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在当下建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大背景下,阐述曲艺红色基因的发生与传承路径,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直至近年来的曲艺红色作品进行了扼要式梳理,重点论述了曲艺红色经典在艺术形象塑造的典型示范、宏大叙事史诗风格、艺术创新性等几个方面所体现出的美学风范,同时立足曲艺本体,对曲艺红色作品的独特创演规律和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关 键 词:曲艺 建党百年 红色经典 美学风范 艺术创新
一、缘起
“红色文化是在我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特色文化。”曲艺红色题材创作是当代红色文化序列中非常突出的现象,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在“说新唱新”中涌现出的新作品,“其中反映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剧变的革命化叙事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斗争,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的集体记忆结晶”。“红色经典”一词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广义上讲,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题材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题材中比较重大的叙事内容,可视为“红色经典”。《曲艺》编辑部编辑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中国曲艺经典作品90篇名录》列入的大多数作品都属于曲艺红色经典。
二、曲艺红色基因的发生与传承路径
曲艺产生伊始,便带有思想宣传、劝教民众的基因。迥异于庙堂高文大册,曲艺具有得天独厚的民间通俗文艺色彩;与文人文学、传统诗文的大道大雅相比,曲艺虽小道而通俗,却以“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姿态历经几千年不衰。从战国、秦汉时期的说唱体作品《成相篇》《为吏之道》中的政务说理类说唱,到唐代“俗讲”讲经文、变文等杂糅佛教道教的叙事,再到宝卷、善书等故事宣讲类唱本,直至明清两代形成“南(弹)词北鼓(词)”格局,各地曲艺曲种蔚为大观。自辛亥革命开始,宣传时事政治和宣扬民族解放成为曲艺艺术的主流题材,如秋瑾的弹词《精卫石》、陈天华的鼓词《醒世钟》《猛回头》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曲艺艺术在都市城镇和乡村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鉴于曲艺艺术突出的大众文艺通俗说唱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一些左翼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倡导通过通俗文艺宣传革命和促进大众的觉醒,如瞿秋白创作了《孟姜女调•救国十二月花名》,他在《论大众文艺》一文中提倡写革命内容的“说书式的小说、唱本”。鲁迅曾对当时一部分人污蔑大众文化的言论驳斥说:“我相信,从唱本说书里可以产生托尔斯泰、弗罗培尔的。”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根据地文艺要“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彻底使民间文艺包括曲艺、地方戏曲等真正阔步登上大雅之堂。
曲艺红色经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年至1949年。以红色根据地和解放区为主要阵地,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创作了《刘巧团圆》《翻身记》,王尊三创作了《晋察冀小姑娘》,还有老舍、何迟、赵树理、孙犁等作家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抗战文艺。小说家茅盾曾不远千里向老舍约稿,“嘱写大鼓书词,以求通俗,增高民众抗战情绪”。解放区的曲艺形式多样,数量巨大,“陕北说书、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山东的‘武老二’(山东快书)、胶东大鼓、河南坠子,以及南方韵味的评弹、评书等曲艺形式,都变成了民间艺人、作家和艺术家手中最直接的战斗锐器,成为解放区群众文化娱乐和宣传教育的工具”。胡孟祥搜集整理了《解放区说唱文学作品选》三卷本于1989年出版。
《解放区说唱文学作品选》胡孟祥主编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65年。文学史上的“十七年”时期,红色曲艺与红色经典小说几乎同步。所谓“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还有《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对这些小说,曲艺家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人力进行改编创作,其中以评书形式的改编最为常见,“血染洋行”“智斗小炉匠”“双枪老太婆救江姐”等片段非常著名。红色评书取得成功后又反哺了作家,刘流直接以评书形式写出《烈火金钢》,其中至今还常说的《肖飞买药》一段堪称评书红色经典的“教科书”。这部作品在当时作为结合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成功典范,受到《文艺报》的表扬。评论家侯金镜说:“《烈火金钢》的作者在运用评书体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刘流同志不但熟悉,而且熟练地运用了这个形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堪称是红色文艺的井喷期,小说、电影、歌剧、话剧、戏曲、曲艺等文艺形式全面开花,而“红色经典的共同特征是以普通农民、军人或工人的革命斗争生活为题材,主人公多为体现革命理想的英雄或模范人物,体现出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特质和审美价值是非常明显的。
就曲艺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曲艺人以极大的热情拥抱新文艺,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曲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革命历史题材和讴歌各条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作品。没有哪一种文艺形式像曲艺这样如此迅速地纳入主流话语,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贯彻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从当时的受众面看,曲艺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小说。以《红岩》的曲艺改编为例,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小说《红岩》热,但欣赏人群以有一定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和大中型城市市民为主。但是自“曲艺改编《红岩》后,小说的普及面和受众层次立刻发生了很大改观”。曲艺对《红岩》的改编,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也形成了曲艺红色经典。另外,对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事迹的宣传也催生了一些曲艺作品,留下了一些经典。如单弦《赞雷锋》、铁片大鼓《风雨行》、京东大鼓《在列车上》、弹词开篇《南京路上好八连》等。
第三阶段:1966年至今。虽然“文革”时期曲艺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是由于曲艺所具有的宣传功能、精心的创作和艺术家的“人保活”,使部分曲种仍然产生了红色经典佳作,流传至今。改革开放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曲艺极大地焕发了青春。新时期以来,曲艺红色经典创作形成热潮,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讴歌共和国领袖和开国老将的高风亮节和为国为民情怀的作品,如广西文场《春兰吟》(1995),单弦《小平南巡》(2001),扬州评话、评书《一代儒将陈毅》(2005、2017),长篇山东快书《许世友的传说》(2013),中篇苏州评弹《陈云的故事——凌云出岫》(2012),京韵大鼓《六盘山上》(2018)等。二是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和模范人物事迹的作品,如梅花大鼓《别母进藏》(1995),中篇苏州评弹《焦裕禄》(2018),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2020),评书《黄旭华》(2019),小品《社区民警于三快》(2015),评书《英雄机长》(2020)等。三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反映东北抗联英雄的长篇快板书《神虎将星赵尚志》(2005),从红色旅游切入的小品《红色珍宝》(2011),反映红色谍战故事的中篇评弹《大浪淘沙》(2017)、章回鼓书《古城暗战》(2018),取材红军长征故事的沁州三弦书《十七棵松》(2018),反映抗战期间我党组织营救省港文化名人的西河大鼓《大营救》(2019)等。四是现实生活题材中的家国情怀叙事,如快板《我送神舟上九天》(2005)、《天安门前看升旗》(2009)、苏州评弹《军嫂》(2020)等,宣传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感人事迹。特别是2020年全民抗疫以来,曲艺人发挥曲艺小、快、灵的优势,创演了大量抗疫作品,如山东快书《站哨台》、快板《加油武汉》、京韵大鼓《妈妈的嘱咐》、弹词开篇《秀发》等等。以上许多作品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群星奖等奖项,说明了曲艺人始终坚持红色经典主流创作导向,取得了不斐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