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看戏,只看花花绿绿,人物闪耀,觉得甚美;初识音乐,是听歌,听歌是散漫的,按扭打开,一首接一首,一曲接一曲;曾偶见沉静寂寥山岗上的吹笛人,笛声时续时断,那笛声挥荡在田野,挥荡在天地之间,令人神往;听盲人说书,桌面摆着喇叭锁呐大镲小镲,那锃亮的铜锣、喜人的小鼓,二胡抱怀,梆子握在手心;也曾站在戏班的乐池边,看一班人吹拉弹唱,成一体统。真正感受到乐器强大生命力之美,是在剧院。几十上百人,人手或笛或镲二胡喇叭琵琶……,指挥家的手轻轻一点,带起一片乐声,时而激越如雷,时而舒缓如水。
后来,几经人生风雨,看足四季转换,方领悟“夏练三暑,冬练三九”的真谛,艺术源于生活,美在劳作。艺术中的一招一式,既是劳作的艺术体现,又是在辛勤劳作中修得的。
文学写作是苦差事,也是苦中见乐的事。十年寒窗称得一苦;呕心沥血著锦绣文章是二苦;为写作守一生为常人所不忍是三苦。这三苦,实际上对于一个醉心写作之人而言,心中有梦,心无旁骛,又何尝不是三乐。
文学写作这样,各门艺术的创作也无不如此。
书法绘画之人,屋中置一大桌案,案上铺一毛毡。那宣白的毛毡似有无穷之大,运笔则如存无穷之力,笔行毛毡之上,如犁行田野。书家的字,竖横勾笔如将军点兵。作画如书,均从那一笔开始,三笔两笔描出山水房屋亭台花朵。却是笔到之处,那房屋雅致而立,花朵迎风而开,雾隐山峦,流水潺潺。练就高超艺术水平并非朝夕之功,这书与画看似信手而来的的三笔两点背后,原是有着二十年、三十年的磨练,是功力一点点积存结出的果实。
李焕民《初踏黄金路》 版画(图片选自中国美术馆官网)
摄影艺术不只是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贵在偶然天成,抓住瞬间之美。摄影人先不提学问经验和技巧,只说为定格那一瞬光影,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守候就是一种磨励。
那曲艺、舞蹈、杂技诸等艺术无不如上所述。要知道,梅花历经数九寒天方得清奇艳丽,耐得住烈火般的煎熬才得悟空一样的火眼金晴,正因为如此,真正的文艺人懂得自我锤炼,甘受种种磨励,在艺术的百花园里默默劳作,潜心耕耘,不辞辛苦,静待花开。
文艺创作不仅是劳作,而且是富有匠心的手工劳作。
慢工出细活,文艺的手工劳作讲究一个“慢”字。慢是手法成熟之慢,是成熟之后运作之慢。这种慢,远离浮躁与功利,孤独地存在,沉默地表达。只有这样,文艺人的个性才得以彰显,才情才得以施展,灵感才得以腾飞。
劳动创造美,劳动就是美,文艺的手工劳作是美的。它的美表现在从生到熟的艰辛之美,表现在成熟后挖掘和创造的呈现之美。文艺创作者是在打磨文艺作品,也是在打造时代的精华。好的作品如新生的婴儿,各具天然姿态,感动着社会、人类、甚至整个世界。好的作品是跳动的火花,照亮人们的生活。文艺不仅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给世界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们读书看戏听音乐品书画,获得愉悦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的满足,审美的提升,灵魂的滋养。
树有根底,水有源头,文艺的手工劳作藏着传承。这种传承,是对历史的溯源,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它是从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中来,是从艺术研究的成果中来。文艺的精华是一代又一代人汗水的凝聚,更是智慧的结晶。文艺是火种,历朝历代从业于文学艺术的作者默默地劳作,将几千年的文艺理想延续下来。文艺的传承带有古人的人文气息、道德崇尚,将几千年文明保留至今。这是文艺的力量,文艺的传承,有着历史沉淀过的真实和纯净。
如果说我们的文艺是一棵大树,它一定不是速生的杨树,它是椴树楠树,是宝贵的可造之材,是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和格外珍视的。
天赋总是有极限的,但追求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愿每一个真心地爱着文艺的同行者,永怀敬畏之心,坚守艺术理想,辛勤地奔赴在各自的劳作道路上,勇攀艺术高峰,开拓新的疆域,以回应人们多样的呼唤和期待。
(作者:曹向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签发:袁正领
审核:张利国
责编:张金菊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