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钰:改编演奏更多中提琴中国曲目_艺苑撷英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5月7日起,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青春篇”项目,正是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具体实施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项目,共推出50期深度长篇专访,宣传了一批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营造了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有力弘扬了德艺双馨精神,有效涵养了文艺界清风正气。同时,通过融合传播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艺苑百花”品牌。“艺苑百花·青春篇”将依托“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活动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展现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积极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不断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艺苑百花·青春篇”第4期,我们推出的是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沈子钰,敬请关注。
改编演奏更多中提琴中国曲目
——专访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沈子钰
人物简介
沈子钰,青年中提琴演奏家
毕业于德国克伦贝格音乐学院,多项国际中提琴比赛大奖获得者。15岁即获国际最权威赛事之一的第11届英国特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30岁以下)第一名,成为该赛事史上最年轻摘得桂冠者。曾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参加“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弦乐)等,定期受邀担任独奏与国内外著名乐团和指挥家合作并在国际音乐节演出。目前,为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盛利。
沈子钰背着琴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清爽而利落,仍带着校园气息。虽然知道她目前还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但依然很难想象,出生于1997年的她,就已拿到过众多国际中提琴大赛奖项,并且跟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尤里·巴什梅特等众多音乐大师和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都有过合作。采访前夕,她刚参加了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演出,采访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中国艺术报: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刚参加“上海之春”演出的感受吗?
沈子钰:是的,4月15日我参加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式的一个演出,是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是我作为乐团中提琴首席受邀参加的一个演出,非常荣幸能够接触和参与歌剧的演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经历,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不同音乐形象的演奏经验。歌剧跟我们平时学习到的、学术性的曲目不太一样的。剧中人物行动频繁,音乐的流动性非常多,要尽可能地展示无限的可能,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我参加比较多的是室内乐演出,或者是独奏,偶尔也会加入一些其他交响乐的演出。对我来说,歌剧是比较新鲜的。在歌剧里,提琴声部是其中的一分子,中提琴更是非常小的一分子,虽然小,但都有承接的意义。在乐团里,我们往往需要经常的、紧密的交流,然后跟随指挥一起去完成和舞台表演的对接。相对来说,室内乐里每个人都是比较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每个人都可能是领导者,主动性、独立性可能会更强一些。
中国艺术报:在学习音乐之初,可能会有很多选择,为什么你会选择中提琴?
沈子钰:我最早接触音乐,应该是从我三岁左右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开始的。那大约是在2000年吧,我对一切都还很懵懂,但音乐往往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直觉地受到感染,就一直哭闹说想要学习乐器,想要掌握这个曲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真的很了不起,可以不受年龄限制穿透人的内心,去熏陶我们,并激活了某个机缘。其实我一开始是学习小提琴,在我12岁即将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时候,才换成中提琴。这是一个机缘巧合,当时我遇到了我的恩师盛利老师,他带领我去接触中提琴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中提琴不太具有明显的声部优势,但我觉得它会有更加多元的发挥空间,可以演奏较为华丽的音乐,也可以带出温暖厚实的声音,是比较接近于人声的一种乐器。
中国艺术报:对你个人的艺术成长来说,参加中提琴国际比赛并获得奖项可能有着独特的意义,比如第11届特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情况?
沈子钰:那是2013年,我15岁,还在上高一。这是一个年龄上限在30岁的国际中提琴比赛,最后我非常幸运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当时比赛的举办地并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一个岛上。那时是3月份,天气很不好,忽晴忽雨,决赛当天还下起了冰雹。参赛选手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86名中提琴手。经过4轮考验,到决赛时只剩下了4名选手。宣布奖项时,当最后一刻我的名字被念了出来,心情是非常激动的。2014年,我还去美国参加第55届国际青年艺术家大赛,这个比赛的范畴覆盖了所有的乐器,且每届第一名的乐器都是不固定的,但中提琴已经很多年没有获得这个奖项了,我很幸运拿到了第一名。比赛的主办方同时具有艺术经纪公司的职能,会为获奖者进行推广宣传,因此对我来说也很有意义。
中国艺术报:为中提琴创作的独奏曲目是比较少的,通过参加比赛你有哪些收获?
沈子钰:中提琴独奏的曲目一直是偏少的,因为中提琴独奏不多,作曲家也就很少为中提琴独奏题材去创作。大部分的中提琴国际比赛,往往会以委约的形式让作曲家为中提琴创作一首无伴奏作品,然后让所有的参赛选手在短时间内学习呈现这个全新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可以为中提琴曲目库增添作品数量,也为中提琴发掘更多的音乐性格提供了可能。我印象深刻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巴赫的作品。一般比赛都会要求演奏巴赫的无伴奏作品。这需要对演奏进行调整,演奏者对环境声场的控制非常重要。在学校的琴房和在音乐厅的环境下,效果听起来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要用耳朵去判断自己的音乐,不断去调节不同场地的音响效果。无伴奏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因为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回声有多大,就好比感受乐器的呼吸,在呼吸之间找到时间感。
中国艺术报:2019年你就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举办了中提琴独奏音乐会,包括这次“上海之春”演出,你都身兼青年演奏家和在读学生的多重身份。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克伦贝格音乐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求学经历对你的成长一定至关重要。
沈子钰:2015年,我到德国学习,开始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各国的演奏家们,对我之前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德国本土的音乐家,他们非常注重理论体系的支撑,在德奥体系的框架内,他们对音乐流动的可能性或是大的情绪表达会有更多的要求。这跟作品和演奏形式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对我来说非常的受用。我在德国学习了6年,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德国,但其实经常在两边来回,包括课堂学习和参加艺术实践。2019年,我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举办了一场“春峰之钰——遗忘·经典中提琴专场音乐会“,采用中提琴独奏和跟钢琴组合的形式,演奏了舒伯特《小奏鸣曲》、拉威尔《帕凡舞曲》、普罗科菲耶夫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舒曼《三首浪漫曲》、关庆武《草原之歌》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为中提琴改编的作品。比如拉威尔《帕凡舞曲》,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因为它跟中提琴的音色非常匹配;舒伯特《小奏鸣曲》本是为小提琴写的,我自己把它改编成了中提琴跟钢琴的一个作品;《草原之歌》是关庆武老师为中提琴原创的作品,非常有特色,我在国外也时常会把它拿来分享。
中国艺术报:你听流行音乐吗?在网络时代,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对此你有什么计划吗?
沈子钰:我听流行音乐的。当然,我会选择比较有共鸣的那种。现在有一些流行音乐是很好的,相对于更具框架感的古典音乐,它们更随意,两相交织,可能会带来启发。网络时代比较容易代谢掉一些信息,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地把想要传达的东西带给大家。唱片时代已较为暗淡了,但录音依然会是我喜欢和愿意去追求的方向,通过录制好的曲目更好地实现传播分享。我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中提琴这样一个载体和独特音色,去改编和演奏更多的中提琴曲目,特别是中国曲目,更好地展示美好中国形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