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北京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书法批评:从历史看向未来——《中国书法批评史·现代编》读书分享会活动在市文联艺术工坊举行。
本期艺苑沙龙活动,邀请中国书协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祝帅作为主讲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祁小春担任与谈人。活动由中国书协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白锐主持。
读书会围绕祝帅《中国书法批评史·现代编》一书重点讨论了三个议题。
一是书法批评与书法评论的不同。祁小春认为,“批评”和“评论”不同。通俗来讲,“批评”有批判的意思,“评论”则有褒有贬,相对比较客观。书法批评总体上分为五类,即自发式的批评、非专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非文字的批评以及类似题跋一样点评式的批评。
祝帅认为,“批评”并不一定体现为文字的方式。像美术界非常著名的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罗杰·弗莱,同时也是策展人,他们的批评主张或者理论观点,并不总是通过文章的方式体现出来,有可能通过策划展览体现出来。从词源上讲,“批评”和“评论”本身是两个词汇,批评叫criticize,评论叫做comment,这两个词其实不太一样,comment是一种比较扁平、比较随意的点评,但是criticize有自己的学术史传统。在哲学史上“批评”有特指,一说到“批评”或者是“批判”特指康德哲学。
二是当前书法研究重古代轻现代。祝帅指出,当前书法界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都研究古代,不太研究现当代,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路径依赖,目前我们已有的书法史几乎没写现当代,比如说流传最广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王镇远先生的《中国书法理论史》,基本上都没写现当代,所以接下来大家的学习,尤其是学校里边的学生也就没有学过现当代了。
另外一方面是价值判断。书法是一个倒置的艺术,越古老越值钱,学的越古就越有价值,前面是源,后面是流,书法理论、书法评论也一样,越古老的东西越是源头。由于我们对于书法史的价值判断会代入到对书法理论的价值判断里边去,就导致大家觉得现当代的东西不如古代更有价值。
三是书法理论人才的培养。祁小春认为,就书法批评而言,个人单打独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聚在一起举办座谈沙龙,集思广益,一起讨论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方式就特别好,这种方式对中国现代书法理论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祝帅认为,我们现在对书法批评的理解相对狭隘,不是广义的书法批评。真正的往前看的书法批评,是不只要回过头看书法界已经取得了什么,还要参与未来书法界的建构。
白锐认为,作为一个书法人,创作作品的时候,还是要严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和不好,还是应该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
参加本次艺苑沙龙的观众也从日常书法写作练习、书法大众化传播、书法教育教学、AI书法写作以及青年学者如何加强书法批评学习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