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盏盏灯火,照亮现实世界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不断深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写实的生活题材和具体的文学方法,而成为一种审美形态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取向,呈现出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与多种多样艺术样态有机融汇的鲜明特色。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章政远)
建构起一个博大与精微共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文学审美空间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第一个鲜明特色,是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高扬,开拓了一个植根历史、面向未来、深扎社会生活、超越现实而又回到现实的更为广阔的文学疆域。纵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学创作,无论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报告文学,有的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和致敬,有的表达对当下一些价值取向失当行为的忧思,有的探讨在当下应该如何坚守精神立场、扬起理想的风帆……这些作品,建构起一个博大与精微共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文学审美空间。丰富的题材覆盖了各行各业,深刻的主题诠释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正义,不断提高的艺术水准契合了守正创新的时代需求,呈现出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
广大作家胸怀家国天下,用心、用情、用功,不断深化作品的主题立意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一盏盏以理想照亮现实、引领民众前行的精神灯火,标示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
作家怀揣对生活的热爱,又保持理性与冷静,关注呵护生活中坚韧的执着和温暖的人间情义,以深刻的主题、新颖的结构、生动的形象、精微的叙事和细腻的感情,描写新时代社会日常生活中温暖感人的细节,礼敬人性中饱含的向真向善向美的希冀,揭示心灵世界所潜藏的无限可能性,比较充分地敞开了人生人性中那些可靠的真理。不仅以思想者的如炬目光细致入微地省察人情世事,而且以建设者的胸襟善意地解读现代人灵魂深处的美妙世界。同时,对人性的假恶丑和生活中庸俗低俗甚至恶俗的现象,进行锐利揭露,启发并引领读者关注社会、体恤民生。
同时,广大作家通过描写揭示人之存在的合理性、可能性以及局限性,提供人之存在的一种有力证明,即恪守勇于追求美好理想、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德性立场,洞彻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面对欲望之海、世俗诱惑时刻保持警醒,不断进行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时代需求、人民呼唤和整个时代的发展律动有机融于一体。
如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以战争、人性、人情、爱情纵横交织的维度,扣住解放战争背景下一场挺进大别山激烈战斗中的人与事,以铁血激荡的战争场景和鲜活丰盈人性细节的交相辉映,生动传神地写出解放军指战员家国情怀的忠贞赤诚、革命意志的勇毅坚韧、英雄气质的笃实沉厚、浴血奋战的壮怀激烈和纯真爱情的浪漫飞扬,充分敞开了革命军人丰富鲜活人性的亮度、美度和作者革命人道主义的大爱情怀。
现实主义精神与丰富多样的艺术方法有机融合
作为一种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审美形态的文学价值取向,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鲜明特色,是致力于叙事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譬如,怎样将直面现实和浪漫幻想结合在一起,将历史视阈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将立足大地的坚实与仰望星空的诗性结合在一起,将现实主义的理性顺时叙事与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叙事结合在一起,将古典诗意美学意趣与现代象征艺术情境结合在一起,将正德大义的庄重言说与雅俗共赏的生动表达结合在一起。
再如,怎样赋予故事以生动丰富的思想内涵,赋予情节以一波三折的起承转合,赋予事件和场景以鲜活而繁复的形状与颜色,赋予人物形象以温暖明亮的思想光束和接地气、有活力的鲜明个性,赋予语言表达以唤起最大情感认同的感染性和共情力,使之既氤氲含意深远的东方诗韵之精髓,又紧扣当下社会生活勠力前行、搏击进取的现实律动,同时还折射出个体的生命光芒。
通过以上种种努力,从而建构起一种兼具阅读接受的便利性、时空建构的复杂性、价值引领的正向性、审美能指的多重性的优质文本形式,表征出现实主义精神与丰富多样的艺术方法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说到底,对于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而言,能够代表其思想艺术水准的并非其外在的物质性形态,而是一种“无形之物”,即艺术神韵、言说智慧和微妙心灵。因为,缺乏生命感受与体验的文学描写是苍白无力的,创作主体只有在其间灌注深刻精当的思想意识、鲜活腾跃的生命意识、守正创新的审美意识,才能赋予文学“风景”以真性情和美的品格,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景色中的灵魂跃动与风景中的人性交响,敞开可供读者多角度进入的多条路径。
因此,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并不在于我们如何将故事讲得多么生动、曲折,亦不在于将人物外表和行径写得怎么花哨、逼真,而在于能否将潜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中的历史基因与文化底色生动可信地呈现出来,能否将外在于作品的物质性“叙事本文”与内在于作品的精神性“心理本文”进行有机融合,使它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和人心人性世界里交相辉映。
且让我们以足够的信心,期待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掖平,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