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战疫>正文

一颗丹心,一片真情——评王单单诗歌《花鹿坪防疫记》

2020-02-06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刘亚明 收藏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点击查看),以更好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的方式抗击疫情的情怀,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坚定人们听从指挥、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征稿活动受到广大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支持。如下是专题征稿选载之八:


一颗丹心,一片真情

——评王单单诗歌《花鹿坪防疫记》

  2020年春节前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迅速从武汉向全国各地蔓延。组织对感染病人排查、全国延长假期、长短途汽车停运、大型活动场所关闭……一系列“战疫”措施紧锣密鼓。一些文人墨客把这些用笔记录下来,诗人王单单也有了诗歌《花鹿坪防疫记》。

各地农村抗疫第一线

  2020年初防御传染病毒,遍布各个地方、各个领域,而村委会这个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我所在县的绝大多数村子,干脆在每个村路口屯上了土牛子,阻断了对外交通。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云南昭通花鹿坪包村干部的王单单当然出现在工作一线。正如诗中所说,长期搁置的村委会高音喇叭“滚动广播着防疫须知”,“为了挽救我们/一块沉默的铁/竟然变得声嘶力竭”。可以说,以村为单位的联防联控发挥了很大效用。入组进户,则更显工作细腻:

  这些天,我逢人便问:

  你是谁?

  你从哪儿来?

  你要去哪里?

  像是在一群普通人中

  打听神的下落

  如果没有一线工作的切身体验,王单单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诗句。查不落户、户不落人,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好办法。“像是在一群普通人中/打听神的下落”,多么形象而贴切的比喻,让这场全民防疫进入了诗的境界。时下,武汉和全国的疫情正是严峻时期,不明的传染源似乎还在扩大,每天疫情播报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数还在上升。减少流动人口的任务迫在眉睫,并得到有效执行。这一时期,每一个人都应响应国家号召,尽量不外出,宅在家里,防止疫情扩散。对此,王单单诗歌写明了“家外即是禁区”“来吧,让我们一起/接受这短暂的监禁”。

  国难当头,正是考验责任、叩问良知的关键时刻。从2003年抵御“非典”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从北京到武汉,到全国各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钟南山、李兰娟以及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当诗人看到全国上下打响新型冠状病毒反击战的时候,说出了“‘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悲壮”。我一直在想,可恶的病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恐惧和防疫治疗的束手无策。患难见真情,以钟南山为代表的逆行者必将为这段历史留下辉煌的一页。疫情的扩散,也难为了街村设卡、入户人员。一方面他们担纲着排查和防止病源侵入的重任,另一方面他们还冒着接触外界被传染的危险。还有什么可避开的呢?“我也在/正月初三的早上,敲开了/花鹿坪13社返乡人员的家门”,这是乡村自我封闭自我防范的真实写照。“我乃一介书生,身无良好装备/惟有一片丹心”,说出了王单单内心深处的一片忠诚!

各地农村抗疫第一线

  花鹿坪防疫,是这次疫情发生后全国乡村防疫的一个缩影。除了高音喇叭“像一个站在高处的哨兵”,还有村干部、下乡包村干部、广大医疗工作者,“疫情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虽然生逢太平,但还是要战斗”。在王单单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的凝聚。当然,其中的细节不仅反映了防疫过程的琐碎和工作人员的耐心,同时也透露出工作的实在与惊险。在家以外的“禁区”里,一线干部们夜以继日、忘我工作。诗中提到,从荆州回来的谢正红突然晕倒,“乡卫生院将其接走/和他喝酒的人,一直呆坐着/直到解除嫌疑,才敢各自回家”,但“我询问过几次,一切正常”;还有,“从李崇福家排查离开后/他又追上我/道出高铁经过武汉时/他停留了十分钟”。种种迹象表明,群众在村干部和各种媒体的宣传下,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无认识、潜认识,到有了认识和加强自我保护,发生着显著转变。这是“很多时候,只有讲出真相/你才能看到/里面藏着一线生机”的道理所在。这样的防疫,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在王单单诗歌中,我们体会到了:防疫是战场,村干部是战士。然而,村干部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儿女。王单单用“爱,也是一种病毒”诠释特殊时期特殊的爱,他诗中说:

  防疫一天,刚进家门

  儿子便丢下玩具,兴高采烈地扑过来

  被我一声呵斥住

  小家伙愣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去洗手间清洗出来

  重新抱起他,父子俩啥也没说

  可以想象,王单单诗歌所记录的场景让人内心五味杂陈。“重新抱起他,父子俩啥也没说”的背后,当下的人们都会理解,而稚气的儿子不谙世事,不一定理解。一个战斗在村组防疫第一线的村干部将他的大爱播撒在花鹿坪,回到家里,对儿子的拥抱却变得小心翼翼!这样的记录,打动人心。

  从诗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慈悲。他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说出:“活着是一件危险的事/你我皆用肉身,堵过宿命的漏洞”。尽管这样的诗句与花鹿坪防疫没有直接关联,但在防疫的关键时间节点,以一种悲悯情怀,将人间大爱以诗句形式递出……

各地农村抗疫第一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刘亚明,辽宁省盘锦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盘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附:王单单诗歌《花鹿坪防疫记》组诗(共10首,节选4首)

  1

  村委会的高音喇叭

  滚动广播着防疫须知

  声音震动,抖落了

  几块斑驳的锈迹

  像一个站在高处的哨兵

  看到危险正在逼近

  为了挽救我们

  一块沉默的铁

  竟然变得声嘶力竭

  2

  这些天,我逢人便问:

  你是谁?

  你从哪儿来?

  你要去哪里?

  像是在一群普通人中

  打听神的下落

  而人间,如果真有神灵

  那便是,我们面对灾难时

  万众一心,汇聚而成

  3

  武汉封城后,云南省也迅速启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昭通市立即作出反应。我也在

  正月初三的早上,敲开了

  花鹿坪13社返乡人员的家门

  姓名、电话、身份证、出发地点

  时间、交通工具……

  有无咳嗽、体温正常与否……

  我乃一介书生,身无良好装备

  惟有一片丹心

  4

  入户宣传

  跟进了解嫌疑者

  张贴疫情告知书

  ……

  防疫一天,刚进家门

  儿子便丢下玩具,兴高采烈地扑过来

  被我一声呵斥住

  小家伙愣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去洗手间清洗出来

  重新抱起他,父子俩啥也没说

  隔离汝身,溃烂吾心

  爱,也是一种病毒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命中陡峭的人,灵魂都有一面悬崖(艾自由评诗人王单单)

  付酬征稿|艺评战疫,文艺评论家在行动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

  “微艺术”成为全民防疫战中的轻骑兵

  艺评战疫|微评合集第一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