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屡创佳绩,目前已包揽了中国影史票房的冠亚军。究其原因,影片创作方面,采用商业类型片的创作思路,质量过硬,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体验;市场需求方面,满足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流影片的渴求;社会氛围方面,体现了新时代观众对于新时代中国英雄形象的渴望。产业发展方面,显示主旋律电影已发展为“新主流大片”,是中国电影产业螺旋式上升的一个重要标志。观众期待更多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中国英雄影片出现,为人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故事。
关 键 词: 主旋律电影 新主流大片 中国精神 中国英雄
近年,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屡创佳绩,掀起了一波波观影热潮。仅从票房而论,2014年徐克执导翻拍的《智取威虎山》为8.84亿元,2016年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为11.88亿元,2017年刘伟强执导的《建军大业》为4.035亿元,李晨执导的《空天猎》也达到了3.18亿。这当中最令人瞩目的则是吴京主演的《战狼2》,影片不仅在2017年夏天点燃了全国观众的观影热情,更为中国电影市场创造出了高达56.79亿元的单片票房纪录。而2018年春节档,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影片《红海行动》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西游记之女儿国》等对手强劲的宣传攻势之下低调面世,单日票房从年初一在四强中垫底到年初二超过《西游记之女儿国2》年初三超过《捉妖记2》,2月22日超过《唐人街探案2》,直到3月14日总票房超越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最终达到36.5亿[1],成为仅次于《战狼2》的中国影史票房亚军,也是中国春节档上映影片的票房第一。至此,中国影史票房的冠亚军都被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大片包揽,此类电影成为了电影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毋庸讳言,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的走红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多少带有惊喜的意味。喜自不必说,惊则在于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被各类商业片所统领,人们早已习惯了主旋律电影不卖座的情况,不仅不卖座,很多时候市场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主旋律影片。因此当《战狼2》创造出56亿的票房奇迹时,人们不能不为之惊叹。惊叹之余,人们也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影片能够走红?本文将就此问题,从创作、市场、文化及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作:类型化电影的精彩制作
从电影自身来看,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能够走红,首先是因为这些影片本身的质量过硬,人物鲜明、故事紧凑、场面精彩、制作精良,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体验。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与这些影片的创作者能够放下身段、放弃说教,以商业类型片的思路进行创作有关。
作为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一直以来,主旋律影片在许多人心目中与商业性是无缘乃至对立的。一些创作者也是如此,一说到创作主旋律作品,便立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说教面孔,故事陈旧、手法生硬。长此以往,主旋律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看”的印象,常常被敬而远之。这种认知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是非常不利,也是不公平的。主旋律影片与“好看”之间并没有天然对立的关系。无论是否是主旋律影片,都存在好看与不好看的可能性。商业片要“好看”才能吸引观众,主旋律影片同样需要“好看”才能吸引观众。《战狼2》《红海行动》等片能够走红,正是在于创作者不因主旋律而自我设限,而是充分借鉴了好莱坞类型片的创作思路,在“好看”上下足了功夫。这种“好看”主要在以下方面:
首先,这些影片都是强情节的故事片,精彩的故事是它们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从内容看,近年走红的主旋律影片都为军事题材,主人公是军人或军人出身,故事包括剿匪、反恐、海外追凶、撤侨、革命故事等等,此类故事不仅本身传奇性强,而且许多源于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及经典作品,本身就引人关注,称得上是自带流量的IP。据之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只要叙述得当,就不难以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智取威虎山》取材于经典小说《林海雪原》,据此小说所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早已在中国家喻户晓,主人公杨子荣深入虎穴、智斗座山雕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也都源于人们熟知却难以亲身体验的真实事件。主旋律影片表现这些故事,从选材上就已占了先机,对很多中国观众具有了天然的吸引力。
其次,这些影片的人物鲜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主旋律影片以表现主人公的正面形象为主,但不少作品却将正面理解为没有缺点、十全十美,如此一来就陷入了不接地气、不够真实的陷阱,所塑造的人物难以得到观众认同。近年走红的主旋律影片则避免了这一误区。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个个是机智勇敢、身经百战的英雄,但也是鲜活生动、富于个性的圆形人物。如《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不喜约束直接与领导发生了冲突;《战狼2》里的冷锋,面对强拆人员的蛮横,宁肯不穿军装也要为战友出一口气;《湄公河行动》里的方新武,面对毒贩难以抑制内心的愤怒,不顾纪律手刃了对方。这些人物和行为也许并不那么高大上,但却让观众看到了英雄身上的平凡人性,使英雄走近了观众。至于被很多人认为是从头打到尾的《红海行动》,虽然文戏不多,但“蛟龙突击队”队员们也都在有限的场景里显示出了各自的个性:张译饰演的队长果敢坚定,似乎仍带着当年《士兵突击》里史今班长的温情;爱吃糖的石头憨厚、女队员佟莉勇猛;顾顺和李懂这一对搭档则一个骄傲得不近人情,一个对战争怀着恐惧。就连恐怖分子中那个做狙击手的孩子和在被胁迫时突然自杀的头目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再次,这些影片制作精良、场面精彩,能给观众畅快的观影感受。如《战狼2》开头便以航拍的长镜头表现了冷锋在船上打败一班海盗的场景;《湄公河行动》里高刚和方新武与贩毒分子斗智斗勇的种种场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在威虎山上以机智表现赢得座山雕信任的场景。这些场景充满了剑拔弩张的激烈冲突,令人紧张到目不暇接、气不敢出,体验到一个“爽”字。
最令人称道的还是《红海行动》,该片对战斗场面的表现可以说达到了极致,138分钟的影片里有120分钟是在大战,从大战海盗到工厂撤侨到中途遇袭到集中营救人到追击恐怖分子,海战、陆战、街战、狙击战、荒野战、沙漠战一波接着一波,军舰、迫击炮、汽车炸弹、无人机、坦克、飞机,各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精彩纷呈让人过足了眼瘾。
由于制作质量过硬,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走红的不仅是票房,还有口碑。如《湄公河行动》刚开始上映时并不被业内看好,排片仅有17.3%,但之后凭好口碑被观众追捧,排片达到30.3%,成功实现逆袭增长。《红海行动》更是如此,正是因为从第一天上映其口碑就高居春节档影片之首,它才能一路逆袭至影史亚军。而高居首位《战狼2》的票房奇迹更是在全国观众的交口称赞中而产生。
二、需求:市场对主旋律电影的渴望
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影片的走红,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流影片的渴求。
自2002年《英雄》引发国产电影票房奇迹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2011年突破100亿年票房后[2],国产电影市场加速度发展,到2017年突破500亿年票房[3],只用了短短六年。但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也出现了奇特的口碑与市场倒挂的现象:高票房、低评价的影片比比皆是,好口碑的影片却常常没有市场。
票房与口碑倒挂的现象在本世纪初《英雄》《无极》《夜宴》等中国式大片热映时便已出现。作为新世纪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首批中国式大片,《英雄》等影片采用了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模式,以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大场面来吸引观众,也都赢得了高票房。但与此同时,这些影片也一次次地令观众在观影之后深陷失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画面精美而内容空洞”是观众对此类影片的普遍评价,在经历了一次次期待与失落的反差后,观众对此类影片的忍受也到了极限,到2012年《血滴子》上映之时,观众已经不再对此类影片抱有期待,这些以大明星、大制作、大场面来吸引观众的影片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在此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的热点经历了几次转化,2011年,以《孤岛惊魂》为标志带动了惊悚片的热潮,同年,《失恋33天》带动了都市爱情喜剧的热潮,2012年,以《泰囧》为标志带动了公路喜剧片的热潮,2013年,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标志带动了青春片的热潮,最近又掀起了罪案悬疑片的热潮。各种类型影片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使中国电影在类型化道路上的探索一步步得到深入与完善,中国电影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但是,中国电影的生产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在以市场为导向对各种电影类型的轮番尝试中,电影生产出现了一窝蜂、套路化、庸俗化等问题。制片商以市场为最大甚至唯一的追求,一旦发现某种类型具有市场价值,就扎堆而上开始生产,生产过程中也以商业至上,一味以流量明星或低俗化的东西来迎合市场,而忽视了真正能决定影片质量的人物故事及价值观念等根本性的因素。这种做法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观众在因某部影片关注某种类型之后,很快便会被大量同类但低劣的影片消耗掉对此类影片的兴趣与信心,最终导致此类影片失去观众与市场。以曾红极一时的青春片为例,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启市场之后,青春片一度成为票房明星,那些自带流量的IP和明星也成为投资追逐的热点。但与此同时,青春片的质量却在一步步下滑。在打架、恋爱、堕胎、出国成为通用套路之后,IP与明星也不再能够吸引观众,青春片一夜之间便由票房灵药变成了票房毒药。这种做法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败坏了类型电影的发展后劲。
在被市场种种价值观念歪曲、叙事混乱的影片败坏对电影的兴趣与信心之后,中国观众对于能展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影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事实上,与一些投资者和电影人所认为的只有低俗的东西才能吸引市场的观念相反,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即使在好莱坞也是主流。《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片能够走红,正是中国观众的正常需求在被长期忽视后的一种爆发。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另一个例子是2017年上半年在中国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该片的故事及表现手法并不是特别突出,上映之初也不被市场所看好,排片率并不高。但上映之后,该片以正能量的故事受到观众的欢迎,好口碑使其创造了市场奇迹,最终票房达到12.99亿,超过了同期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大片。这些都传达出中国电影观众对于能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好影片的渴望,也表明了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新时代观众对中国英雄形象的渴望
从当前社会的文化氛围来看,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影片能够走红也体现了新时代观众对能彰显新时代崇高精神的中国英雄形象的渴望。
对崇高的向往是人类精神的内在需求。朗加纳斯说:“在不少真理之中,尤其是这一真理:作卑鄙无耻的家伙并不是大自然为我们——它所挑选出来的子女——所定的计划,决不是的……它一开始就在我们的灵魂中植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对于一切伟大事物,一切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因此,就是整个世界,作为人类思想的飞翔领域,还是不够宽广,人的心灵还常常越过整个空间的边缘。当我们观察整个生命的领域,而见到它处处富于精妙的、堂皇的、美丽的事物时,我们立即知道人生的真正目标究竟是什么?”[4]“一切有用的必须的事物是人们易于获得的,而他们的景仰却是留给惊心动魄的事物的。”[5]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是能够提供崇高美的一块银幕;观众观影,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在银幕上体验崇高之美;而银幕上的英雄形象正是崇高美的集中体现。正由于此,英雄、乃至超级英雄一直是好莱坞电影中最受欢迎的主角。从早期的007到当今的漫威英雄世界,《超人》《变形金刚》《金刚狼》《美国队长》《银河护卫队》《复仇者联盟》等影片一次又一次地向观众讲述着大同小异的英雄拯救世界的传奇故事,观众一直乐此不疲,正说明了他们内心对于英雄的崇敬与需求并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中国观众也不例外。那些在美国流行的超级英雄大片在中国同样大受欢迎,甚至口碑并不算好的《变形金刚4》也能够在中国市场收获近20亿票房,远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成绩,就充分表明了中国观众内心对于英雄故事的喜爱和渴望。
但是,中国观众对于银幕英雄形象的渴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中国电影自身忽视了。改革开放迄今四十余年,中华民族已步入了民族复兴的轨道。但是,面对中国的迅猛发展,人们在青春片里看到的是情感迷茫的青年,在公路喜剧片里看到的是生活混乱的中年,在女性片里看到的是勾心斗角的闺蜜,在悬疑片里看到的是人格分裂的罪犯,就连一向以塑造英雄为核心的武侠片,近年来也热衷于表现陷害徒弟的师傅、互相背叛的兄弟等反英雄的形象。这些形象一方面反映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多层次发掘,另一方面来看,过多塑造此类形象则消解了人们对于人性的信任。这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显然背道而驰,与观众对于崇高的美学追求也毫不搭界。
中国电影缺少英雄故事,使中国观众长期以来只能在好莱坞的英雄故事中满足这一需求。但是,好莱坞的英雄与中国观众之间毕竟有着文化的隔阂,中国观众最需要看到的还是银幕上的中国英雄形象。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里的中国英雄形象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一需求,让他们看到了能够反映中国人精神、振奋中国人士气的中国英雄形象。尤其是《湄公河行动》里的高刚、方新武和《战狼2》里的冷锋,《红海行动》里的“蛟龙突击队”,都是在中国人民处于危机之时代表国家挺身而出抓捕敌人、拯救民众的英雄,更令中国人民在崇敬之际充分体验了国家强大的自豪。
值得重视的是,冲在前线拯救民众的战斗英雄只是国家的一个代表,而支撑英雄完成任务是中国雄厚的国力,在上述影片里最直观显现的就是军事力量。以《红海行动》为例,影片拍摄得到了中国海军的支持,片中出现的多种武器都是当今中国军队最为先进的配备。尤其开场时追击海盗的指挥舰“临沂”号导弹护卫舰,身价高达14亿元人民币。该舰现实中是中国海军的功勋舰,正是它执行了中国也门撤侨的任务,将163名中国同胞和其他13个国家的二百余名公民安全撤离。片中还突破性地表现了舰载火箭拦截来袭导弹的精彩场面,用于实施拦截的“火力猛兽”是1130型近防炮,属于我国第三代舰载近程防空火炮。而在反海盗行动结束后,队员们回到了071型船坞登陆舰上,影片最后的敬礼仪式也是在071型船坞登陆舰举行,“这种登陆舰是我国海军目前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登陆舰,不仅能作为登陆舰的母船,用以运送士兵、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展开登陆作战,也可搭载两栖车辆和直升机。”[6]此外,影片中还先后出现了904型岛礁补给舰、039A型常规潜艇以及726型气垫登陆艇等先进的海军装备。当然,除了海军装备,陆军装备、空军装备等在片中也一应俱全。这些武器的出现除了满足观众对于当代中国军队的好奇,满足军事迷们对先进武器的兴趣,更充分显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激发了民众对于国家强大的自豪感。
四、产业:从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大片”
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的走红也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向,那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主流电影市场日渐融合,形成为一种新主流电影。
新主流电影概念并非现在才出现,1999年,“马宁就在《当代电影》杂志上提出了‘新主流电影’的概念。基于当时的历史语境,马宁的‘新主流电影’主要是针对‘低成本商业影片’提出的一种发展策略,其历史价值非常值得肯定。”[7]进入21世纪初,低成本的新主流电影并未能够得到太多注意,面对当时惨淡的电影市场和好莱坞竞争,中国电影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电影人选择的道路不是放弃好莱坞威胁下的主流电影市场、用小成本电影来赢得一席之地,而是与狼共舞,学习好莱坞制作商业大片。从2002年《英雄》以来,中国电影便一直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探索。就其基本进程而言,2002到2010年间是古装武侠类型的中国式大片在电影市场上一枝独秀。2010年后,古装武侠大片式微,类型电影成为市场主角,爱情片、喜剧片、青春片、罪案悬疑片、恐怖片等各种类型影片如后浪推前浪纷纷涌现,一步步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和电影类型的多元化格局。但是,在十多年来商业电影一骑绝尘的飞奔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的短板也日益暴露:追求商业价值的商业片被发掘到了极致,但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旋律电影和注重艺术表现及探索的文艺电影基本被市场忽略了。电影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被严重忽略,票房与口碑的倒挂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上最为人诟病的一大怪象。中国电影就像一个独腿巨人,一条腿虽然暂时还能跑、甚至跑得挺快,但短板带来的困难也越发显著。前文所述各种类型电影各领风骚三两年,三两年后就无人问津的状态也说明了这一点。
单一化发展的电影生态并不能持久,中国电影人对此有着清醒认识,也一直在“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商业电影的主流化、艺术电影的市场化”[8]的道路上进行探索。2006年尹力导演的《云水谣》、2007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2009年陈国富导演的《风声》,以及由韩三平执导的《建国大业》(2006)、《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都是打破主旋律与商业片界限的成功尝试,为《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片的成功提供了经验,也一次次回应着人们对于新主流电影的呼唤。
不难看出,当前“新主流电影”的含义与马宁最初提出的含义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马宁提出的“新主流电影”概念主要指中小成本电影,他明确建议此类影片的成本范围是150万元至300万元人民币。而其后人们所说的“新主流电影”则多是商业化较为成功的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在市场走红的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则不仅是商业电影,更是大投资、大场面的商业大片,是电影重工业时代的产物。学界因此在“新主流电影”的基础上给了它们新的命名:“新主流大片”。皇甫宜川认为:“它们表现出更加成熟的叙事和市场号召力,表现出更易让人接受的主流价值观,表现出对现实和历史新的观照角度和更通俗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更加关注具有人类普通意义的情感,以及在创作团队上表现出的港台、特别是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电影人的融合。”[9]
“新主流大片”的概念看似简单,却是中国电影产业长期探索的成果,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几个突破:1.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关系从相互对立到相互融合的突破;电影人不再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人为对立,而是在主旋律电影中积极吸纳商业元素,在商业电影中积极表达主流价值,二者相互借鉴和融合,达至思想、艺术与商业的平衡;2.中国商业大片终于走出了长期以来高票房低口碑的泥潭,商业性不再被片面等同于非主流、擦边球和低俗化,商业电影向社会主流靠拢的努力得到大众和市场的认可;3.主旋律电影从远离市场到进入市场被市场欢迎的突破。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从坚守主流价值观念就要远离市场的误区中走出,学会了以商业类型电影方式讲述故事,其所坚守的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念也在商业电影中得到了认同。因此说,“新主流大片”是中国电影产业螺旋式上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繁荣的新起点。
五、结语
虽然有了一系列成功之作,“新主流大片”目前尚处于开启阶段,前述走红的“新主流大片”均以军事动作类型影片为主,塑造的主要是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这当然属于“新主流大片”之列,但“新主流大片”的内涵远不止于军事动作片,凡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商业大片都可纳入,中国电影人继续开拓的空间还很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电影方面,中国观众对于符合新时代精神、故事精彩、人物鲜明、制作精良的“新主流大片”需求迫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片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着更多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塑造中国英雄的影片出现,为人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故事。
[1]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影片票房数据据中国票房网http://www.cbooo.cn/
[2] 据《2011-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分析(图)》,中国产业信息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6/421575.html
[3] 据《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近560亿元80后、90后成创作主力军》,央广网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619/t20180619_524275407.shtml
[4]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朗加纳斯《论崇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5]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朗加纳斯《论崇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6] 研敏:《解读〈红海行动〉里的武器装备:坦克大战也疯狂》,原文载《北京日报》2018年3月5日,引自手机人民网http://m.people.cn/n4/2018/0305/c180-10631194.html
[7] 张卫等:《界定•流变•策略——关于新主流大片的研讨》,《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
[8] 饶曙光、李国聪:《主流大片新拓展:范式转换与战略升级》,《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
[9] 张卫等:《界定•流变•策略——关于新主流大片的研讨》,《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
作者:周文萍 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41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常务)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吴江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