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书法的主体自觉与路径创新——以徐渭、董其昌为例(李帅文)

2022-08-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李帅文 收藏

【内容摘要】 在明中后期心学思潮的影响下,书家对待“师心”与“师古”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以徐渭的“真我”观与董其昌“仿书”现象为例,本文通过比较二者书学思想与实践路径的异同,在徐渭“不求似而有余”与董其昌“不似之似”的美学命题中探析其共同存在的创作自觉,继而追问在“宜俗宜真”和淡雅的迥异风格背后二者形而上思想的不同旨归。即在心学思潮和佛学复兴的背景下,徐渭的顿悟思想以及董其昌的“游戏禅悦”使二者在“自性”的张扬与隐匿之中实现审美主体的自觉,在顿悟与渐修之间实现由法度到超越法度的路径创新。

【关 键 词】 真我 仿书 徐渭 董其昌 顿悟 渐修

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352cm×102.6cm 苏州博物馆藏

董其昌《录旧作四首》93cm×38cm 北京保利 2011年春季拍卖会

一、徐渭与董其昌的书学背景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人等。徐渭一生命途多舛,虽出生于会稽望族,但自幼其父离世,生母改嫁;虽“六岁受《大学》,日诵千馀言,九岁成文章”,却八次乡试落榜;虽中年入幕僚且以文才建功,但朝官内争的风波仍使他人生跌蹶困顿。经历种种不堪的境遇,徐渭又惨遭牢狱之灾且数次自杀未遂,曾“引巨锥刺耳……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出狱之后,仕途的希望破灭,劫后余生的徐渭寄情于文艺,形成了自出己意、去伪存真的“本色”论,以及腾挪跌宕、纵横不羁的艺术风格。徐渭所处的时代,倡导“天理即人欲”的阳明心学盛行,徐氏师承阳明弟子季本,也深受心学传人王畿的影响,同时其所著《三教图赞》中“三公伊何,宣尼聃昙。……应时设教,圆通不泥。谁为绘此,三公一堂。大海成冰,一滴四方”亦表明徐渭对儒释道的兼收融合。这一时期,晚明后七子极力倡导复古思潮,而徐渭所强调的“真我”观则是对复古思潮自发性的反叛:“夫真者,伪之反也。”这里的“伪”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典一味地拟效和抄袭,二是对艺术表达的假意虚情。那么同是晚明书坛名家,董其昌在临池实践中常出现的“仿”与徐渭所排斥的“伪”是何关系,其指导思想与“真我”观是否相悖?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17岁通过科举谋仕,因“书拙置第二”而发奋习书,35岁于北京会试中举,得以入翰林院,仕途上的青云直上为其艺术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董氏一方面与憨山、达观等禅师参禅悟道,“又喻之于禅,达摩西来,一门超出……尽法者,游戏跳跃,无不是法”,将禅理融会于审美思辨;另一方面与韩世能、项元汴等达官、收藏家交游,所鉴历代书画佳作是其艺术上“集大成”的物质基础。禅宗思想奠定了董氏艺术审美的取向与追求,博览古法的阅历影响了其习书方式与风格,其中“仿书”是董其昌探索书艺之道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明确了以先贤经典法帖为审美取向,且强调了主体能动性与审美追求,具备“师古”与“师心”的双重指向性。据文献记载,“仿书”最早现于宋代,“每卷题云‘仿书第若干’……盖但录其词而已”,这里的“仿书”仅为文本的提取。经历了元代出现的仿画实践,至明初吴门书家由画之仿法入书法,此时“仿书”从数量上看并未形成规模,且均与所仿书作的风格相似。至明末,董其昌则把对“仿”的主体性发挥到了极致,一定程度上是复古与反复古的时代思潮碰撞下的产物。

……


作者:李帅文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7期(总第82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7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