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神话是人类群体的共同记忆,其所蕴含的多元时间观念也成为人类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托,亦成为神话延续至当下的证明。在不同类型的艺术中,神话的时间表现存在差别。在绘画、雕塑、舞蹈等诉诸人类视觉的艺术中,时间以凝滞的形态,传达着人类的永恒想象;在以神话史诗为代表的传统口传神话、以音频分享平台为代表的新口传神话和音乐艺术中,时间以延宕的形态,彰显神话的流动特性;在中西从古至今的小说叙事艺术中,时间则以循环往复的外观,表现出人类持续地返归神话的努力。传统的神话时间在艺术实践中与人类的现代心灵实现了神奇的耦合,一个将要被遗忘的、神秘而博大的神话世界开始重新回到人类的生活中,人类必然能够从中获得对神话时间的具象化认知,以及对艺术创作真正价值的深刻认同。
【关 键 词】 神话 叙事 艺术 时间
(图片来源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引言
在艺术的世界中,神话是当之无愧的源头,包括对“何为艺术”与“艺术何为”的理解也都暗藏着神话对人类精神的指引,而最为显著的标识便是出现于艺术中的各种符号。符号的“连续性”与“象征性”帮助人类建立起了早期的思维方式,并为艺术呈现的多重方式提供了可能。维克多•特纳直接将象征符号与物等同起来,他认为象征符号“通过与另一些事物有类似的品质或在事实或思维上有联系,被人们普遍认作另一些事物理所当然的典型或代表物体,或使人们联想起另一些物体”。在符号的助推作用下,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虚幻在不同场域中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进而产生了神话。神话思维作为艺术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它存在一种原逻辑的性质,即主客体的混融与交流,以及形象与情感的相互转换,使神话思维实现了向叙事形态的转化,并以一种相对更为具象的方式留存于艺术创作中。
应该说,相对于“艺术”这一概念而言,神话是一种“先验”的形态,因此,在面对神话这种艺术并进行阐释时,就需要一个恰当的角度。其中,时间与空间在人类的经验中构成了最初的直觉,这种关于时空的直觉便是美学家韦尔施所言的“美学的规定”。相较于空间的具体性,时间则因其抽象性,更多地触及了人类的感知与想象能力,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春夏与秋冬的轮转,帮助人类形成了最初的时间观念,这些表现在神话中,便使得神话叙事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味。
人类的神话记忆从来不曾只停留于久远的故事中,而总是尝试着在不同的媒介之中复现神话的诸多“时刻”。从古至今,神话中的时间总是流转于不同的艺术媒介中,诚如龙迪勇所说:“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模仿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此所谓“出位之思”,也表现为跨媒介叙事。在诉诸于人类的视觉、听觉、知觉等艺术媒介中,神话的时间有着不同的表达形态,它或是在凝滞中蕴含着张力,或是在延宕中凝练出永恒,或是在循环中透露出变迁,艺术的传达既表现出神话时间的多元内涵,同时也间接地描摹出人类思想与精神的历史变动。
……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国礼仪文化与小说叙事”(项目批准号:22FZWB06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马硕 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期(总第100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