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业史》——
经典之作的悠远回响
1952年,柳青36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那时他已经参与创办了《中国青年报》,创作了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还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就在工作和事业“顺风顺水”之时,柳青主动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离开北京去陕西深入基层。后来,他扎根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
柳青
到生活现场去,走艰辛创作路
上世纪50年代初,柳青感到,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必须亲赴现场与村民一起参与、感受这一巨变,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带着这样的信念,带着文学的理想,柳青主动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作道路。
从1952年到1956年,柳青没有发表一篇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不少人对他深入生活的方式产生怀疑。柳青承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不为所动。《创业史》责编王维玲清楚地记得:“1956年是柳青最苦的一年,也是他创作上最关键的一年……他食不香,睡不宁,变得又黄又瘦,身体极度衰弱。”后来讲起这一年,柳青笑着说:“那才真正是脱胎换骨,狼狈极了,这是我创作最艰苦的一年。”柳青在写作《创业史》第一部的时候,不脱离实际,跟大家一块开会,给群众和干部出主意、想办法。直到1959年,柳青创作的这部小说先是以《稻田风波》为名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以《创业史》为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创业史》出版后,一时广为称道、好评如潮,“我国当代反映农村生活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现实生活的历史容量具有了史诗性的规模”,评论家们给予作品高度评价。60多年来,《创业史》经受住了读者、专家与时间的考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
时代的画像,生活的史诗
“梁生宝买稻种”是《创业史》中的经典章节,广为人们知晓。这个章节细致地描写了梁生宝舍不得住店而睡在火车站里,舍不得吃饭,只是喝免费的面汤就馍,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心中新稻种所带来的丰收梦想。这个年轻庄稼人冒着春雨,“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抱着被窝卷儿,高兴得满脸笑容,走进一家小饭铺里”,以其勤俭节约、风尘仆仆的形象,留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这个段落出自《创业史》第五章,也是小说中梁生宝这个人物第一次登场。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一直到第五章才出现?这正是《创业史》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小说要写的是“生活故事”,“生活”是网状的,有着多个侧面和多个层面,小说的前四章写梁三老汉、郭世富、徐改霞、郭振山、任老四、高增福的生活,而他们又都在关注和议论着梁生宝,众多故事的矛盾和关键点也都在指向他。这样,梁生宝在“买稻种”一场出现后,便迅速成为小说叙述的中心。路遥说,柳青“多年像农民一样生活在农村,像一个普通基层干部那样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创业史》中那么逼真地再现如此复杂多端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见的每条细小的波纹都好像是生活本身的皱折。”如果说梁三老汉、郭世富、徐改霞等人体现了“复杂多端的生活”和“细小的波纹”,那么梁生宝则体现了时代生活的主流及其对一个村庄复杂生活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画像。
梁生宝为什么要去买稻种呢?这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情节,是为了互助组的丰收,也是为了体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创业史》正是通过梁生宝互助组“买稻种”“新发育秧”“进山割竹”等一系列生活故事,通过与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人的斗争和竞争,将中国农民告别旧的生活方式、探索新生活的过程转化成了一部“史诗”。在小说第一部的结尾,梁生宝带领互助组通过艰苦创业获得了大丰收,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业社——灯塔社,梁生宝的创业终于成功了。《创业史》虽着眼于蛤蟆滩这个小村庄走合作化道路的过程,但柳青想要回答的却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创业史》正是通过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新的历史巨流”及其展开的细微波光。在艺术上,柳青也将宏大的叙事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小说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农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他既淳朴公道,又克己奉公,是从农村中的“仁义孩子”成长起来的新社会的新人。为了塑造好梁生宝,柳青一直与其原型王家斌保持着密切联系,亲自参与王家斌互助组的领导工作。全组十来户人,谁每天干什么活,哪家发生了什么事,他都知道。梁三老汉则是老一代农民典型,他在旧社会数次创业失败,在精神和性格上留下了创伤,土改后分了土地,重新唤起了他的创业热情,想为了个人利益再“拼一把”;他反对集体事业,暴露出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以及顽固倔强的性格,但同时他又具有中国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柳青极其精彩地描写了梁三老汉的内心矛盾,着重表现他参与合作化运动的艰难历程。梁三老汉这个形象凝聚了柳青对时代转折的深刻思考。
要塑造英雄,先塑造自己
《创业史》对后世的影响,既有文学的影响,又有作家柳青人格的影响。《创业史》作为经典之作,一方面,其开创的叙述模式在新时期之后的创作中有着悠远的回响;另一方面,柳青以扎根皇甫村14年的生活与创作实践,向人们昭示了何谓“深入生活”,如何“深入生活”,“深入生活”之后怎样创作出优秀作品。柳青“深入生活”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成为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典范。“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柳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创业史》出版后,柳青将16065元稿费全部捐给自己扎根的地方。他说:“农民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国家,我也应该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交给国家”。柳青高尚的人格、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攀艺术高峰的志向赢得了路遥、陈忠实等一代代作家的尊崇。
柳青及其《创业史》也向我们昭示,作家应当如何深入生活,书写时代。近百年来,中国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现在的中国乡村已经不再是柳青笔下的乡村,但我们通过《创业史》可以体味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内心世界,我们仍然需要像柳青那样深入生活、勇攀艺术高峰的作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文中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李云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小说选刊》副主编)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