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作品评析>正文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杜彬 彭慧媛)

2021-01-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杜彬 彭慧媛 收藏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要素;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学术性与完整性并行、艺术性与原生性并举等显著特征。通过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的影像记录,使传承人的珍贵“技—忆”得以长久留存,有助于其多样性传承和传播。

  关 键 词:“非遗”传承人综述片 “非遗”研究 影像记录 抢救性记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小人物的生活、技艺和命运是大历史骨架下的血肉和时代底色。近年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名义牵头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合适之处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身怀绝技和民族精神的“非遗”传承人推向历史的前台,作为文化的守护者和技艺的传承者、民族的文化脊梁进行关注和书写。2006、2008、2011和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个,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145个子项,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154个。[1]2007、2008、2009、2012和2018年,原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而“截至2015年底,有近30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去世,在世的传承人中70周岁以上的占到56%”。[3]“非遗”是活态传承,往往人走艺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离世常造成“非遗”项目处于濒危甚至消亡状态,因此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原文化部于2013年组织选取了31个国家级项目50名国家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试点工作”,[4]并下发一系列文件推动抢救性记录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截至2019年底,已公布的3068名国家级传承人中已去世约500名,已完成抢救性记录的约600名,正在进行抢救性记录的约700名。”[5]抢救性记录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2018和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分别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共展映了56部优秀(含部分合格)综述片。特别是第二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以“留住老去的年华,抓住盛放的芳华”为主题,通过影像记录,使“艺人的宝贵技艺被留住了,盛开的芳华也被抓住了”。[6]然而在抢救性记录实践工作中,较多综述片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没有完全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拍摄。本文以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播放的三十余部优秀综述片为例,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综述片进行特色探析。

  一、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选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我们对自我的记忆与解释。”[7]而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论什么样的“记忆与解释”,都离不开地方,都具有地方性。学界“将地方性理解为一个地方的长期文化积累和居住于此的人与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系”。“一个地方的地方性由其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位置决定,而与子系统中的人群对地方的情感认同和主体意识没有关系,地方性不仅是区位、自然条件的差别,还是全球政治经济的整体格局所造就的。”[8]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9],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价值衡量之后的‘传统文化’”[10]。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尊重传承人就是尊重历史,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非遗”项目有各自的生存空间,每个传承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并形成对这个地方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尊重民族语言和方言是对传承人的情感认同,也是对传承人所生活空间的地方文化认同。因此,在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中,传承人用方言或民族语言进行相关内容的表达和阐述,以保持其记录的本真性。在抢救性记录中,学术专员需要对传承人的民族语言或方言进行翻译和解释,然后打出字幕。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杜彬 彭慧媛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总第63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目录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

  从“遗形之物”到“非遗宠儿”——“传统戏”价值的时代重构(梁晓萍)

  网络直播时代非遗的三驾马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