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改编为电影创作提供蓝本,这已经成为一种通行方式。艺术语言的迻译是改编中的规定动作,这种高难度动作使改编超越了原创的复杂与难度。从实践经验中可知,具备较好视觉化特征的文学作品更适于改编,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借故事的层面,应该运用独属于电影的叙事语言来提升原著的精神品质。与语言的转换相比,更深层次的改编是价值观念与叙事理念的切换。要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改编,必须妥善处理和对接观众的接受与审美,重塑观念并重述故事。
关 键 词:电影创作 文学 改编 电影评论
经典名著改编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电影,既古老又正值青春。它是人类最重视的讲故事能力的当代续航,也源于“20世纪的大部分岁月里,电影一度是工业、后工业社会最大的娱乐”。[1]迄今为止,电影票房的收入及每年电影银幕的数量仍然持续增长,证明上述论断中的20世纪的盛况已经延续到了21世纪。与这种盛况相悖的是剧本荒。剧本荒的状况旷日持久,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始终不足,使这一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势下,编剧的创作能力,或称“内容输出”能力就一再受到关注。就现状来说,编剧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创,另一种是改编。要解决剧本荒的问题,原创力需大幅度提升,但原创力绝非创作者与研究者加以呼吁或开出“药方”就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现实是“讲故事这门手艺日渐失传”[2],既然这一状况无法根治,那么只能暂图缓解,改编就是用其他叙事作品的“远水”解原创力不足的“近渴”之道。
一、如何看待改编?
当下,人们在评价原创与改编这两种形式时,常常会出现一种相互比照、各取其径的情况。似乎所拍剧本居于原创位置的是用一种评价尺度,来源于改编的便置于另一种尺度中。从创作的应有之义来看,原创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创作精神,然而目前具备写作剧本这一原创能力的导演只是一小部分人。综观当下电影界,集编剧与导演能力于一身的电影人,例如贾樟柯、徐浩峰、刁亦男、毕赣等都属于少数,而且这些有着“电影作者”迹象的导演,也比较集中于小众的文艺片领域。
在更加广阔的类型片领域,改编——无论是脱胎于文学作品还是其他艺术文本——为电影创作提供蓝本,已经成为一种通行方式和主流。那么不妨设问,难道改编中就不需要原创吗?改编自然要在“改”上下功夫,但它仍然侧重于“编”,“编”始终是它的主体。改编是编剧的一种形式,较早适用于电影、电视、戏剧,如今还包括游戏等以叙事为主,又必须经过导、表、演加以呈现的艺术形式。改编从来源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电影、电视、戏剧、游戏等向文学“借”故事,另一种是电影、电视、戏剧、游戏中好的故事资源彼此互用、共用(也被称为翻拍)。其中,前一种改编在国内外的电影行业中占较大比例,例如奥斯卡的最佳改编奖中,每一届的入围名单90%以上都出自文学作品。[3]国内的情况与之类似,有人例举:截至2014年12月23日,“在国内票房前60名的中国电影中,从文学改编而来的有22部,与文学保持了紧密关系”[4]。但第二种改编也十分常见,并引起热议,我们时常会看到关于经典作品翻拍的N个版本得失优劣的对比。可见,在翻拍行为中,观看者观看的重点已经从“看故事”演变成了“怎么改”“怎么拍”“怎么演”,既涉及大众文化接受心理中的审美变迁,也将编、导、表、演等二度创作中的创作重点、创作能力问题推到了全体观众瞩目的前台。“翻拍中我们在看什么”——这似乎构成了又一种景观,在此暂不涉及。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苏妮娜 单位:辽宁文学院《艺术广角》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总第55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 袁正领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