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网络剧带来的艺术和产业变奏(李星文)

2022-09-1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李星文 收藏

本文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和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影视独舌”“影艺独舌”创办人李星文在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之“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杭州论坛上的演讲。


过去十年来,剧集的传播介质完全迭代了,原先是电视直播+DVD影碟的大屏组合,现在是视频网站+网盘的互联网组合,也是手机+PAD+大屏的综合模式。

2014年,是中国网剧元年。网络剧的单集投入达到了电视剧的水平,网络剧在市场上打开局面,其“拉新”能力得到印证。2017年,是网剧成熟之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的艺术水准和制作品质得到业界和大众的认可,网络剧有了和电视剧并驾齐驱之势。之后的五年里,视频平台逐渐主导了剧集行业,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网络剧,平台成了最大的买单者和策动者。电视剧逐步发展为合家欢、以都市剧和革命历史剧为主的艺术形式,而网络剧则可以覆盖剧集的全类型,不靠台播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其中尤以甜宠剧和悬疑剧最为茂盛。

流媒体的内容传播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于内容,也会反过来影响内容。电视剧播出时长是恒定的,网络剧则可以随意调节单集长度,在关键时刻打点。网络剧有了单集时长十分钟左右甚至更短的微短剧。电视剧都是单向传播,网络剧可以互动起来。互动剧赋予观众选择的权利,剧情有不同的延展,给观众以玩游戏的掌控感。电视剧都是横屏剧,网络剧可以把屏竖起来,便于手机观看,等等。

总归,互联网给剧集行业带来了技术助力,也引发了艺术和产业的变奏。这里我们主要谈后者,以版权剧为例。

所谓版权剧,就是制片公司开发、投资、制作、发行的成品,把播出权销售给电视台或视频网站,永久版权和长期衍生权益归制片公司所有。平台购买的只是一段时间的播出权。应该说,这是一种有利于选题百花齐放的模式,也是便于制片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模式。

影视行业正当风口的2015、2016年,平台有资金但缺内容。具备将大IP、大明星转化为大剧集、大流量的影视公司,是平台追逐的对象。尽管平台也追求“自制”,但能“大干快上”的版权剧是香饽饽,是平台不惜花大价钱网罗的对象。当时,单部版权剧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单并不稀奇。最典型的就是《如懿传》曾经网台总价卖过单集1500万元,再乘以其原本99集的体量,就是接近15亿元的总售价。但这是一单没能成功执行的生意,因为它赶上了限古令,篇幅删减,播出半径受限。

李星文演讲现场

如今,六年过去了,剧集的创作、生产、排播话语权被视频网站主导,平台自身的定制、自制剧成为主流,一再压缩版权剧的生存空间。实际上,长视频平台能把版权剧模式变成定制剧模式,是因为视频网站成了剧集行业的下家和“救世主”。

随着用户观看习惯的变更,电视直播信号的到达率逐年递减。除了总台央视逆势而上、收复失地之外,省级卫视对新剧的购买力大幅度萎缩了。

长视频平台的重要性显现。制片公司想要可持续生产,要么选择定制模式,靠承制费用维系运营;要么承担巨大风险,上马自行开发版权剧项目,期待电视台+网络发行的版权费用能回本、盈利。

但近年来降本增效之风猛刮,视频平台不欢迎版权剧,央视又降低价格,版权剧腹背受敌,只有少数头部公司仍在顽强坚守这块领地。

在电视时代,制片公司一手托两家,一方面要看电视台的脸色,顾忌收视率的考核;另一方面也会重视创作者的创意和能力,追求品质。版权剧成为这种生态平衡的保障。

到了流媒体时代,制片公司唯平台马首是瞻,平台又惯以用户画像和大数据来指导创作,以迎合用户需求为第一动力。这种以终端需求倒推前端创作的做法,必然趋向保守和重复,而不鼓励创新和多元。

这样的问题已经在平台的自制、定制剧中大量出现。相对来说爱奇艺更重创作,更讲究创新,花样、品种比较丰富。有些商业平台明显有对“甜宠”和“古偶”过度依赖的倾向,产品结构单一,前端创意不足。

不是说版权剧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版权剧所遵循的一些创作规律被自制、定制剧丢掉了,资本一言堂、大数据陷阱拖住了行业的发展,观众已经严重不满于现有产品的类型和质量。尤其是成熟观众包括知识阶层喜闻乐见的那类剧目,几近绝迹。举几个例子来描述吧:

历史剧板块。《大明王朝1566》的绵里藏针,《雍正王朝》的政治谋略,《大秦帝国》里的法治思考,《少年天子》里的帝王困境,久违了。

谍战剧板块。《潜伏》之草蛇灰线和厚黑职场,《黎明之前》之烧脑剧情和同僚情趣,《暗算》之杀人游戏和悲凉人生,《悬崖》和《风筝》之情义两难的虐心,后面的谍战剧望尘莫及。

年代剧板块(《闯关东》《大宅门》)的传奇豪勇,军旅剧板块(《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天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热血高能,喜剧板块(《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编辑部的故事》)的幽默犀利,几乎没了继承人。

汪曾祺在《戏曲和小说杂谈》的文章里曾说:文艺有四大功能,第一是教育作用,第二是认识作用,第三是美感作用,第四是娱乐作用。如今,剧集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正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认识和美感方面的功能尚需加强。

中国版权剧诞生于“制播分离”的制度架构中,如今又要回到制播一体的老路中去。可能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事态发展到今天有其必然因由。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能够解放生产力的新模式。这方面,不妨从海外找些经验。

美剧的委托制作方式,打破了“一刀切”的固有模式,形成新的版权剧模式。简单说,就是制片公司和平台合作出品。制片公司可以通过协商增资的形式保有版权并争取更多创作话语权,通过二次分销或独家版权续约的方式争取更大利润空间。视频网站也可减少成本支出,降低风险。同时,制播双方平等的对话地位,也有助于激发创作活力。

赢家通吃不是长久之计。原本制片公司过于贪婪,现在平台过于强势,都抑制了好作品的持续产出。网络自制、定制剧带来的问题,终将需要用共赢模式解决。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朱丽华


应各地网络文艺关注者包括杭州论坛与会专家建议,第三届优选汇投稿报名截止时间从原定9月15日延至10月7日24时(点击查看)。


延伸阅读:

“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杭州论坛举办

来投稿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报名截至10月7日

百花迎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李星文)

关于新文艺群体评论的几点思考(李星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