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正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薛晋文)

2018-07-11 阅读: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薛晋文 收藏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帷幕,其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传统文化自我放逐的困境令人忧虑,其自身的承续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于今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年内,多次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精辟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质量和脚步,决定着综合国力的水准和走向,影响着我们在民族之林中的角色与位置,这既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又是严肃的时代命题!

传统文化现代化

是精神家园的守望之路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好像提及传统文化就等于向落后腐朽的东西靠拢,这种思维惯性既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奠基地位,又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文化的继承发扬问题,致使民族根脉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潮屡次出现,精神家园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反倒是某些非民族性的文化被捧上了天。

  事实上,与时俱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主流,比如,汉唐文化、北宋文化、北魏文化、明清文化,它们在传承转换中较好维系了社会运行秩序,有力推动了封建历史转型发展,较好凝聚了特定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同时,传统文化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吐故纳新,一度在全球文化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唐代“万邦来朝”的盛世气象即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近代以来,优秀传统文化更新转换的速度有些迟缓,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步伐难以满足时代诉求。有时在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中作茧自缚,以致一度被先进文化甩在了身后,甚至因文化危机加剧了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倒逼传统文化的涅槃和新生,民族苦难呼唤文人志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型,于是传统文化的变革成为时代趋势,物质家园的救亡和精神家园的守望,一时间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强音。

  于今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任务更加紧迫。其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今天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是无源之水,应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的参天大树,根深者其叶必繁茂,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事业的根基,也是我们前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会贯通。我们最深沉的民族精神只能源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实际上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脉相承,两者的深度交融与合力共振,才能促成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和腾飞。其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守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园,知廉耻、辨是非、懂荣辱、守孝悌应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标志性特征,只有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才能在优势比较中,讲清楚自己文化的独特所在,从而在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中阔步前行,最终将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变成硬实力。

传统文化现代化

是不可遏抑的时代潮流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可分为“基础文化”和“与时俱新的文化”,即由“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两部分组成,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底色,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均负载和发挥着文化的基本功能,不能因为变化了的历史时期,而取消和否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地位。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涵养的民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趣味,长期沉积的价值系统内涵和集体意识,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民族发展与社会演进的血脉和源泉,于今,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一句话,辩证地去看,脱离了传统文化不会有真正的时代文化,倘若传统文化不能随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即为时代错误。

  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搁浅和断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具备顽强的自我调适与修复能力。可以说,善于革故鼎新是中华文化历经战乱、迁徙和更迭,依旧生生不息的秘籍所在。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蜕变同样应充满信心,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精神不能丢失。文化的最好景观是多元共生、互相呼应、彼此补充、和而不同,只有多种文化样态和睦相处并竞争性发展,人民才有文化选择的自由和空间,文化的民主和个体的文化尊严才有可能落到实处。历史证明,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利,其实是文化创造和文化繁荣的最大动力,就此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顺应民愿、适应时代发展、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倘若一种文化独大,一种面孔覆盖其他面孔,文化的自我束缚和自我拘囿难以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事实上是除旧布新、承续转换、求新求变和为我所用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互相借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生相发过程,并非人们担忧的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零和博弈”。

  我们强调文化的交融共存,不主张平均主义或机会均等主义,应该有主流和支流之分。倘若没有主次之别,极端的文化多元就会造成思想混乱、人心庞杂和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乱套,社会的进步就会失序和错位,非理性的认识误区和极端思维,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百害而无一利。

传统文化现代化

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下实施的文化强国战略,其实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正本清源和继往开来之举。鉴于此,我们应该清醒看待并理性包容它们的共存现状,应该有“道”、“器”之分,应该有“体”、“用”之别。同时应前瞻性地看到,两者的共存共融,为的是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而非新瓶装旧酒,为的是建立适应现代诉求的新的传统文化,而非趋新猎奇中的自由滑行。

  在我看来,“融现代的传统文化”与“融传统的现代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真正未来,这样的文化共识是聚拢民族情感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文化转型会促进社会运转的团结有序,对于夯实国民文化涵养和审美素养基础意义非凡,同时也成为我们解释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重要依据,文化作为维系社会的重要审美意识形态,至此发挥着某些强制手段无法代替的整合和助推作用。

  往深处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各展其长、相互欣赏,才有可能互相认可;只有相互接纳,才有可能相互选择;也只有相互选择为我所用,才有可能相互影响和习惯成自然。我们的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应立足于此,不要贸然谈论我们去如何改变别人,也不必急切让别人遵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往往是在历史进程中历经比较和筛查、沉淀与适应,最后“择优录取”的结果,而非声嘶力竭兜售或强制灌输所能为之,文化上的“强卖”或“强买”只会带来瞬间效应。从历史的纵深看去,不仅文化在塑造人民,人民也在选择文化,而且,人民是汰选文化的最终裁判。不变的规律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生活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幸福。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就有可能规避某些不切实际的文化浮躁和冲动,力戒某些奢靡和矫情的文化情绪蔓延,静水深流的健康文化就会取代众声喧嚣的文化病象。

  由此出发,我们只有孵化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成果,共同的文化精神和独特的价值观,才能真正解释当下的变革时代与现代生活,才能形成民族文化的内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也唯有如此,充满希望和自信的文化情感将会盛行,某种颓废和迷惘的文化杂音才会退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才会越走越远。

  总之,无论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盛世,还是西方文化强国的实践都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完全可以实现双赢发展,两者的重组整合才是民族文化的真正希望与未来!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博士、副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汇总

  人生需要一种前行的力量(薛晋文)

  《经典咏流传》: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标杆(薛晋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