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艺术圈非常热闹,炒作之风尤甚,炒作方式也五花八门,既有名家撕架互相揭短,也有搭建平台集体吹捧,还有艺术机构共造舆论……这其中既有个人策划也有单位参与,似乎都想一出风头。
在高度信息化和碎片化的今天,一此艺术家深刻体味到个体辨识度的缺乏,进而也因自身的不自信而倍感恐慌。由于关注度不高或者关注度难以持久,一般艺术家的作品很难进入到有普遍共识的公共空间而被公众所熟知和肯定,以至于很多艺术家,包括艺术名家十分怀念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怀念“春晚”式的万众瞩目和满足感。然而,现实情况是,当下的网络媒体已经完全解构和改变了大众的视听习惯,艺术家通过一场展览或一件作品而一举成名的事情已不多见,那些年轻的、没有名气的艺术家需要投入更多的经济成本、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才能获得社会认同。因此,很多人感到恐慌,希望制造机会宣称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即便“自黑”也在所不惜。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会策划一些展览或学术活动,但由于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更新速度过快,受众目标不一,导致活动信息的覆盖率非常有限,群众参与度不够。许多艺术家即便入选了相关展览,也达不到心理预期,满足不了他对于社会关注度的需求。因此,恐慌几乎冲击着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人员的学术稳定感和社会认同感,同时也冲击着各省市科研院校的教学常态和工作常规。在上级评估鉴定的压力下,不少单位和个人会不顾后果和社会舆论,铤而走险做假、做局进行舆论炒作以获得社会关注。即使有时候弄巧成拙被公众识破,也会备好对策而最终不了了之。其实,惯于学术造假和舆论炒作的社会现象背后,深深隐藏的是公平公正的学术规范和学术秩序的缺失。
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缜密的科学工作,去伪存真是其研究的前提基础。近年出现的学术泡沫和学术成果多但质量低下,便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学术不求真便会没有标准,当真正的学术研究被冷落、舆论炒作成为风气之时,便意味着学术低谷的到来。纵观国内一系列由个人或单位引发的新闻热点事件,几乎都和伪学术或炒作有关。炒作是以一种小聪明的方式获得短暂的关注度,实际有损于群众,有损于文化。最为严重的是,这种耍小聪明的炒作方式却容易被社会广为传播、接纳,甚至津津乐道,这些最终都是对文化秩序的严重破坏。小聪明横行,正义就会远离。社会文明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社会秩序、道德秩序和学术秩序需要人人遵守、共同建构。
需要警醒的是,在部分网络媒体或自媒体热衷于传播伪学术或低俗舆论炒作之时,主流新闻媒体应该保持理性,对此类事件的学术性、真实性和可读性进行甄别,切勿因疏忽为舆论炒作和伪学术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作者:黄剑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