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从媒介融合到文化融合:网络文艺的发展路径(郑焕钊)

2020-05-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郑焕钊 收藏

  内容摘要:作为网络数字时代的产物,网络文艺的发展遵循着以技术为中心的媒介融合逻辑。在新旧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网络文艺主动谋划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拓展IP经济与媒介整合,而传统媒介文艺也以网络化为趋势,在融入网络文艺中实现着自身转型与融入。

  关 键 词:网络文艺 媒介融合 文化融合 文化经验 平台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

  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20世纪末以来全球媒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热点词汇。“媒介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是在1996年美国通过电信法修正案,解除电信业、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的禁锢和壁垒之后,不同媒介集团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数字化、互联网、算法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及其推动的新闻媒介和娱乐产业的不同媒体互动与融合的迅速发展,这一概念变得极富实践内涵和学术意义[1]。从总体上看,“媒介融合”的含义极为复杂丰富,主要包括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等六个主要方面。[2]

  “媒介融合”的概念在2006年前后被引入国内,与彼时国内互联网开始兴起、报纸新闻行业面临转型的语境息息相关。正是这一语境的差异,国内围绕媒介融合的实践与讨论,更多针对的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的新媒介对传统媒介(包括出版印刷和传统影视)所带来的冲击与危机下的求新求变,其核心关切是传统媒介“数字化生存”的问题:在数字技术主导的情势下,传统媒体如何融入新媒体,与之互动、融合与共存,这既涉及商业模式的转型,又涉及数字网络时代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因此媒介融合在国内的实践,带有极强的政策推动和产业转型的色彩。官方对此的表述,常用“全媒体”“融媒体”的说法,但不管表述的差异如何,都体现出新旧媒体在权势秩序转移之际,旧媒体向新媒体融入的“以技术为中心的单一融合”[3]的特征。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本文系首届广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资助项目成果。

 

  作者:郑焕钊 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总第55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 袁正领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吴江涛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目录

  对网络抗疫文艺创作的几点建议(郑焕钊)

  底层网络文艺: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郑焕钊)

  网络文艺2017:走向文化治理和全面规范(郑焕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