐形式本身就具有表演性质,会让原有叙事进程放缓,甚至停顿下来。同时,创作者也希望观众像欣赏绘画作品一样,慢慢去感受古代生活本身的美感,甚至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加之与戏剧冲突的动态性相比,生活本身更具有静态性与纪实性。于是,这些追求纪实感、生活化的古装剧必然会放缓叙事节奏,这也是《知否》《清平乐》等作品被诟病节奏太慢的重要原因。现代观众习惯了强冲突性的故事情节,但强冲突性却并非古装剧的不二选择,除了故事之外,创作者还应该有表达更多内容的空间与自由。充满烟火气息、有质感的古代社会,趣味风雅、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被创作者融入到古装剧中来,在丰富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美学品格,并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只要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够有机地融入到故事与人物中,不游离于二者之外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前古装剧的意义就在于它们打破了观众旧有的审美经验,是一种美学上的探索与创新,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肯定。

对中式美学的转向是当前古装剧的另一重要特点,这不仅彰显于艺术形式上,也体现在审美趣味上。古装剧从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将其运用到摄影构图、色彩处理、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与氛围营造中,不仅带来了画面视觉风格的改变,也使作品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这也是创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自觉。《大宋宫词》片头运用古代绘画长卷的方式,将剧中场景、人物自右向左徐徐展开,《知否》片尾同样以长卷形式呈现出一幅宋代风情人物画卷,二者均用“中国性”的绘画形式,在古装剧中实现了视觉形式的当代转化。与绘画不同的是,观众在观剧时不需要移步换景或视线变化,只在影像的流动中被动接受即可,当然这也是摄影机器本身特性所决定的。《长安十二时辰》参照了《步辇图》《宫乐图》等唐代绘画名作,以其中的外国使臣、仕女等形象来为剧中人物造型,营造出了万国来朝的大唐气象与女性的雍容华贵之美。《清平乐》也取法于宋代绘画,以低饱和度为主,设色淡雅,营造出了雅致淡然的审美趣味,这正与宋代“以淡为尚”的审美追求相吻合。其实,《琅琊榜》(2015)早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式美学的探索,该剧以水墨画风作为片头,其中的蝴蝶意象成为梅长苏这一人物的象征。梅长苏身着灰白服装(正是水墨的颜色)出场,乘一叶小舟,徜徉于山水烟云之际,宛如一幅写意山水画,意境高远,也与其世外高人形象十分契合,而这正是创作者将水墨画这一传统绘画形式融入到古装剧中的有益尝试。

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当然,古装剧对中式美学形式的探索不仅取法于绘画艺术,也从诗歌、书法、建筑、音乐、舞蹈、礼仪等文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清平乐》中的诗词运用,不仅是剧中人物心境的外化,也平添了该剧的写意之美。飞白书亦是仁宗表达情绪的手段,高兴时则纵横驰骋,失意时则纡徐委婉。剧中谈到“书法亦如世间万事一般,徐徐图之,不必急于一时,要有耐心,火候到了,自然就好了”,不仅将书法与成事之道相关联,其本身也可作为重要审美对象予以观照。此外,其简约典雅的建筑空间、质朴淡雅的服饰妆容、恬淡雅致的日常生活,以及舒缓含蓄的表达方式,都给人以“平淡冲和”之美,颇具中式美学趣味。在这些作品之前,受传统艺术形式影响的古装剧不是没有,但大多偶然为之,并未构成集群效应,亦未形成美学自觉,而当前古装剧在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并在美学上高度相似,已生成一种美学现象,形成一种美学自觉。显然,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的结果。

二、知识考古与历史想象

不难发现,近年来古装剧对古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还原较之以前更为精准。《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对唐代典章制度、风俗礼仪、市井百态、举止妆容、城市布局等方面的整体展现,时代气息与生活质感扑面而来;《清平乐》全面地呈现出典章礼仪、纳谏制度、后宫生活、科举考试、民间技艺、报纸印刷、夜市繁华等,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部宋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知否》颇为细腻地描绘了官宦人家的家庭生活与婚恋关系;《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则从微观切入,管窥明朝的田亩税赋问题,折射当时的官场百态;《风起洛阳》更是还原了唐代东都洛阳的市井繁华、府衙的日常运转、情报机构“联防”的运作机制,以及“不良井”这一底层生存空间。具体而言,《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的红色袍服、皇后曹丹姝的翟纹袆衣、太后刘娥的凤冠霞帔,以及诸多臣工、公主、宫女的服装造型都严格参照了古代绘画作品,设计精细、有据可考。《知否》中,如何点茶、插花、制香、挂画,婚礼中的“红男绿女”婚服设计,迎亲、拦门、梳妆、敬茶、上轿、拜堂等一系列礼仪流程的还原,都足见创作者考据的功夫。

电视剧《风起洛阳》剧照

对古代社会诸领域的高度还原,成为当前古装剧区别于之前作品的又一重要特征。有研究者称之为“知识考古”,“指的是古装剧通过对古代服饰、道具陈设、建筑空间、化妆造型、世俗礼仪等细节的考据和呈现,较好地还原了古代文化和古人生活方式,从而建构起一个关于古代世界的体系化的想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较为准确的,也是颇有意义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与福柯所讲的“知识考古”并不一样。后者指知识是如何在权力话语的历史语境中被生产出来的,对知识的考古如同考古学家通过对地质层的发掘得到历史真相一样,其发现的是背后所隐藏的权力结构。因此,福柯的知识考古是一个“祛魅”的过程,而当前古装剧的知识考古更专注于对历史的考据与呈现,并不在于去揭示背后的权力关系。当然,创作者对历史的考证与呈现难免会融入权力话语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更多是当代而并非历史所建构出来的。所以,古装剧的知识考古并非福柯所讲的知识考古,对文化的还原也不可能真正恢复原貌。

雷蒙•威廉斯将文化分成三个层面:首先,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此为文化最大范畴;其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此为中间范畴;再次,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化,此为最小范畴。这一“文化”概念范畴的划分,也为至今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故而,宏观到对政治生活、科举制度的探讨(如《清平乐》),对赋税制度等经济问题的触及(如《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对时代风貌的营造(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观到对宋代四艺、饮食、礼仪、打马球、诗词唱酬等生活方式的呈现(如《知否》);微观到对傀儡戏、飞白书、宋词、说书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呈现(如《清平乐》),都是在一种整体文化范畴的视角下对古代社会的有效还原,让观众进入到一个立体的古代社会中,增强了我们对历史的深入认识,也在与之对话中产生更具有代入感的沉浸体验。这也是当前古装剧在文化表现维度上的一次全新拓展,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自觉与自信,不仅在古装剧中,乃至在整个电视剧、网剧领域中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如前所述,当前古装剧即使在知识考古方面下再多功夫,也只能是与古代历史真实无限接近,而不可能与真实历史完全一致,其意义也不止在于还原古代文化与古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在对历史的凝视中寄托了创作者、观众等当代人的历史想象。对于历史题材,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指明:“是客观地按照它的内容和时代来处理呢,还是按照主观的方法来处理,使它完全适应现时代的文化和习俗呢?如果让这两种办法坚决对立,每种办法都会走向错误的极端。”因此,客观的历史真实与主观的当代意识融合在一起,才不会走向错误的极端。正如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的创作者必然会在历史题材作品中打上当代的印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也让人们难以活得惬意、闲适,于是创作者将目光投向古代,将唐宋时期社会生活建构为“诗与远方”,来想象性地满足当下的精神匮乏。《知否》中的“四艺”雅趣、《梦华录》中的“茶百戏”、《清平乐》中的“市井繁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盛唐气象”等都寄托了创作者、观众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想象。《清平乐》中塑造的赵祯形象,以“仁政”治国,尊重每一位个体生命,克己复礼、宽容待人,对内不折腾、对外维持和平,才换来了几十年的社会繁荣,虽然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却在其统治时期涌现出范仲淹、晏殊、司马光、苏轼等一批杰出人才,“四大发明”有其三出于仁宗一朝,这并非历史的偶然。《梦华录》中,赵盼儿对小吏说道:“可是如果没有我们提篮过巷、卖酒送茶,东京不会这么繁华,大宋也不会这么国泰民安,正如东京离不开汴河水,大宋同样也离不开我们。”这不仅在说宋代商人对社会的贡献,也传达了当代人的心声。《知否》中,盛明兰作为庶女,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是一位思想独立、有觉醒意识的古代女性。与墨兰不同,她不愿意将前程、命运寄托于男人身上,希望能够自立自强,剧中反复出现的画作《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就是她的精神外化。与其说是古代人物的精神闪光点,不如说是创作者在古代人物身上传达了当代女性的婚恋观,也正是这种观念才使当代女性观众产生深切认同。其他作品如《鹤唳华亭》中对君子之风的追慕、《唐朝诡事录》中对假名士的鞭挞、《风起陇西》中对个体牺牲的悲剧性反思等都在历史的讲述中融入了当下的价值判断,在历史的想象中投射了当代人的社会心态与心理诉求。

三、回归主流与价值批判

当前古装剧在价值传达上一个重要特征是向主流价值的回归。电视剧《琅琊榜》为之“先声”,这一作品的出现,一改有些宫斗剧、穿越剧在价值传达上的迷失与混乱。主人公梅长苏通过扶持正义、有仁爱之心的萧景琰上位,来帮助自己洗清冤屈,在这一前提下的复仇既符合叙事伦理,又合乎儒家精神。在打击太子、誉王、梁帝等人的同时,也否定了其所代表的不义、自私和凶残等负面价值,从而弘扬了正义、仁爱等主流价值。剧中,梅长苏质问梁帝:“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若无社稷,何来主君……在陛下的心中,恐怕只有巍巍皇权,又何曾有过天下!”一句话揭露了梁王的虚伪,强调了“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的理念,《礼记•礼运》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剧中所传达的理念正契合了儒家的天下观。

当前古装剧还传达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思想。《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戴罪立功、几经生死,为的是护长安一城百姓的安危,闻染既是好友之女,又是长安百姓之一,该剧将个人情感与集体利益巧妙地缝合在一起。同样,《风起洛阳》中的高秉烛也是为了保护神都的子民。剧中,面对武攸决要牺牲无数神都百姓的性命来实现一己私欲,高秉烛质问道:“神都无辜的百姓究竟做错了什么,要成为你们阴谋的牺牲品,要成为你踏上龙椅的血肉之躯……你为了私利想把神都毁了,你可问过神都子民的意愿?”《庆余年》中,范闲的母亲叶轻眉在石碑中写道,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清平乐》中,宋仁宗宁愿违背谏官的强烈意愿,也要保住梁怀吉的性命;《梦华录》中,赵盼儿祈求女性、商人,以及出身贱籍的人能够与其他人地位平等;《知否》中,盛明兰不依附男性,希望在婚姻中与对方保持同等的地位……上述无疑都是当前古装剧对民本、民主、平等思想的最好传达,而这些正是现代意识对古代历史的精神灌注。

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也是当前古装剧价值传达的一个重要方面。《琅琊榜》中,梅长苏大仇得报之后,恰逢外敌入侵,此时的他强忍病痛、挺身而出,率军抵抗外敌,在他身上承载了对国家的大爱、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清平乐》中,无论是赵祯的克己复礼、仁政治国,还是范仲淹、司马光等官员的忧国忧民、直言进谏,都具有一种敢于担当、为国为民的情怀。《风起陇西》虽然从意识形态缝合角度来看,多少有一些断裂,难掩作品的悲剧感,但两位小人物为了家国,历经艰难寻找内奸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当前古装剧还有对人物“君子之风”的追慕,体现了当下回归主流价值的诉求,但也折射了理想主义坚守的艰难。《琅琊榜》中,萧景琰坚持正义,与梁帝据理力争而被排除在夺嫡之外,他还怀有恻隐之心,同情私炮房一案中遭殃的百姓,将情义看得重于一切,明知是陷阱也要设法营救部下。《鹤唳华亭》中,萧定权恪守儒家伦理,即使四面楚歌,也要坚守忠孝仁义,最终却背负骂名而亡。

不可否认,当前古装剧在价值传达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一,不少作品仍陷于“明君忠臣”的传统历史观藩篱中。《梦华录》中赵盼儿跪着求官家广开恩德,祈求出身贱籍之人能够与他人平等。《长安十二时辰》将罪责归到奸臣林九郎身上,反奸臣而不反皇帝。《清平乐》强调仁爱治国,通过“君臣共治”来达到权力的平衡。剧中人物均将希望寄托于“明君”身上,缺少对封建制度的反思,更没有对一个更好制度的向往与追求,属于较为陈旧的历史观。当然,我们承认古装剧中的人物有其历史局限,难以跳出所处的时代。但是,作为当代创作者,除了融入一些民主、平等的思想之外,还应该以更为现代的意识来反思“明君忠臣”观念的问题。以宫斗剧为例,与《延禧攻略》相比,《金枝欲孽》(2004)、《甄嬛传》(2011)等作品则更高一筹。前者中的宫女如同升级打怪一般,地位不断上升,最后与皇帝走到一起,等于完全接受了规则,缺少反思批判的精神。而《金枝欲孽》中虽然宫廷斗争同样激烈,但人物命运是悲剧性的,主人公最终从宫墙内逃离出来,隐喻了对后宫文化的否定。《甄嬛传》也是如此,通过对诸多女性形象悲剧命运的揭示,批判了这一将人异化、戕害的社会环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而当前一些古装剧明显缺乏对制度本身的反思与批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在于追求人类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因此要弘扬具有进步倾向的社会意识,否定落后的、不利于历史进步的社会意识。从这一点而言,当前古装剧缺乏对陈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进步社会意识的弘扬。

其二,性别关系仍然是当前古装剧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大女主”一度是古装剧的热点文化现象,它们围绕女性展开情节、讲述女性故事、突出女性地位,易让女性观众产生身份认同。不过,其中的女性大多在男性的帮助下获得成长与成功,并没有走出男权阴影,貌似凸显女性意识,实则仍臣服于男权。当前古装剧的变化之一在于男性重新成为故事的主角,体现出对传统父权的进一步回归。即使表现女性,也更多希望建立与男性平等的关系,不依赖男性,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自我价值。《梦华录》中的三位女性,赵盼儿遇到负心汉、宋引章屡次受男性欺骗、孙三娘被夫家抛弃,姐妹之间相互帮扶、共同成长,传达出独立的女性意识。但是,该剧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刻意丑化、矮化男性形象,制造一种性别对立、对抗,使得男女关系愈加紧张,如剧中对欧阳旭、池衙内、沈如琢等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一种“厌男症”倾向。这也是当前网络空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男女间不信任、关系紧张现象在艺术作品中的投射。但是,刻意强化性别对立、对抗,不利于建构当下和谐的两性关系。

其三,当前古装剧还存在价值观模糊不清、道德观陈旧等问题。《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既有着保护长安百姓安宁的信念,又怀着对第八团的深厚情谊,闻染是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但是随着闻染的死亡,张小敬也就失去了继续保护长安百姓、维护圣人的心理动机,价值客体被毁灭,信仰根基自然动摇,此后他对信念的坚定也就失去了说服力,这一问题显示出创作者在价值把握上的混沌、意识不到位,人物形象也随之游移不定。有些古装剧贞洁观较为陈旧,如《梦华录》中的人物“双洁”设定引来不少非议,强调人物的处子之身,与作品所宣扬的女性解放背道而驰,等于否定了妓女这一被压迫者的形象,也就失去了原著的精髓。

结语

当前古装剧之所以产生以上“面相”,其一是有关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与引导,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宫斗权谋与胡编乱造,向尊重历史、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方向引导;其二是国家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之创作者们对美学的自觉探索,生成了一种被津津乐道、至今方兴未艾的中式美学追求;其三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的文化自觉,从而形成的“知识考古”风尚;其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引发了国民价值、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嬗变,现代意识被投射到古代,借古来浇今之“块垒”,加之陈旧观念并未完全退却,而出现的新与旧、进步与落后价值并存的局面。当前古装剧的成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喜成果,也是创作者美学自觉与文化自觉的体现。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正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才有了当前古装剧的美学转向与知识考古,而这一转向与考古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经验亟待总结,问题也需指明,无论是在美学探索、文化表征,还是在价值传达上,当前古装剧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价值导向方面,还需要创作者予以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的立场态度,党和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也明确倡导“同当代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实践路径。立场态度与实践路径业已明确,期待创作者今后能够发扬长处、规避不足,为观众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古装剧作品。


作者:殷昭玖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9期(总第96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殷昭玖 | 美学转向、知识考古与回归主流——论当前古装剧的几种不同“面相”(“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中国文艺评论》被评为AMI核心期刊

2022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9期目录

《一点就到家》:“重主题”的“轻表达”(殷昭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